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
某头痛发热,咳嗽喘促,脉左浮数。风温上受,用清解法。
薄荷(六分)光杏仁(三钱)连翘(五钱)象贝(二钱)广橘红(八分)桑叶(五钱)生甘草(三分)枇杷叶(三大片去毛净)
又两服,头痛发热顿除,惟略有喘嗽,前方去薄荷、连翘,加栝蒌皮、紫菀、白前各一钱五分,两服即痊。
李氏(二八)脉浮而数,头痛恶风,发热咽痛,防发疹子。此风温犯肺之症状也,与轻清宣上法。
薄荷(一钱五分)杏仁(二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一钱五分)橘红(八分)桔梗(一钱)辽参叶(五分)生甘草(四分)
又一剂,咽痛止,肤见红点;再剂知为发疹,着手了无痕迹。此系疹发不透,故腹痛呕吐,胸闷兼作,惟其邪不外泄,必致内陷,急投以凉泻法,使邪从下出。
酒炒锦纹(二钱)枳实(一钱五分)黄连(一钱)石膏(五钱)栝蒌皮(二钱)广橘皮(一钱五分)赤芍(一钱五分)生甘草(四分)
又服后,解下腥秽甚多,腹痛胸满顿除,皮腠忽然皱揭。此为皮肤被邪气冲突,如水薄堤松之理,疹邪不达皮毛而内迫。观此愈明,今大势已定,自可无忧,虽尚有微热微呕,但用轻剂足矣。
半夏(一钱五分)川连(六分)川斛(三钱)茯苓(一钱五分)橘皮(一钱)麦冬(一钱五分)甘草(三分)
又两服,热呕痊愈。惟寤不成寐,长夜转侧,一见黄昏灯火,辄生忧闷,至天明心始安,他无所苦,但求夜卧安枕。思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议和阴阳以安神,神静自然得寐矣。
半夏(一钱五分。和胃通阴阳为君)细生地(三钱)生白芍(一钱五分)归身(一钱五分。
以上三味补血润胃为臣)茯神(一钱五分)北秫米(三钱包煎)枣仁(二钱,以上二味安神宁志为佐)橘皮(八分)炙草(四分)龙眼肉(三分,以上辛甘和阴以纳阴为使)
申时煎服,酣眠彻夜,精神顿复。
疫
毛(二二)发热旬日,舌黄口燥,大腹有块,按之甚痛,大便难通,所解无几,两脉疲软带数。此春温疫症,热邪结于大腑,当用承气汤下之。
大黄(三钱)芒硝(一钱)枳实(一钱)石膏(八钱)知母(二钱)橘皮(一钱)甘草(四分)
一服之后,能下燥粪数块,腹和不硬,热缓神清而愈。
斑
周(二四)红斑遍体,自觉胸宽热缓,邪热透发明矣。咳呛咽痛。因手太阴受热熏灼,清疏肺胃立愈。
鲜生地(四钱)鲜石斛(三钱)犀角尖(一钱镑)川贝(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桔梗(一钱)橘红(八分)甘草(四分)
又,斑后不思纳食,宜醒胃阴。
北沙参麦冬川斛花粉茯苓橘皮甘草
疹
张妪疹后内热,咳嗽身痒,当疏肺金郁火。
杏仁橘红薄荷桔梗连翘甘草
温毒发颐
史女(十七)仲春发热浃旬,神昏耳聋,颈项与颐俱肿,唇口焦燥,目脂胶结,脉反小数。
观其脉症,是为温邪内蕴化毒,久则血燥风盛,酿成发颐重症。姑投清疏消毒,但得肿退能纳,方保无妨。
川连(一钱)鲜生地(四钱)鲜石斛(四钱)蝉衣(五分)连翘(二钱)丹皮(一钱五分)柴胡(三分)薄荷(五分)
三服肿退,热减神清,稍能纳粥,仍用凉解。
川连(五分)鲜生地(四钱)鲜石斛(一钱)连翘(一钱五分)麦冬(二钱)丹皮(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数服痊愈。
腮
沈氏(三十六)春升阳气,为寒邪所郁,而为腮,畏寒发热,口臭耳聋,外宜辛散,内清伏火。
防风薄荷细苏梗石膏连翘荆芥蝉衣孙氏(五十)倏然头眩,汗泄神昏,耳聋舌麻气促。此由肝肾不足,风火上腾,痰因气聚,三者使然,物之迅速,莫甚于风火。此是内生,非由外致,防、薄能驱外束理,此种须遵丹溪和阳熄风,兼清痰气。
丹皮桑叶白芍菊花钩藤橘皮半夏姜汁竹沥一服效。
头痛
戴(三二)宿有头痛,每发于寅卯时,遇午即缓,此少阳病也。
柴胡丹皮桑皮白芍甘菊钩藤香附甘草
齿
孙(二二)阳明经火郁牙痛。
葛根石膏升麻橘皮小生地薄荷
耳
曹(五九)时届严寒,封藏不固,两耳鸣胀,切脉洪实,理宜介类潜阳。
龟板(三钱)牡蛎(二钱)贡干(二钱)枸杞(二钱)萸肉(一钱五分)白芍(一钱)川柏(一钱)知母(一钱)桂心(四分)
沈(三七)肝肾之火,上冲清道,左耳胀痛。
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黑栀知母川柏香附通草葱管两服出脓而愈。
咽痛
朱(十四)脉浮畏风,身热咽痛,肺邪欲泄,势将发疹。
杏仁(三钱)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粘子(二钱)橘红(一钱)桔梗(一钱)元参(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蝉衣(七分)甘草(四分)西河柳(二钱)
一服肌痒见点,再剂而愈。乃翁见惠盆梅,作七绝一首谢之:珍重堂前短一梅,含苞看起到齐开,旁人问我从何日,道是山翁当杏栽。
某风寒犯肺,咽喉肿痛,当辛散。
苏叶杏仁粘子橘红薄荷桔梗蝉衣甘草姜皮葱
头愈后旬余,咽喉复痛,起于夜分,忽然如鲠,左边起泡如茧,此阴火上冲,当清解。前恶寒脉浮,今不恶寒脉细,以此分温清两法。昧者不察,混施方药,贻误非细。
元参连翘马勃薄荷桔梗甘草
自(三七)咽痛起于暮夜,而多痰涎,属冬藏不密,浮火上升。治法须苦味潜阳,苦辛散火,以甘和之,一服而愈。
元参(二钱,能清阴火)连翘(一钱五分。能清浮火)川斛(三钱,清胃火消痰涎)杏仁(三钱,辛散苦降)橘红(五分,辛利上焦之气)桔梗(一钱,开肺气散郁火)薄荷(一钱,清利咽喉)甘草(三分,甘以和之)
陶(二四)伏热在内,时交冬至,阳气内动,相因为病,咽喉燥痛,痰涎缠绕,渴饮冷水,咳嗽痰血,入暮寒热,舌白如垩,脉来细数。此实火症,非大寒之剂不能疗。莫谓寒冬,怕用寒剂,舍时从症,古贤有之。
石膏(八钱)川连(一钱)丹皮(一钱五分)生地(三分)麦冬(二钱)杏仁(三钱)薄荷(一钱五分)橘红(一钱)连翘(一钱五分)甘草(四分)
服下即吐痰涎碗许,诸病减半,再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