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部)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
从尺至关。连寸口。直过如横竿之状。此三部之长脉。过于本位。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
此各部之长脉。欲知其病。则必于浮沉迟数大小之间求之。若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则气自治而无病。经曰。长则气治是也。大概平人病患。脉长为吉。深且长。寿脉也。尺脉长。根深蒂固。
心脉长。神气有余。内经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至肾脉搏坚而长。病折腰。此六脉者非以长为病。
以搏坚相合而病也。春肝脉。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肝脉。如循长竿末梢曰平。如循长竿曰病。
有余而过。故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又却还。
通真子曰。此云来时又却还者。似一阴三阳之脉。愚曰非也。来而还。只可谓脉之来去。然诸脉皆如是。若不能自还。则代而死矣。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是四脉共见也。
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洁古曰。此阳明脉。尺寸俱长。当汗。阳化气也。今按假使是阳明证。亦难专于发汗。正阳阳明当下。
太阳阳明当汗。少阳阳明随证解利。当根据表里分汗下。
(二)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体虚恶寒。腹中冷气。(作生气非)宿食不消。
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关中见一半。如龟缩头曳尾之状。以其阴阳不及本位。故曰短。若关中短。
上、为寸脉。下不至关。下、为尺脉。上不至关。是阴阳绝脉。此皆不治决死。故关中不以短脉为诊。
脉经曰。短脉之象。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浮而短者荣卫不行。沉而短者脏腑痞塞。短与长对。知长则知短矣。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通真子曰。脉诀以一阳三阴。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乃云有伏阳耳。今按脉诀单论短。为阴中伏阳。盖以短为阴。脉短为气病。气不得舒畅。则阳气郁伏于内。非论沉涩短浮四脉共见也。内经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今曰大泻通肠。亦当随病浅深用药可也。
(三)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曰虚。
主少力多惊。
虚脉。因按而知其虚。其诊法与芤同。皆以按而见。浮大而软。按之中无旁有为芤。迟大而软。
按之隐指。豁豁然空为虚。内经曰脉虚血虚二脉。皆因血而见。失血则中无。血虚则中空。脉诀言寻之不足。
举指亦然。乃微濡之脉。非所以形容虚也。虚与实对。实于中为实。故浮中沉皆有力。内不足为虚。故按之豁豁然空。
恍惚心中多愕惊。(三关定息脉难成)(按之无力脉虚轻。)血(生)(虚)脏腑生(寒热)(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四)促者阳也。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又曰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促脉。尺微关细。寸口独实而滑数。并居于上。或来去数。时一止复来。黎氏曰促脉虽盛疾。必时一止复来者。如趋之蹶也。故徐疾不常。促脉前来已出关。并居寸口(血成斑)(证危难。)血成斑非促脉证。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五)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无常数。又曰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迟而小驶为缓。应指暂歇为止。缓而止为结。通真子曰据经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其言是也。此云或来或往。聚而却还。与之稍异。来去者脉之常也。聚而还。何以见脉之结。今根据仲景所论改之。
脉经只云来缓。时一止。难经又云无常数。今根据难经增之。盖止而复来。数至。间或三两至。或又一止。无常数。
若有常数。如五动一止。又五动一止。根据数而止。则为死脉。可根据止数。克死期矣。详见下代脉辨。仲景曰。蔼蔼如车盖。曰阳结。乃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乃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又曰脉浮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曰阳结。脉沉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曰阴结。亦以阴阳气偏结。因兼证而分之。不以脉止为结也。内经曰结阳者肿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结阴者便血。阴主血也。二阳结谓之消。谓大肠胃热。三阳结谓之隔。谓小肠膀胱热。三阴结谓之水。谓脾肺寒。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谓心主三焦热。是亦分阴阳之结也。王氏脉经盖因仲景之文。于脉缓止却为结阳。数止却为结阴。误甚。详述在代脉下。其实脉诀之结脉为阴。与促脉为阳相对。非若内经与仲景所言。有阴阳之分也。若必论阴阳。结则缓而止为结阴。数而止为结阳。方允当。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卒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