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例上,可得一个通则:
(通则二)“凡‘谁’字用作止词,也都在动词之前”
次举“孰”字的例:
(例十)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韩》
次举“奚”字:
(例十一)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
(例十二)子将奚先?——《论》
次举“胡”、“曷”等字:
(例十三)胡禁不止?——《汉》
(例十四)曷令不行?——《汉》
我们看这些例,可得许多小通则;可知何,谁、孰、奚、曷、胡等字用作止词时,都在动词之前。
但这些字都是“询问代名词”,故我们又可得一个大通则:
“凡询问代词用作止词时,都该在动词之前。”
这条通则,我们可再举例来试证;若没有例外,便可成立了。

得了这条通则,我们就可以知道“客何好”的“何”字所以必须放在“好”字之前,是因为“何”字是一个询问代词用作止词。这就是《文通》的《例言》说的“博引旁证,互相比拟,因其当然,以进求其所同所异之所以然”。
这就是《文通自序》说的“比例而同之,触类而长之,……皆有以得其会通”。
这就是归纳的研究法。
比较的研究法
比较的研究法可分作两步讲:
第一步:积聚些比较参考的材料,越多越好。在国语文法学上,这种材料大都是各种“参考文法”,约可分作四类:
(1)中国古文文法——至少要研究一部《马氏文通》。

(2)中国各地方言的文法——如中国东南各省的各种方言的文法。
(3)西洋古今语言的文法——英文法,德文法,法文法,希腊、拉丁文法等。
(4)东方古今语言的文法——如满、蒙文法,梵文法,日本文法等。

第二步:遇着困难的文法问题时,我们可寻思别种语言里有没有同类或大同小异的文法。若有这种类似的例,我们便可拿他们的通则来帮助解释我们不能解决的例句。
(1)若各例彼此完全相同,我们便可完全采用那些通则。

(2)若各例略有不同,我们也可用那些通则来做参考,比较出所以同和所以不同的地方,再自己定出新的通则来。
我且举上篇用的虚拟口气的“了”字作例。我们怎样得到那个假设呢?原来那是从比较参考得来的。
我看了《水浒传》里的一些例,便想起古文里的“矣”字,似乎也有这种用法,也有用在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的。例如:
诺,吾将仕矣。——《论》
原将降矣。
——《左》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