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点:此南宋事。〕
苗、刘之乱,勤王兵向阙,朱忠靖胜非从中调护。六龙反正,有诏以二凶为淮南两路制置使,令将部曲之任。时朝廷幸其速去,其党张逵为画计,使请铁券。既朝辞,遂造堂袖扎以恳。忠靖顾吏取笔,判奏行给赐,令所属检详故事,如法制造。二凶大喜。明日将朝,郎官傅宿扣漏院白急速事,令延入。宿曰:“昨得堂帖,给赐二将铁券,此非常之典,今可行乎?”忠靖取所持帖,顾执政秉烛同阅,忽顾问曰:“检详故事曾检得否?”曰:“无可检。”又问:“如法制造,其法如何?”曰:“不知。”又曰:“如此可给乎?”执政皆笑。宿亦笑曰:“已得之矣。”遂退。妙在不拒而自止,若腐儒必出一段道理相格,激成小人之怒。败天下事往往以此。怒而惧,即破例奉之不辞矣。
【译文】宋高宗时,苗傅与刘正彦发动叛乱,救援圣驾的军队紧忙开往京城,朱胜非从中说服苗、刘。苗傅和刘正彦被招安后,皇帝就下诏封苗、刘为淮南西路制置使,并命他们可随之上任。当时,朝中官员无不庆幸苗、刘等早早离开京城,而他们的同党张逵却为其出谋,说皇上口说无凭,应给他们打造铁卷,以免来日反悔。退朝后,他们带着书信来到朱胜非堂去拜访,请求办理铁卷一事。朱胜非藐视着下秘,让他拿笔来,当即就签署了意见,并奏请圣上,允许给他们铁券,并命主事官员详查典章制度,按先例打造。苗、刘二人听后喜不自禁。第二天上朝前,郎官傅宿有急事求见宰相,朱胜非就把他请进来。傅宿说:“昨日收到堂贴,要赐给苗、刘二将军铁券,这可是不寻常的庆典,今天是否可执行了?”朱胜非拿过贴子,环顾一下同僚,点上蜡烛和他们一同观看。忽然朱胜非回头向傅宿问道:“往日有这样的先例吗?”傅宿说:“没法检查出来。”又问道:“如若按先例制造,其办法又是什么呢?”傅宿说:“不知道。”朱胜非又问:“既然这样,还能给他们吗?”同僚们都哄堂大笑,傅宿又笑了,说:“我已明白该如何做了。”于是退走了。此事妙就妙在没有拒绝对方,而使其自己停止了非分的要求。如果改换一些迂腐的儒生去处理,必会引出一翻大道理来,只能激发起小人的愤怒,而小人一旦动怒,你就会恐惧造成僵局,也就顺应他们的要求,到时就无法辞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