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震下震(震卦第五十一)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初九,震来虩虩,後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九四,震遂泥。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於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震者,动也。取象为雷,卦体一阳生於二阴之下,静中有动,二震相合,由此动而达彼动,由彼动而生此动,千动万动,总是一动,故谓震。此动而行道,恐惧修省之卦,承上革卦而来。革者,由明得悦,以火炼金,革去旧染也。革去旧染,非是忘物忘形,灰心息念之谓,须要在动中革去,方能济事。
盖大道活活泼泼,不色不空,依世法而修道法,借人事而修天德,有为无为,了性了命,无穷事业,尽要在动中做出,是以震有亨道也。但动有内动、有外动。内动者,内念之动;外动者,物来之动。内动属我,外动属彼。内动真,则外动亦真;内动假,则外动亦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慎乎其内动也。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乎其内动也。
内无妄动,自有真动,真动之动,终日动未尝动,以是而应外来之动,皆以无心应之,是以震来虩虩、笑言哑哑也。震来者,静中忽有动来也。虩虩者,惧貌。哑哑者,笑声。人之一念之善,道心发现,便是天堂;一念之恶,人心做作,便是地狱。地狱天堂,非世间所有,皆在人心生出,念之善恶,邪正分之,生死关之,有念而能修省之。
恶念渐去,善念渐生,久之念念相续,皆归於正,则道心常存,人心不起,浩气充塞,主人公稳坐中央,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切事物之来,言笑自若,哑哑应之,付于无心而已。雷震惊百里,亦不丧匕鬯矣。匕者,箸也。鬯者,美酒也。雷震百里,其声至大,易足惊人,遇此而能不丧匕鬯,则其声色货利,富贵穷通,一切逆顺境遇,必不能动於中矣。
盖君子惧内动,不惧外动。惧内动者,养其气也。不惧外动者,不动其气也。内能养气,外不动气,时动则动,时不动则不动,与雷同道,与时偕行,千动万动,惧是真动,何碍於动。震之亨者,正在此也。
初九,在动之初,而能戒慎恐惧,於不睹不闻之中,是以震来虩虩,後笑言哑哑也。先虩虩者,辨别是非,谨之於始也。後哑哑者,得心应手,全之於终也。先惧後喜,动之而最吉者。此刚而得正之动者也。
六二,以柔乘刚,妄想太高,行其所不能行,是有失主意,动其危厉之亿,如丧贝登跻於九陵之上矣。幸其柔而守正,虽亿而不敢妄行,即此便是生意,不必再寻生意,而危厉可无,是以勿逐七日得。此柔而恐惧於内动者也。
六三,柔居刚位,既惧己之无能,又惧事之犯难,内外一惧,苏苏战傈,身心不能自主矣。然性柔志刚,能亲有道之士,借刚济柔,不能行者亦能行,是以震行而得无眚。此柔而恐惧求人者也。
九四,刚居不正,又在二阴之间,日与小人为伍,有行道之力,而无行道之志,是遂泥之动,一步不能前进矣。此刚而不知恐惧者也。
六五,独柔无刚,有动之时,无动之德,往亿来亿,亿而不果,恐惧危厉之亿,何济於事?幸其柔而得中,不敢妄为,无丧行於外,有惧事於内,亦不失其柔之本质。此柔而恐惧谨外者也。
上六,在重震之上,内外一惧,而无实行,是以震索索,视矍矍也。索索矍矍,懦弱无能,以一惧而终其事,不能远达,无凶而亦有凶。然在外动之极,震不於其躬,於其邻,本有咎者,亦可无咎。无咎者,以其惧人,不敢为恶。则贤人君子,必将导引为善,是以婚媾有言矣。此柔而恐惧於人者也。
六爻皆有惧道,或内惧,或外惧,或致凶,或无咎,皆为修省得吉之道。求其惧於内,而不惧於外,谨於始而能全於终者。其惟初九之一爻乎?
然则,修省之道,必以内惧外不惧为贵。内惧者,谨之於内也。外不惧者,见之於行也。先恐惧而後修持,一切外物,不得而动之,可以尽性,可以至命,顺之逆之,无可无不可矣。
上艮下艮(艮卦第五十二)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六四,艮其身,无咎。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上九,敦艮,吉。
艮者,止也。取象为山,卦体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尊阴卑,阳统阴而阴顺阳,阳不为阴所伤,内止外止,止於内而又止於外,一止而内外贯之,故谓艮。此静以养气,择善固执之卦,承上鼎卦而来。鼎者,巽进而生明,明出於巽,明而无处不通,无处有伤,烹炼大丹之功。然欲烹炼大丹,非择善固执,止於其所者不能。止於其所,非空空无为,其道有行有止,行之止之,皆止於其所也。卦德内止者,止而止於其所也。外止者,行而止於其所也。止以养所止,行以验所止,以此止而通彼止,以彼止而达此止,行止皆归於一止。止而又止,如以此止背彼止,故谓艮其背。以止背止,是由止而行,行以验止,行止相连,止而不入於空寂,行而不涉於放荡,行即是止,止即是行,止固止,行亦止,内外一止,止於其所而不迁,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也。不获其身者,无我也。行庭不见人者,无人也。凡人有人我之分,内外之别者,由於有心,有心则有我,有我则有人,有我有人,不知其所止矣。能艮其背,则人我之心俱化,无人我之心,则人心去而道心生,只有一理,以理行止。
静则守正,以理而止,不由身而止,止其所,内不知有身也。动则行正,以理而行,不顺人而行,止其所,外不知有人也。无我无人,既能止内,又能止外,动静随时,内外合道,行之止之,皆出无心,一理而已。更何有咎之不无乎?
学者能于艮其背上用功夫,止於其所,不动不摇,则得其一而万事毕,何患金丹不结、大道不成乎?
初六,自卑自下,不敢妄动,如艮其趾也。止之於趾,非礼不履,初念已真,止而即能无咎。然柔者多无主宰,恐有止而不固之嫌,惟利於永贞,久於其道,方能始终而无一咎矣。此恒久守正之止也。
六二,柔而无刚,止之不固,稍进於上,如艮其腓也。腓不自行,随足而行,止之於腓,由於无则明者以拯援,是以其心不快,不得不止耳。此柔而勉强之止也。
九三,刚而不柔,躁动无忌,如腰夤也。知进而不知退,必败其刚,有限而止,如列其夤也。列夤之止,其厉在於熏心好胜,急欲成功耳。此刚而勉强之止也。
六四,柔而守正,虽动而不易其方,如艮其身也。能止於身,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是以无咎。此柔而治己之止也。
六五,柔而得中,止於内,而又止於外,如艮其辅也。辅口开即动,止之於辅,口不妄开,必言不妄发。即或有言,是有序之言,或言而益于世道人心,或言而关乎身心性命,自不能行、引人於善,亦积功立德之事,本有悔而悔可亡。此柔而益人之止也。
上九,在重艮之上,既能内止,又能外止,内外一止,是谓敦艮。止而至敦,刚柔悉化,性定情忘,止於至善之地而不迁,无生无灭,如崇高大山,与天地同长久。此全始全终之止也。
然则,止於其所之道,必须有为无为,行止如一,阴阳混化,止於至善无恶之地,方为极功。若不到至善无恶之地,未云全吉。修道者,可不知其所止之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