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归川芎芍药干姜酒下。
又方治恶露不散,脐腹坚胀。
川归川芎牡丹皮(一两)玄胡桂蜜丸。
阴脱乃气血下溜。
四物黄芩(一两)皮(烧存性五钱)牡蛎(二两)升麻饮下。
又硫黄乌贼骨(五钱)五味子(一钱)末掺患处。
又蛇床子(炒)热布裹熨之。
阴肿桃仁枯矾五倍子等分末敷上。
诸淋白茅根(一两)瞿麦穗茯苓(五钱)蒲黄桃胶活石甘草(一钱)子目(十个烧)葵子人参(各二钱)石首鱼脑骨(二十个烧)上姜、灯心、木通汤下。
虚烦人参川归熟地麦门冬桂芍药论凡产间临月未诞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方用治病药。
发热及肌热者,芩、连、参、主之。
腹痛者,宜白芍药、甘草。
感冒者,根据解利治之。
凡产后诸病忌用白芍药,宜黄芩、柴胡。
内恶物上冲胸胁者,宜大黄、桃仁。
血刺痛者,宜当归。
内伤发热者,宜黄连。
渴者宜茯苓,忌半夏。
喘嗽去参,腹胀去甘草。
产后身热血证,一同伤寒,若伤寒当有痛处,脉弦而迟宜解伤寒;血虚者无痛,脉弱而涩,宜补其血。
酒煮当归丸治一切虚证下脱,脉洪大无力,按之空虚不鼓,此中寒之证。
川归(一两)茴香(炒五钱)附(炮)良姜(各七钱)上四味锉,以酒一升半,煮至酒尽,焙干。
黄盐(炒)丁香苦楝甘草(各五分)蝉蜕(三钱)柴胡(二钱)升麻木香(一钱)玄胡(四钱)上九味,同前酒煮四味,俱末,酒煮面糊丸,空心醋汤下。
固真丸治带久不止,脐腹冷痛,目中溜火,此皆寒湿乘其胞内,肝经伏火也。
白石脂(一钱烧赤水飞研)白龙骨(二钱此二味枯涩)干姜(炮泻寒水四钱)黄柏(五分引用)柴胡(一钱本经)芍药虚加人参
黄上末,面糊丸,空心下,血竭将枯加葵花、郁李仁。
红葵丸治白脓带下,此肠胃有脓也,脓去尽自安。
葵根(一两)白芷(五钱)赤芍枯矾(二钱半)上蜡丸米饮下。
又
黄荆子(炒焦,米酒下,亦治白带白浊。)卷之下妇人室女搐搦(二十九)凡妇人无病,一旦忽感手足搐溺,痰涎壅塞,精神昏愦,不省人事,似痫非痫也。此肝为病也。妇人乃血虚七情感而生风;室女乃血实七情感而生热。
卷之下带(三十)因湿热结于带脉,津液泛溢,入小肠为赤,入大肠为白。
又云:热者血也,血积多日不流,从金之化,即为白淫,治宜同湿证,以十枣、禹功导水降火流湿之剂主之。
脉浮恶寒不治。
因痰积流下渗入膀胱,宜升宜吐,调以半夏、茯苓、陈皮、苍术、白术辈。
肥人多湿痰海石半夏南星(治痰)黄柏(治湿热)苍术(燥湿)活石(流湿热)川芎(升之)椿皮(湿之)香附(调气)风痛加牛膝。
瘦人多热黄柏黄连活石椿皮川芎滑者加龙骨、赤石脂;滞者加葵花;血虚四物汤。
小胃丸治湿热带下,下之后,以苦楝丸调之。
苦楝(酒浸)茴香(炒)川归(各一钱)酒糊丸,桐子大,酒下。
腰腿痛加四物、羌活、防风;虚甚加参、甘草、白芍药。
卷之下经水(三十一)血为气引而行,血未来而先有病,皆气之患也。血来而后有病者,皆血之虚也,有血之热者。
将来作疼乃气实也。桃仁红花香附连。
不及期者乃湿热也。四物加连。
过期有二一者血少也,芎归参汤,紫黑成块乃有热也,加连;二者多痰,二陈汤加苍术、香附、川芎,肥人多痰也。
闭而不行乃虚而热。
来而成块乃气之滞。
错经妄行乃气之乱。
经脉不行有六血生于心,忧愁思虑则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不行,左寸沉结,宜调心气、通心经;使血生而自通。
或因堕胎,或产多,其血先少,而后不通,此血枯也,脉两尺弱少,宜生血。
血为气滞,结而成块,日渐增长,宜攻之。
久盗汗,致血干枯而经不通,宜补血,是汗出于心,血生于心。
久患潮热则血枯燥,盖血为热所消,治热退则血自生。
脾胃不和,饮食少则血不生。血者,饮食所化。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
卷之下崩漏(三十二)因热。因虚。由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脉洪数而实,先见寒热往来,心烦不得眠卧,宜大补脾胃,升举气血。
由心气不足,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形容似不病者,此心病也。四物汤加镇坠心火之药,补阴泻阳。
由肾水真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是气血俱脱,为大寒之证,轻手其脉数实,举手弦紧或涩,皆阳脱也,阴火亦亡,或渴,皆阴燥,宜温之、补之、升之。
方防风羌活升麻柴胡川芎(一钱升阴散火)黄芩黄连黄柏知母(五分凉血泻相火)川归(五钱)黄(补血凉血)胃客寒心痛,加草豆蔻、神曲;气短加参
术;冬寒加麻黄、桂枝;久不止加胶艾;血气俱脱,大寒证加附子、肉桂,干姜。
治本四物。
虚加参术;热加芩连;寒加姜桂。香附行气。
治标白芷汤调棕榈灰五灵脂(亦治)鹿角灰蒲黄(炒黑亦治)凌霄花发灰用荆芥四物汤下大妙。
卷之下脏腑病及各部所属药性(三十三)肝病则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戾,胁痛呕泄,令人善恐。
虚则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筋挛节痛,爪甲枯青色,善恐,脉沉细而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