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饮
治肿病水行皮肤者。
陈皮茯苓皮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各等分)
水煎服。
加减附子理中汤
(自制)
治胀症将起。胸腹微满。食物不运。身重足重。不耐走动。早间肿虚不行于脾也。温以和其气。气行湿去。其肿自除。并治木乘土而作胀淡附子(二钱)元党参(三钱)炮姜(八分)制香附(二钱)泽泻(三钱)白芍(一钱五分)
忌食生冷水果等物。
香连八物汤
(自制)
治水泻脾胃俱虚。并治霍乱。
藿香梗(三钱)川连(一钱)淡吴萸(一钱)茯神(三钱)苍术(一钱)浓朴(一钱)
天仙水煎。如口渴。加乌梅一枚。如腹痛。更加桂枝(三分)
升阳益胃汤
人参白术黄川连姜半夏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
实脾饮
茯苓白术木瓜炙甘草木香浓朴大腹皮草豆蔻淡附子干姜加枣煎。
大橘皮汤
治水肿泄泻。
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六一散橘皮木香槟榔加姜煎。
茵陈蒿汤
治湿热黄胆。
绵茵陈大黄栀子如阴黄内症发黄者。本方加淡附片干姜之类。
脉候脾虚之症。脉忌沉微。缓者易治涩小多违。形如泻漆。脾败且危。弦而强劲之机。温中为的。寒冷则非。
肺病咳嗽肺痈肺痿喘哮失音喉症方治四首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其气清。其性脆。其体轻浮。在时为秋。在卦属兑。禀西方之气谓喘症与哮症微有不同。喘症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哮症因感邪失表。邪伏于里。而留于肺俞。二症之治。不外开纳二法。开者青龙之品。纳者都气之属。至于邪留不去。酿成肺痈。
火灼金伤。致发肺痿。若夫失音之候。皆火克金伤之症也。当以虚实二字消息之。虚火刑金而致者。金破无声也。邪热烁金而致者。金实无声也。实者泄之。虚者补之。又有土衰不能生金者。当培其土而金自生也。总之治咳嗽宜肃肺气。治喘症当开其肺而安其脾。纳其肾也。
治哮症者宜温养其气。以搜逐其邪也。至于肺痈之治。宜解毒以保肺也。肺痿之治。宜滋其肾以清其肺也。要皆不外乎虚则补母。实则泻子之道。有邪者清之。无邪者补之而已也。又内经之言咳嗽者。分十二经之形状。有脾嗽心嗽肺嗽肝嗽肾嗽之辨。又有小肠嗽大肠嗽胃嗽膀胱嗽胆嗽三焦嗽之说。又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可知三焦一言。已赅十二经矣。考内经自知详细。故不具论。所言肺痈之治。莫妙于彭钟龄之加味甘桔汤。肺痿之治。莫妙于彭氏之保和汤也。而失音之辨。必以宫商角征羽五音。以明脾肺肝心肾五脏之病耳。又以歌属脾。哭属肺。呼属肝。笑属心。呻吟属肾之音。以参乎其中。称法之密治之简者。莫如叶氏之指南也。其治案中。如有邪者开达肺气。无邪者。填实足三阴经为主。其治肺痿者。宗金匮麦门
保和汤
治肺痿久咳不已。时吐白沫如米粥者。
知母(炒一钱)川贝母(二钱)天冬麦冬(去心各三钱)米仁(五钱)百合(三钱)甘草粒)
水煎。入饴糖一匙冲。温服。虚者加东洋参(一钱)
加味甘桔汤
治肺痈咳嗽。吐脓血。胸中及右胁疼痛。不能右卧者。
桔梗白芨片橘红甜葶苈(炒各一钱)甘草节川贝母(各一钱五分)米仁银花(各丝瓜经(二三)钱亦佳。
小青龙汤
(方见伤寒)
治喘症不能仰卧。痰壅欲脱者。
苏子降气汤
治喘哮之缓者。
生苏子(二钱)橘红(一钱)姜半夏(一钱)归身(三钱)前胡(一钱五分)桂枝(五分)
固本丸
(改作汤服)
治咳嗽之虚者。
西党参(三钱)熟地生地(各四钱)天冬麦冬(去心各三钱)
都气加桂汤
(自制)
治喘哮之欲愈者。以纳肾气之法。
熟地(八钱)茯苓泽泻怀山药(各四钱)丹皮山萸肉(各二钱)五味子(九粒)
肉桂冲水煎。
和肺汤
(自制)
治失音症。由实火上刑肺金者。
活水芦根(即苇茎五钱)百合(五钱)生地(五钱)桔梗(一钱五分)生甘(五分)加青果二枚。
理嗽汤
(自制)
统治咳嗽。不拘新久虚实。当加减治之。
霜桑叶(一钱五分)百合(三钱)桔梗(一钱五分)前胡(一钱五分)象贝母(一钱)橘红(八分)薄荷(一钱五分)栀子(炒三钱)加青果一枚。竹叶二十片。
○如身热气粗者。欲发风疹。本方加牛蒡子(三钱炒)○如久咳不去薄荷加麦冬生地(各三钱)○如咳嗽伤络。痰中带血。本方加驴胶(一钱)枣仁(炒一钱)
柏子仁(一钱)淡黄芩(一钱五分)○如君火内炽。本方加麦冬(三钱)川连(八分)琥珀(八分)○如肝火刑金。本方加柴胡(一钱)丹皮(二钱)○如土不生金。本方去桑叶薄荷加白术茯苓(各二钱)○如肾咳者。本方加二地二冬。○大肠嗽者。每嗽必欲大便。本方加诃子。(煨一钱)炙粟壳(一钱)○小肠嗽者。每嗽必欲小溲。本方加东洋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十粒)○如膀胱胀痛而嗽者。气不化也。本方去象贝薄荷加桂枝(二分)
滑石(三钱)○如胆火上冲致嗽者。本方加夏枯草(三钱)○如咳而胃痛者。本方加左牡蛎(四钱)川连(七分)○如三阴亏损而虚火上刑肺金者。宜金匮肾气丸。与大补肝肾丸。皆可选用。(方见厥症
荆防败毒散
(自制)
治咽喉肿痛。两颐发肿。身有寒热者。名曰时毒。系风邪上千肺胃所致必危殆。
荆芥防风薄荷桔梗(各一钱五分)元参牛蒡子(炒各三钱)人中黄象贝母射干黄芩(炒各一钱)加竹叶二十片。青果两枚。水煎。忌食生冷等物。恐阻肺气。变幻莫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