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钱翁以小家致富,欲卜居城中。或言某房者,众已偿价七百金,将售矣,亟往图之。翁阅房,竟以千金成券。子弟曰:“此房业有成议,今骤增三百,得无溢乎?”翁笑曰:“非尔所知也,吾侪小人,彼违众而售我,不稍溢,何以塞众口?且夫欲未餍者,争端未息。此翁似闻道者。吾以千金而获七百之舍,彼之望既盈,而他人亦无利于吾屋。歌斯哭斯,从此为钱氏世业无患矣。”已而,他居多以价亏求贴,或转赎,往往成讼,惟钱氏帖然。
【译文】东海人钱翁,从小户人家发财致富,想在城里选一个居所。有人告诉他一个消息说:“有一处住房,许多人已出价七百金,就要出售了,您赶快去看看吧!”钱翁看了房子后,竟用千金将房子买了下来。子弟们都说:“这间房子已达成七百金的定价,你却突然再加三百金,他们不是获利更多了吗?”钱翁笑着答道:“这当中的道理你们就不能明白了。我们是小老百姓,房主得罪了众人把房子卖给了我,若不多花点钱,他拿什么话去堵住众人嘴巴?况且那些想得而又没得到的人还会来争。我用千金买下出价七百金的房子,房主的愿望既得到了充分满足,其他人对这座房子也无利可图了。无论他们哭也好,笑也好,反正这处房子从此就是我钱氏的世代家业,我再也没啥隐患了。”不久后,其他房产多因售价太低而争要补贴,有的卖主又转手赎回,往往造成诉讼,打起了官司,唯独钱氏的房子住得安安然然的。下岩院主僧巴东下岩院主僧得一青瓷碗携归,折花供佛前。明日,花满其中。更置少米,经宿米亦满,钱及金银皆然,自是院中富盛。院主年老,一日过江检田,怀中取碗掷于中流,弟子惊愕。师曰:“吾死,汝辈宁能谨饬自守乎?弃之,不欲使汝增罪也。”出吴淑《秘阁闲谈》。淑,宋初人。沈万三家有聚宝盆,类此,高皇取试之,无验,仍还沈。后筑京城,复取此盆镇南门下,因名“聚宝门”云。
巴东县下岩院有个住持僧人,曾得一青磁碗,于是带回寺中。他折了一枝花插在碗中,第二天碗中便开满鲜花。再在碗中放点米,过了一夜,米也满满一碗;再改放金、银都无不一样。自此以后,寺院越来越富盈。主持僧人日渐年老。有天,他渡船到对岸去查看僧田时,从怀中取出青磁碗竟扔入河中。子弟们都惊愕不已。主持老僧人说:“我死后,你们还能这样谨慎自守吗?把碗丢弃,是不想让你们增加罪过啊。”(文出自吴淑《秘阁闲谈》。吴淑,宋初人)沈万三家中有个聚宝盆,和那个宝碗一样。明太祖朱元璋命人取来一试,却不灵验了,就又还给了沈万三。后来修筑京城时,又把那个聚宝盆要来埋在南门下,图个吉利,南门也因此得名“聚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