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及,仁守,庄莅,动礼,为政始末。
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不肯为仁,如蹈水火。
政远恐泥,不可行远。
先传後倦,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後不教以远大也。
吾其为东周乎!东迁以後,诸侯大夫强僭,圣人岂为是乎?匏瓜系而不食,匏瓜无所为之物,系而不动。
子乐,弟子各尽其诚实,不少加饰,故孔子知由之不得其死。
性相近也,生质之性。
小知大受,不可以小知君子,而可以当大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其谁以易之?谁肯以夫子之道易己所为?
佛肸召,欲往而不往者何也?圣人示之以迹,子路不谕九夷浮海之类。示之,一作示人。
尧曰:予小子履。少汤字。
周公谓鲁公三句,反履说,不独不施〔一〕其亲,又当使大臣不怨,至公不可忘私,又当全故旧。
大德小德,如大节小节。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至亲不如仁贤。
因不失其亲,信本不及义,恭本不及礼,然信近於义者,以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者,以远耻辱也,因恭信不失其所以,一无以字。亲近於礼义,故亦可宗也。如言礼义不可得见,得见恭信者斯可矣。
子张、子夏论交,子夏、子张告人各有所以,初学与成德者事不同。
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以其道得去贫贱,如患得之。
卿以下必有圭田,祭祀之田也,禄外之田也。
余夫二十五亩,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至八口为率,受田百亩,如有弟,是余夫也,俟其成家别受田也。
廛而不征,市宅之地已有廛税,更不征其物。
法而不廛,税有常法,不以廛故而厚其税。
廛无夫里之布,廛自有税,更无此二布。
国有道不变塞,所守不变,所行不塞。
广居,正位,大道,所居者广,所位者正,所道者大,天下至中至大之所。
配义与道,浩气已成,合道与义。道,本也。义,用也。本,一作体。
集义所生者,集众义而生浩然之气,非义外袭我而取之也。
二先生语九少日所闻诸师友说仁者公也,人一作仁。此者也;义者宜也,权量轻重之极;礼者别也,定分。知者知也,信者有此者也。
万物皆有性,一作信。此五常性也。若夫恻隐之类,皆情也,凡动者谓之情。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因不信然後见,故四端不言。
先生曰:孔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尝谓孔子之语仁以教人者,唯此为尽,要之不出於公也。孟子曰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曰天民者,能尽天民之道者也,践形者是也,如伊尹可当之矣。民之名则似不得位者,必达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大人者,则如乾之九二,利见大人,天下文明者也。天民大人,亦系乎时与不时尔。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言君子不重则不威严,而学则亦不能坚固也。
信非义也,以其言可复,故曰近义。恭非礼也,以其远耻辱,故曰近礼。因其事而不失其所亲,亦可宗也,况於尽礼义者乎?
思无邪,诚也。
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明善之彻矣。圣人不言诚之一节者,言不惑则自诚矣。五十而知天命,思而知之也。六十而耳顺,耳者在人之最末者也。至耳而顺,则是不思而得也。然犹滞於迹焉,至於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则圣人之道终矣。此教之序也。
对孟懿子问孝,告众人者也。对孟武伯者,以武伯多可忧之事也。子游能养,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人材高下与所失而教之也。
默而识之,乃所谓学也,惟颜子能之。故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者,言颜子退而省其在己者,亦足以发此,故仲尼知其不愚,可谓善学者也。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孔子言当时天下大乱,无君之甚;若曰夷狄犹有君,不若是诸夏之亡君也。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故曰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言不争也;若曰其争也,是君子乎!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褅者,鲁僭天子之大祭也。灌者,祭之始也。以其僭上之祭,故圣人自灌以往,不欲观之矣。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者,不欲斥言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视诸斯乎!指其掌,此圣人言知此理者,其於治天下,如指其掌,甚易明也,盖名分正则天下定矣。
子贡之器,如宗庙之中可观之贵器,故曰瑚琏也。
或问辩。曰: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苟仁矣,则口无择言,言满天下无口过,佞何害哉?若不知其仁,则佞焉用也?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材与裁同,言由但好勇过孔子,而不能裁度适於义也。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敌之而无憾。此勇於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盖亚於浴沂者也。颜渊愿无伐善,无施劳,此仁矣,然尚未免於有为,盖滞迹於此,不得不尔也。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此圣人之事也。颜子,大贤之事也。子路,有志者之事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此谓才也。然则中人以下者终於此而已乎?曰:亦有可进之道也。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言鲁国虽衰,而君臣父子之大伦犹在,愈於齐国,故可一变而至於道。
子曰:志於道。凡物皆有理,精微要妙无穷,当志之尔。德者得也,在己者可以据。依於仁者,凡所行必依着於仁,兼内外而言之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曰:圣人不凝滞於物,安有闻韶虽美,直至三月不知肉味者乎?三月字误,当作音字。此圣人闻韶音之美,当食不知肉味,乃叹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门人因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