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渴,渴则病从呕去,谓之欲解。若心下有支饮,停蓄胸膈致燥,故呕而不渴,则当治
饮,所以生姜散邪,半夏涤饮,呕自止矣。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注】卒然呕吐,虽然不渴而心下痞塞,是膈间有水凝结也。眩者,是水阻阳气不升
也;悸者,是水气上干于心也。即不渴无新饮,而平日饮盛可知,则不必顾及津液,亦
必加茯苓以利水,斯结可开而阻可通也。
【集注】赵良曰∶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阳气必不宣散也。经云∶以辛散之。半
夏、生姜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眩者,亦上焦阳气虚不能升发,所
以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肾逆以安神,神
安则悸愈也。
尤怡曰∶饮气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半夏、生
姜止呕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x半夏加茯苓汤方x(见前)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瘦人之“瘦”字,当是“病”字。癫眩之“癫”字,当是“巅”字;巅者头也。
文义相属。此传写之讹。
【注】悸者,筑筑然跳动病也。上条心下有悸,是水停心下为病也;此条脐下有悸,是
水停脐下为病也。若欲作奔豚,则为阳虚,当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今吐涎沫,水
逆胃也,巅眩水阻阳也,则为水盛,故以五苓散主之也。
x五苓散方x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去皮,三分)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去皮,二分)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微者短气,其治有二∶气虚短气,是气少不
能长息而短也;微饮短气,是水停阻碍呼吸而短也。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也,用
苓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也,用肾气
丸以通其阴,阴气通,则小便之关开矣。故曰∶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也。
x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x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x肾气丸方x(见妇人杂病中)
【集解】尤怡曰∶饮,水病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术、甘益土气以行水,肾
气丸温阳气以行水,虽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则一也。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有
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按】此条古本内于“四肢历节痛”之下有“脉沉者有留饮”一句,当另为一条,始
合论脉之义。短气而渴之“渴”字,当是“喘”字,四肢上当有缺文。皆传写之讹。
【注】停饮初病,即以小半夏汤加茯苓、五苓散、肾气丸等药治之而愈者,微邪也。若
邪甚而不去者,留于心上则阻心阳,必背寒
冷;留于胁下则碍肝气,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留于胸中则壅肺气,必短气而喘;留
于身体则塞经络,必四肢历节痛也。由此推之,留于脾则腹肿身重,留于肾则囊足胫肿,
理必然也。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
饮。
【注】伤饮之病,留而不去,谓之留饮;伏而难攻,谓之伏饮,伏饮者,乃饮留膈上
伏而不出,发作有时者也。即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风,发则必喘满咳吐痰盛,寒热背痛
腰疼,咳剧则目泣自出,咳甚则振振身动,世俗所谓吼喘病也。
【集注】程林曰∶痰饮留于膈,则令人喘咳吐;发于外,则令人寒热,背痛、腰疼;咳
甚则肺叶举;而目泣出;喘甚则息摇肩,而振振身。如此剧者,必有伏饮。
脉浮而细滑,伤饮。
【注】凡饮病得脉浮而细滑者,为痰饮,初病水邪未深之诊也。
【集注】李曰∶饮脉当沉,今脉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