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本来就一脑门子的汗了,现在更急糊涂了,哪里还想得起什么来。宝钗笑着提示:“你把‘绿玉’的‘玉’字改成‘蜡’字就行了。”宝玉道:“‘绿蜡’有出处吗?”宝钗悄悄地咂着嘴取笑他:“你今天晚上都这样了,将来到了皇帝的金殿考状元,你大概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唐代钱?歌咏芭蕉诗的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吗?”宝玉恍然大悟:“我真该死!现成的词儿就是想不起来。你就算我的‘一字师’了。从这以后,我就叫你师傅,不叫姐姐了。”宝钗回答:“还不快写!谁是你姐姐?坐在上边穿黄袍的贵妃才是你姐姐,你还认我这姐姐干什么。”她一边说,一边转身走了。
林黛玉满腹才能没有展示,心里很不痛快。她想宝玉自己写四首,为什么不帮帮他。想着,她也走到宝玉旁边,悄悄地问:“写完了吗?”宝玉说:“才写了三首,只剩‘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那你抄前三首吧。等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完,低头想了一想,就作了一首,写在纸条上,搓成个纸团儿,扔到他面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这首比自己写的三首要高出十倍,真是喜出望外,连忙用楷书写好送上去。
这可是明显的作弊啊,怎么就没人批评他们呢?
我们一起看看林黛玉写的这首诗: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自然流畅,既切合景物特点,又歌颂了皇帝。元春看完四首诗,高兴地说:“宝玉果然有进步了!”她又说“杏帘在望”这首诗最好,接着把“浣葛山庄”改名为“稻香村”。又命令探春把十几首重新抄好,让太监传到外边。贾政等人看了,都很高兴。贾政又献上文章《归省颂》。
元春命令拿金银玉器赐给宝玉和贾兰。贾环正在养病,这次就没来。
这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演员,在楼下正等得心焦,只见一个太监跑过来说:“快拿戏单来!”贾蔷急忙把戏单送过去。过了一会儿,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
这几出戏的名字看着就不太吉祥,比如说“豪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比如“离魂”,在这天唱可真不合适。
《豪宴》是清代《一捧雪》里的一出戏,这出戏的主人公最后家破人亡。这可能是指贾家最后衰败了。《乞巧》是清代洪升《长生殿》里的一出戏,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这可能暗指元春的死。《仙缘》是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里的一出戏,剧本说的是一个叫卢生的人到天上替何仙姑扫花的故事。这可能是暗指甄宝玉送玉的事。《离魂》也是《牡丹亭》里的一出戏。这可能指黛玉的死。
贾蔷让演员们妆扮好,演起了戏。演员们很卖力,演得惟妙惟肖。刚演完了,一个太监捧着糕点进后台:“谁是龄官?”贾蔷知道是赏赐,赶快接过来,命令龄官磕头感谢。
太监又说:“贵妃有命令,说龄官演得最好,让再演两出戏,随便什么戏都行。”贾蔷赶忙答应了,命令龄官唱《牡丹亭》里《游园》、《惊梦》两出戏。龄官觉得不是自己的行当的戏,执意不肯,一定要演出《相约》、《相骂》两出戏。贾蔷劝不听她,只好随她演了。
《相约》、《相骂》是《钗钏记》里的两出戏。《相约》演得是皇甫吟与史碧桃约定婚事的事情。《相骂》演得是丫环云香与老夫人张氏拌嘴相骂的事情。这里是不是暗指什么?谁的婚事?骂谁呢?是说元春的婚事?那骂的又是谁?是皇后?是贾政?或许是黛玉的婚事?那骂的又是谁?唱完后,元春似乎很高兴,那么这戏是唱到她心里去了,是表达了她的心声吗?
元春下令:“不能难为了这个女孩子,好好地教她学系。”另外还赏赐了两匹皇宫专供的绸缎、两个荷包、金银的锭子、食物等东西。
听完戏就撤了筵席,继续游玩还没看到的地方。见到寺庙后,元春马上洗净手进去烧香拜佛,又题一个门匾“苦海慈航”,还赐给了尼姑和道姑们很多东西。
过了一会儿,太监禀告说:“赏赐的东西准备好了。”说着把单子送了过来。元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命令就这样做。太监听了,下去一一发放。给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把,沉香拐杖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皇宫专供缎子四匹,“福寿绵长”皇宫专供绸子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锭子十个,“吉庆有鱼”银锭十个。
如意是一种表示吉祥如意的东西,前面有一个头,后面有一个长柄,头有的是圆形,有的是云朵的形状。
其他人也都有赏赐,连烧火做饭的都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大家行礼表示感谢。主事的太监禀告:“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四十五了,请贵妃回宫吧。”元春听了,眼泪又流了下来。却又勉强堆起笑,紧紧地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再三叮咛:“不用挂念,好好注意身体。现在皇帝准许一个月进宫看望一次,见面的机会很多,不用伤心。如果明年还允许回来省亲,千万不能再这么奢侈浪费了!”贾母、王夫人她们已哭得说不出话。元春当然不愿离开,但皇家的规定怎么敢违背,所以只好上轿子走了。贾母、王夫人在大家的劝说下,也离开大观园回家了。
离别当然很令人伤心,不过他们表现得过于悲伤,好像是要永别了。难道元春她
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