後聖金闕帝君,昔受《三元真一經》、《太極帝君真符》、《五斗真一經》、《太極帝君寶章》,凡四訣,後以傳仙人涓子。涓子釣河獲魚,剖得青玉函,發視獲二符二經法是也。此太上內隱地真之上道,亦得朝宴上清,游盻太極,飛遨崆峒,寢息崑崙矣。
按四極明科照生靈符之法,諸有地真上經者,皆有出傳年限,盟誓三官,委帛血壇,割革之約,乃得授付。受者齋百日,或五十日,或三十日,或二十一日,或十日,或七日。唯必可教精心信真者,當傳授守三元之真,用二帝之符,登五斗之道者,是地真之上道也。法以四十年得傳一人,四百年傳十人止。
若無其人者,白素寫一通,封付五嶽隱密巖室之中,須四十年輒寫一通,封付五嶽耳。夫五嶽者,聚在一山而已,不必均匝周而布付五山,蓋取其所止處之近者也。若不及嶽山者,名山亦可也。若北之抱犢,西之地肺,南之羅浮、太和,東之天台、括霍,是此之類,皆名山也。若四百年中有十人,可授之,過限不得復出矣。違科犯泄,不遵法度,身詣水官,受風刀之考,子孫殃絕滅後也。其脆約之代血誓者,是青童君受,出以示晚學,為永用之節度矣。若受《三元真一經》,當脆有道之師,白素八十七尺,銀鐶三雙,一本用白素二十九尺,銀鐶一雙耳。上總合之也。或用鈕三枚耳,以代割革不漏之約。其受《太上五斗真一經》,當脆有經之師,紫文帛四十尺,金鐶兩雙,以代歃血敗泄券契也。其受太極真符,脆有符之師,朱帛二十尺。其受太極寶章符,脆有經章之師,碧帛二十尺,以當登壇剪髮,為歿身之誓也。受者以待林澤山柄之窮,不得妄用贍己之私矣。違而不奉,皆立割削之科,身隕三泉。父子傳授,以脆盟如科。傳授皆相師,所以崇根本,明天誠之苦也。又不但施於此而已,蓋欲更其有訓法始耳。夫自非宿有仙骨玄籙者,亦自不得聞見其真一之妙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