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旋复花汤方x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文义脉象。注见血门。妇人半产漏下。以上虚失提。外虚失裹之所致。葱性辛温。而先降后升。为下通肾阳以
外达之品。故白通汤之用之者。盖取诸此也。旋复花用至三两。而且以之名汤。其意有二。夫上虚者必有阴
气乘之。旋复能降逆阴。以为升阳之地者。一也。又取并力下趋葱性。以温肾阳者。二也。浅红曰绛。新绛者。新
所染之绛色也。以茧丝口吐。其性上行。而红花所染之绛。又从其色而上入心膈之义。明系一小肾气丸。
盖以辛热多气之葱茎。代桂附。以收降之旋复。代地黄、山萸。以上行心膈之新绛。代丹皮。则其先资下降。而
徐引上升。以补益其宗气。俾上提外裹者有力。而半产漏下自止矣。然本方、不过救急之劫棋。若求稳着。毕
竟以建中、肾气汤丸。为的当而无弊。千载以后。自有高明者以余言为不谬。又岂止仲景在天之灵。默为之
首肯乎哉。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方缺。又林亿曰。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妊娠中之胶艾汤。细按
胶艾汤方意。与本条之症逼对。或姜字为艾字之讹耶。今从之。)
妇人陷经。与妊娠胞阻同义。盖妇人少腹。积有死血。使肝血不由血室以养经。而漏下者曰带下。若少腹并
无瘀血阻塞。但其肝脏中。气虚而不能上蒸。血虚而不能上荫。其血刚至血室。而中路陷脱。故曰陷经。与胞
阻之无瘀阻滞。其气血因虚而自漏者同。故曰与妊娠胞阻同义也。血虚者。气自寒。而血又因寒而其色惨
黑。寒久则黑如豆汁矣。症与妊娠之胞阻同。故其主胶艾汤亦一也。汤意详胞阻下。但于胞阻。则补血温气
以养胎。此则补血温气以养经为异耳。即以胶姜汤而论。据愚鄙之见。未始不与陷经之候相对。但疑尚
有当归、芍药、桂枝、丹皮四味。盖以阿胶之皮性。善于包裹提挈者为主。而佐以苦温之当归。所以温补血虚
也。以生姜之根性。善于升浮旁达者为主。而佐以辛温之桂枝。所以温补气寒也。然后以芍药。引之入肝。以
丹皮。通之出脉。则陷经漏黑。当解于温补升行之内。有识者。或不以为好事而妄乎。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x大黄甘遂汤方x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血当下。
敦者。上小下大之象。妇人少腹如敦状。先就外症而言。然实包藏诸症在内。以胎气水积、血结。俱能作此状
故也。曰小便难。则积有水气。可知。曰微难。则小便尚见。而积水不多又可知。若使渴而微难。则出少不胜入
多。犹得断为纯是水气。而又不渴。则其如敦状者。非全水者更可知。又少腹满大。小便微难而不渴。颇似胎
气。今且是生产之后。则既非全是水。又不必疑为胎。而与水共结为如敦状者。非生后之瘀血而何哉。则破
结血之大黄。与逐水饮之甘遂。可直任而无疑矣。但生后血虚。攻其积水结血。恐致伤阴之弊。故以养血之
阿胶佐之者。盖血短则留连外饮。是补血亦所以替去其水。生新则推出死血。是补血又所以逐去其瘀之
义也。五句惟二十九字。文法则八面玲珑。诊法则千层透辟。西汉以后医书。乌足以语此哉。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愚按全经各条下。并无此小字添注之例。其
后人之蛇足耶。)
x抵当汤方x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水蛭(二十个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亦血瘀内络。以致行血之气。力绵势缓。故经水不利下也。但比前条诸症。多上中二焦之瘀。如膻中及脾
胃之孙络。或因曾经咯血。或因饮食大饱。以及形寒饮冷等类。皆能令络中血瘀。血瘀则气滞。而经水不利。
故用本天亲上之虻虫。本地亲下之水蛭。各引入死血之络。然后以桃仁破而动之。大黄逐而下之。观大黄
之用酒浸。行血之外。盖又取浮缓其性。而使之从上下扫者居多。我故曰。比前条多上中二焦之瘀者此也。
然为壮人之初症。又不可不知。壮人。故直任峻药。初症。故血未虚而全不补血也。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x矾石丸方x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枣核大。五内中。剧者。再纳之。
脏指阴庭而言。即方后纳脏中者是也。坚者阴脏中之肉。因气郁血滞而坚硬之谓。坚癖者。坚久而欲为痼
疾。即肠癖之义也。白物。非谓白带白淫之类。殆指形如粉渣而白。湿热之所化也。盖白带白淫。下从带脉及
肾中。其源远而象如精汁。此则从阴庭之坚癖处而下。其源近而微干色白。如积垢。故曰白物耳。经水闭不
行。乃本条领语。脏坚癖以下。方是正文。盖谓经水闭而不行。或行而不利。其或为血瘀。或为虚寒。或止下焦。
或兼上部。已各有专方正治矣。然又有一种因经闭不行。而兼致外症者。则除正病正治外。而其外症。又不
可不知外治也。比如经闭不利。则气血沉滞。从络脉而下注阴脏之肉内。遂成坚硬之癖疾。久久不止。则沉
滞之血。干于坚癖中。于是气血郁而生热。热则生湿。湿热交蒸。则下垢腻之白物。矾石气寒味酸而性燥。寒
则清火而解热。酸则消坚而散血。燥则拔干而去湿。故用之为君。佐利气之杏仁者。所以并散其沉滞之气
也。又诸症下在阴内。为服药之所未易到者。何似丸如枣核。纳脏中而以外治治之为甚便也。诸注支离混
淆。不得窍。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x红蓝花酒方x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旧血行得畅。则新血生得满。而气因于血。故气亦为之温暖。充周而无病。若旧血迟滞。则生新之机自
钝。而气血俱虚矣。血虚。则偏于干热而动生内风。血虚而气虚。则疏于卫外、而易感外风。此六十二种风因
之所自来也。又腹中血虚。则失于滋润。而络脉干痛。气虚。则失于流贯而络脉拘痛。此腹中刺痛之所自来
也。红蓝花活血行气。得温浮蒸被之酒性以充之。则气行血畅。而解内外之风邪。除腹中之刺痛也宜矣。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见妊娠)
妇人腹中诸疾痛。惟真阴亏损。而留连外水二者而已。盖真阴虚。则内络急痛。外水积。则内络窒痛。当归芍
药散。能补血行饮。故主之。方义。详妊娠腹中痛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别见)
上条为中下二焦。阴血不足之痛。此条为上中二焦。阳气不足之痛。盖天气寒。则不能照耀。故腹中作阴沁
之痛。天气虚。则不能传送。而作积聚之痛。小建中汤。温膈而并填其气。膈气上温。则阳热下嘘。而阴沁之痛
可除。膈气上裕。则鼓弩下逼。而积聚之痛亦愈。故主之。汤义别详。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根据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
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方见虚劳)
此条。明言不得溺为本病。因而转胞。又因转胞而致烦热不卧。以及倚息。此属易解。但其所以不得溺。及所
以不用他药利小便。而独主肾气丸者。解得透彻。则略无障碍矣。盖肾中先天之气。从贴脊之后道。上熏膈
中。与饮食所生之悍气。从肺而上贮胸中者相会。则先天后天混合。而成在上之宗气。此气充满。则呵嘘蒸
被。而水道流行。今肾中鲜上熏之妙。而膈气空浅。则水行自缓。缓则气愈滞而不得溺。不得溺。则膀胱满而
拥起胞胎。令胞系松宽而微转。故曰转胞。夫膀胱之气。与胞胎之气。两皆上转。则气宇扁窄。其烦热不得卧。
及倚坐以息也宜矣。于何知之。于饮食如故。故知上中二焦。及前行之后天气道中无病。而为先天之肾气
虚微。因致胸中失传送之候也。了戾者。钉钩挂物。系松而摇拽旋纽之象。肾气丸中。茯泽渗泄以利水。山药
培土以利水。则膀胱浅软。而胞胎已有下弛之地。且得地黄、山萸。将桂附弹压。下入肝肾。而令丹皮。直从贴
脊而上引之。俾胸中氤氲之气下逼。则胞胎复安其位。而其系因直而自正。又何烦热不得卧。及倚息之患
耶。此仲景不以他药利水。而独主肾气丸之精意。安得有心人。而与之共剔长沙之灯火哉。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