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面色黄瘦:出汗盗汗,夜卧常醒,不能润色以养筋是也。血虚自当补血,舍四物汤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汤,用∶熟地(一两)麦冬(三钱)当归(五钱)桑叶(十片)枸杞(三钱)茜草(一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桑叶补阴而生血,又妙在加茜草血得活而益生,况又济之归、地、麦、杞大剂以共生之,〔则血足而色润筋舒也。〕目录>虚劳门篇名>气血两虚:饮食不进,形容枯槁,补其气而血益燥;补其血而气益馁;助胃气而盗汗难止,补血脉而胸膈阻滞。法当气血同治,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一钱)茯苓(二钱)甘草(八分)陈皮(五分)当归(二钱)熟地(三钱)川芎(一钱)白芍(三钱)神曲(五分)麦冬(五钱)谷芽(一钱)水煎服。
此方气血双补,与八珍汤同功,而胜于八珍汤者,妙在补中有调和之法耳。
阳虚下陷:凡人因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化,往往变成劳瘵。
若疑饮食不进,为脾胃之火,肉黍之积,轻则砂仁,枳壳、山楂、麦芽之类,重则大黄、芒硝、牵牛、巴豆之品,纷然杂进,必致膨闷而渐成劳矣。倘先以提升之药治之,何至于成劳?方用∶人参(一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黄(三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升麻(五分)水煎服。
凡人右手寸脉,大于左手寸脉,即内伤之症,不论左、右关、尺脉如何,以此方投之,无不神效。
〔此方即补中益气汤,而增定其轻重也。此方之妙,妙在用柴胡、升麻二味,杂于参、、归、术之中,以提升其至阳之气,不使下陷阴分之间。尤妙在加甘草、陈皮于补中解纷,则补者不致另补,而升者不致偏隋,所以下口安然,奏功如响耳。〕目录>虚劳门篇名>阴虚下陷:凡人阴虚脾泄,岁久不止,或食而不化,或化而溏泄,方用∶熟地(五钱)山萸(五钱)白术(一两)山药(三钱)茯苓(三钱)五味子(一钱)车前子(一钱)肉桂(一钱)升麻(三分)水煎晚服。
此方纯是补阴之药,且有升麻以提阴中之气,〔阴气升而泄自止。〕乃又有温湿之品,以暖命门而健脾土,何致再溏泄哉?〔此乃补升阴气之汤也。〕目录>虚劳门篇名>阴虚火动夜热昼寒:此肾水虚兼感寒,或肾水亏竭,夜热昼寒,若认作阳症治之,则口渴而热益炽,必致消尽阴水,吐痰如絮,咳嗽不已,声哑声嘶,变成劳瘵。法当峻补其阴,则阴水足而火自消,骨髓泰然矣。方用∶熟地(一两)地骨皮(三钱)山萸(五钱)元参(三钱)沙参(五钱)麦冬(五钱)五味子(三钱)白芥子(一钱)芡实(五钱)桑叶(七片)丹皮(一钱)车前子(一钱)水煎服。
此方阴虚火动者神效。〔妙在全国纯阴之品,直进肾宫,滋其匮乏,则焦急之形,不上焰于口舌、皮毛之际。
又加元参、地骨皮、沙参、丹皮之品,少清其骨髓中之内热,自然阴长阳消,不治阳而自安也。〕目录>虚劳门篇名>阴寒无火:若阴寒无火者,方用∶肉桂(一钱)附子(一钱)熟地(一两)山萸(四钱)白术(三钱)人参(三钱)柴胡(五分)水煎服。
〔此方之妙,用桂、附祛寒之药,加之于熟地补阴之内,使阳得阴而有制,不至奔越沸腾。少加柴胡数分,则阴邪自散矣。况肾中之火,必得水而后生,以此水非邪水,乃真水也。邪水可以犯心而立死,真水可以救心而长延。盖阳根于阴,而真阴肾水,实为君、相二火之母也。此方中加熟地、山萸,正是此意。恐人未知,故又表而出之。〕〔以上〕二方,治阴之中即有以治阳,而治阳之中即藏于补阴也。
亡阳:如人汗出不已,此亡阳,气欲散也,故必以补为敛之为得也。方用∶人参(一两)黄(一两)当归(一两)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桑叶(五片)炒枣仁(一钱)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用参、归以补气,用山、萸五味以敛气,则补足以济敛之功,而敛足以滋补之益。况又有桑叶收汗之妙品,调停于补敛之中,不偏于敛,亦不偏于补也。〕目录>虚劳门篇名>内伤发热:人病发热,有外感,有内伤。外感必先散其邪气,邪气退而后补正气,正不为邪所伤也。若内伤之发热,方用∶柴胡(一钱)当归(一钱)白芍(二钱)栀子(一钱)花粉(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此方凡肝木郁者,用一剂即快,〔治内伤初起者神效。〕目录>虚劳门篇名>日重夜轻:病重于日间,而发寒发热,较夜尤重,此症必须从天未明而先截之。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五钱)陈皮(一钱)青皮(一钱)柴胡(三钱)当归(三钱)黄(五钱)甘草(一钱)枳壳(一钱)干姜(五分)半夏(一钱)水煎服。
又方∶人参(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白术(五钱)柴胡(二钱)熟地(一两)白芥子(一钱)水煎服。
夜重日轻:病重于夜间,而发寒发热,或寒少热多,或热多寒少,一到天明便觉清爽,一到黄昏即觉沉重,此阴气虚甚也。方用∶熟地(一两)山萸(四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柴胡(三钱)陈皮(一钱)鳖甲(五钱)茯苓(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白芥子(三钱)生何首乌(三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鳖甲,乃至阴之物,逢阴则入,遇阳则转;生何首乌直入阴经,且亦攻邪;白芥子去痰又不耗真阴之气,有不奏功者乎?但必须黄昏时服,则阴气固而邪气不敢入也。
阴邪兼阳邪:此症亦发于夜间,发寒发热,无异纯阴邪气之症,但少少烦燥耳,不若阴症之常静也。法当于补阴之中,少加阳药一、二味,使阳长阴消,自然奏功如响矣。方用∶熟地(一两)山萸(四钱)当归(三钱)鳖甲(五钱)人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柴胡(二钱)陈皮(一钱)白芥子(三钱)生何首乌(三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