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海春,居髑髅山,善啸术。太山道士锺约徃来,敬其艺,愿学焉而无从。一日,春变其形为石,约不之知,乃坐旁石,上仰面啸而春所化石应之亦发声,倾山动涧,云雾为之下堕,约知是春,惊起再拜以祈请焉。
春哀其诚,因教以三术。不饮不食,乃得啸而风生于虎也。
老圃曰。
夫气出于虚则凝而不散,留于实则鬰兮而不达;声出于虚则圆而不息,留于实则澌尽而不发。虚之于术则大矣,岂惟啸〈上上日下〉则然。古之善事其心者,万形错陈,日接于化而不怛。
风生于虎,其细矣夫。
沈约以佐命,勲位冠梁朝。晚年,诸进用事者,忌其固位,取约所为鹿葱诗,乘间以白武帝。
帝意已不能堪。未几得道士赤章事,遂大发怒,约以忧死。其诗曰(野马不可骑,兔丝讵宜织。
尔非萍与蒿,岂供麚鹿食)。
老圃曰。君子之于言,不可以不择也。
身处嫌疑之地,而口陈形迹之语,加有媒孽之人,为构于旁,沈之不免也固宜。故曰(祸藏于〈耳少〉微),微物不可以不戒。
《周礼》。
金石有一定之响,故诸音皆受钟磬之均,至于飨燕堂上不悬金石,则以笛有一定之调,故诸弦歌皆从为正也。晋世,列和善为笛,荀朂常欲依十二律作十二笛,令一孔应一律。和曰(太乐东厢长笛尾长四尺三寸,今若取其下征之声于法,声浊者,笛当长计其尺寸,乃五分有余,和昔日依之不可吹也。
)朂又问和曰(若不知律吕之义作乐,音均髙下清浊之调,当以何名之?)和曰(每合乐时,随歌者清浊声。假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声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汉魏以来相传施用,不能改也。
)
老圃曰。古人遗乐,其不可复矣乎。昔以弦歌受笛之均,今以歌声定笛之调。
律与笛孔不能相当,此正东西之相反也。《汉书》言(雅乐者有制氏,但习其铿锵而不能。)言(其义传至列和,葢以成谱相授尔。
)然则,后之作乐者,将孰考正也。文王之诗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言(有义为可论,有理为可乐)也。
吁,道之不明也。道之不传也。盈于耳目之接者举,是也,而何有于笛哉。
管仲有疾,桓公徃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若有不可讳,亦将何以诏寡人。)管仲对曰(微君之命,臣也。
臣固将谒之,虽然,君犹不能行也。)公曰(仲父命寡人东,寡人东。命寡人西,寡人西。
仲父之命,寡人敢不敬从?)管仲摄衣冠而起对曰(东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公,惟爱味,而易牙善调,以鼎饪事公。公曰『我,唯婴儿之未尝。
』易牙退,蒸其首子,芼而进之。夫人情非不爱其子也。于子之不爱将何有于公。
臣且死,君必去之。)桓公曰(诺)。管仲又言曰(南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
公,惟喜宫而好妒。竖刁自刑,自理公之内。人情非不爱其身也。
于身之不爱,将何有于公。臣且死,君必去之。)桓公曰(诺)。
管仲又言曰(西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公惟有疾而迎机堂,巫氏乘公之意而敢为诞言。夫言,心声也。
于心之敢欺,将何有于公。臣且死,君必去之。)桓公曰(诺)管仲又言曰(北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
公惟爱整而乐人之饬。卫公子开方事公十有五年,不归视其亲。于亲之敢忘,将何有于公?臣且死,君必去之。
)桓公曰(诺)。管仲以手加颡曰(臣之愿毕矣。今臣之属气,奄气将尽。
愿君不忘臣之言,臣目则能瞑矣。)管仲死,既塟。桓公尽逐四人者。
居数日,味不慊于口而反易牙;宫中之辨不理而反竖刁;苛疾间作而反堂巫;朝行乱伦而反开方。桓公嗟圣人固有悖矣乎。其后期年,四人者,果作难围,公宫而不得出入,有妇人从窦以见公。
公曰(吾饥欲食而外不馈,吾渴欲饮而浆不至,吾不知作难者谁也。)妇人曰(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四人分齐,国途十日不通矣。)公曰(嗟。
圣人之言长乎哉。吾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