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尊师
嵩山道士潘尊师名法正,盖高道者也。唐开元中,谓弟子司马炼师曰:“陶弘景为嵩山伯,于今百年矣。顷自上帝求替,帝令举所知以代,弘景举余。
文籍已定,吾行不得久住人间矣”不数日,乃尸解而去。其后登封县嵩阳观西,有龙湫,居人张辿者,以阴器于湫上洗濯,俄为人所摄。
行可数里,至一甲第,门前悉是群龙。入门十余步,有大厅事,见法正当厅而坐,手持朱笔理书,问辿曰:“汝是观侧人,亦识我否?”曰:“识,是潘尊师”法正问辿:“何以污群龙室?”辿载拜谢罪。
又问:“汝识司马道士否?”辿曰:“识之”
法正云:“今放汝还”遂持几上白羽扇谓辿曰:“为我寄司马道士,何不来而恋世间乐耶?”使人送辿出水上,辿见其尸卧在岸上,心恶之,奄然如梦,遂活。司马道士见羽扇,悲涕曰:“此吾师平素所执,亡时以置棺中,今君持来,明吾师见在不虚也”乃深入山,数年而卒。

秦时妇人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郎多赍乾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
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
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
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何二娘
广州有何二娘者,以织鞋子为业,年二十,与母居。素不修仙术,忽谓母曰:“住此闷,意欲行游”后一日便飞去。上罗浮?山寺。
山僧问其来由,答云:“愿事和尚”自尔恒留居止。
初不饮食,每为寺众采山果充斋,亦不知其所取。罗浮□山北是循州,去南海四百里,循州山寺有杨梅树,大数十围,何氏每采其实,及斋而返。后循州山寺僧至罗浮?山,说云:“某月日有仙女来采杨梅”
验之,果是何氏所采之日也。由此远近知其得仙。后乃不复居寺,或旬月则一来耳。
唐开元中,敕令黄门使往广州求何氏,得之,与使俱入京。中途,黄门使悦其色,意欲挑之而未言,忽云:“中使有如此心,不可留矣”言毕,踊身而去,不知所之。其后绝迹不至人间矣。

边洞玄
唐开元年,冀州枣强县女道士边洞玄,学道服饵四十年,年八十四岁。忽有老人,持一器汤饼。来诣洞玄,曰:“吾是三山仙人,以汝得道,故来相取。
此汤饼是玉英之粉,神仙所贵,顷来得道者多服之,尔但服无疑,后七日必当羽化。”洞玄食毕,老人曰:“吾今先行,汝后来也”
言讫不见。后日,洞玄忽觉身轻,齿发尽换,谓弟子曰:“上清见召,不久当往,顾念汝等,能不恨恨。善修吾道,无为乐人间事,为土棺散魂耳!”满七日,弟子等晨往问讯动止,已见紫云昏凝,遍满庭户,又闻空中有数人语,乃不敢入,悉止门外。
须臾门开,洞玄乃乘紫云,竦身空中立,去地百余尺,与诸弟子及法侣等辞诀。时刺史源复与官吏百姓等数万人,皆遥瞻礼。有顷,日出,紫气化为五色云,洞玄冉冉而上,久之方灭。

张连翘
黄梅县女道士张连翘者,年八九岁。常持瓶汲水,忽见井中有莲花如小盘,渐渐出井口,往取便缩,不取又出,如是数四,遂入井。家人怪久不回,往视,见连翘立井水上。
及出,忽得笑疾,问其故,云:“有人自后以手触其腋,痒不可忍。”父母以为鬼魅所加,中夜潜移之舅族,方不笑。顷之,又还其家,云:“饥求食。”日食数斗米饭,虽夜,置菹肴于卧所,觉即食之,如是六七日,乃闻食臭,自尔不复食。
岁时或进三四颗枣,父母因命出家为道士。年十八,昼日于观中独坐,见天上堕两钱,连翘起就拾之。邻家妇人乃推篱倒,亦争拾。
连翘以身据钱上,又与黄药三丸,遽起取之。妇人擘手夺一丸去。因吞二丸,俄而皆死。
连翘顷之醒,便觉力强神清,倍于常日。其妇人吞一丸,经日方苏,饮食如故。天宝末,连翘在观,忽悲思父母,如有所适之意。
百姓邑官皆见五色云拥一宝舆,自天而下。人谓连翘已去,争来看视。连翘初无所觉,云亦消散。
谕者云:“人众故不去。”
连翘至今犹在,两胁相合,形体枯悴,而无所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