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虽明止相贲,尤必以止明为贵。止明,非空空无为,全不用明之谓,特明於内而不明於外,止於明而不止於不明,明在止中,不轻用明,自小之义也。自小,则戒慎恐惧,黜聪毁智,神明内守,虚灵不昧,一切外物不得而移之,其利居多。但太过於小,是止而不明,非本卦明止相合之象,如何得亨、得利乎?
夫所谓止者,止於至善,寂然不动也。所谓明者,明其明德,感而遂通也。静则无为,动则有作,明於止而止行明,得於心而验于事,方谓真止,方谓真明。辞曰“利有攸往”者,所以验此止、验此明耳。
凡人当无事之时,每心地明亮,知其所止,及至有事,即便昏迷,不知其所止矣。若能由明而止以养明,由止而明以通明,明止不拘,随时而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拖船,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明於止而止其所当止矣。
初九,刚而能明,自卑自下,抱道而居,如贲其趾也。贲趾之刚,不以外假而伤内真,是以舍其车,而甘於徒行。此刚而守正之贲也。
六二,居於二阳之中,虚己求人,知其一己之明有限,众人之明无穷,必有所须,而识见始能扩充,此柔而借刚之贲也。
九三,刚明太过,只知用明,不知虚明,明必不能达远,是以贲如濡如也。幸其刚而得正,永久不变其所守,虽不能贲於外,而能贲於内,亦致吉之道。此刚而用明之贲也。
六四,居於上体,柔而不明,有应初阳,不耻下问,是以贲如皤如,白马翰如,以不明而急求其明也。但以上求下,有挟贵自尊之嫌,多不诚信。幸其柔而得正,真心实意,出於自然,不是勉强,匪有寇伤,乃欲求其婚媾耳。此柔而求明之贲也。
六五,柔而不刚,执中无权,孤寂守静,是以贲於丘园,束帛戋戋也。丘园者,旷远无人之处,绝无人事可知,戋戋之帛,而又束之,绝无威仪可知。无人事、无威仪,过於澹泊,不近人情,乃修道者羞吝之事。然柔而得中,虽不明乎大道,亦不失为养静之人,终得以吉全之。此柔而自得之贲也。
上九,刚柔相当,自明明德,而止於至善,不贲而贲,贲至於无色,是谓白贲也。贲而至白,明止如一,气质俱化,浑然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咎矣。此刚柔混合之贲也。
然则,贲之为道,必以明止相需为贵,明於止而止其所,止其明而明不昧,明之止之,随时而用,潜修密炼之功是矣。
上艮下坤(剥卦第二十三)
剥:不利有攸往。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六三,剥之,无咎。
六四,剥床以肤,凶。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剥者,消化也。卦德上艮止、下坤顺,阴顺生而阳止息,且卦体五阴而消一阳,阳气将尽,阴气将纯。故谓剥。此後天阴消其阳之卦,承上噬嗑而来。噬嗑者,动而必明,所以先穷理也。穷理者,穷其阴阳消长之理耳。
人秉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身,有命而即有性,性命寓於一身之中矣。当人生之初,性命一家,先天後天混而为一,阴阳未分,邪正未判,圆成之象。及其成人气足,先天阳极,交於後天,一阴潜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阴气渐盛,阳气渐弱,不至消尽其阳而不止。如卦体五阴而剥一阳,当此之时,阳不胜阴,其所余者,几希之阳耳。
人若不知,而犹认假为真,有攸往而自恃其强,必至阳气消尽,不利甚矣。至人於此,有抑阴扶阳之道,不使阴气消阳於尽,即于此一点阳气未尽处,顺而止之,黜聪毁智,紧闭灵窍,以为返本还元之基。
盖不能使阳而不阴者,天地回圈之气机;而能于阴中保阳者,圣人逆运之功力。特以圣人有先天而天弗违之道,能以夺造化、转生杀也。至於一切常人,顺行造化,以阴剥阳,阳气消尽化为纯阴,不死岂能之乎?
圣人于剥之一卦,直彖曰:“不利有攸往。”凡惜性命者,可以早悟矣。
初六,一阴潜生,自下消阳,如剥床以足也。床足之剥,其气虽微,其害最大,蔑贞之凶,即於此始。此阴气方进之剥也。
六二,阴气浸长,自下而上,如剥床以辨也。辨不是足,辨上是床,阴气渐升,将上於床,与阳争权,蔑贞之凶,不旋踵而至矣。此阴气渐盛之剥也。
六三,在顺体之上,不顺阴而顺阳,与阳相应,乃安静之阴,虽在剥时可以无咎。此阴气顺止之剥也。
六四,阴气结聚,顺升而上,六阳已剥去四阳,阴盛阳弱,上床用事,乃切近之灾,如剥床以肤,凶之至矣。此阴气用事之剥也。
六五,在止体之中,与阳相亲,乃客气中发现之真阴。真阴现象,不但不伤于阳,而且能统群阴,皆顺其阳。以物取之,如一鱼前领,而群鱼贯後;以人取之,如後以众宫人进宠于君王。知之者,借真阴以保真阳,则一真百真。剥者不剥,吉无不利,信有然者,此阴气顺阳无剥也。
上九,在剥之终,诸阳剥去,尚留一阳,犹未剥尽,知之者顺而止之,不为群阴所伤,如硕果不食也。果中有仁,存此一仁则生,失此一仁则死,生之死之,只在此一仁得失之间。但此一仁,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盖君子知此一仁为生生化化之本,保之守之,不但阴气不能伤,而且借阴以全阳,如得其舆,安而行之。至於一切小人,顺其所欲,知进而不知退,消阳至尽,终归大化,如剥其庐,自失所庇矣。此圣功能止其剥也。
六交之剥,阴伤阳者凶,阴顺阳者吉。修道者可不顺而止之,以保其阳乎?顺而止之,颠倒之间,剥即变复,人能知剥中藏复,于此一阳未尽处下手,则後天中返先天之道得矣。噫!此天机也,知之者能有几人哉!
上坤下震(复卦第二十四)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於十年不克征。
复者,还返之义。卦德上坤顺、下震动,动作顺心,天运转,人事通,又卦体一阳动于群阴之下,阳气始回,二者均有复道,故谓复。此先天阴中复阳之卦,承上贲卦而来。贲者,明而止所以养明运火,采取先天真阳耳。采取真阳,乃阴中返阳,重整家事,别立鼎炉之道,能以夺造化、了生死,复而未有不亨者也。
复道虽亨,但人认假弃真,多不知其复耳。若知其复,则回头是岸,道心发现,人心自退,可以出入乎阴阳之中,而不为阴阳所疾伤矣。然虽无疾伤,须要复之知时,时未至而不可强求,时已至而不可错过,方能得真。
夫人当初生之时,至善无恶,及交後天,阴伤其阳,本来天真有失矣。虽是失去,未尝全无,犹有一息生机在内,间或发现为私欲所瞒,为世事所混,当面不识耳。复之,必乘此生机发现之时,下手急采,方能为我所有。若生机未现,空寂守静,将何而复乎?是以朋来而复,方能无咎。朋者,二月相合,其一为阳,其一为阴,阴极阳生,阴中有阳,是谓朋来。阴不极,阳不生,而朋不来。若朋不来,阴阳不交,生气自何而有?故必朋来而生机方发,生机发而不先不後,收入造化炉中,片刻之间,灾变为福,刑化为德,先因真阳失而有咎者,今则真阳还而可以无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