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试士,自宋神宗始行之。神宗用王安石及中书门下之言定科举法,使士各专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初试本经,次兼经大义,而经义遂为定制。其后元有《四书疑》,明有《四书义》,实则宋制已试《论》、《孟》、《礼记》,《礼记》已统《中庸》、《大学》矣。今之《四书》文,学者或并称经义。《四书》出于圣贤,圣贤吐辞为经,以经尊之,名实未尝不称。为经义者,诚思圣贤之义,宜自我而明,不可自我而晦,则为之自不容苟矣。
杜元凯《左传序》云:“先经以始事”,“后经以终义”,“依经以辩理”,“错经以合异。”余谓经义用此法操之,便得其要。经者,题也;先之、后之、依之、错之者,文也。
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破题、起讲,扼定主脑;承题、八比,则所以分摅乎此也。主脑皆须广大精微,尤必审乎章旨、节旨、句旨之所当重者而重之,不可硬出意见。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百变而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
昔人论文,谓未作破题,文章由我;既作破题,我由文章。余谓题出于书者,可以斡旋;题出于我者,惟抱定而已。破题者,我所出之题也。
文莫贵于尊题,尊题自破题、起讲始。承题及分比,只是因其已尊而尊之。尊题者,将题说得极有关系,乃见文非苟作。
破题是个小全篇。人皆知破题有题面,有题意,以及分合、明暗、反正、倒顺、探本推开、代说断做、照下缴上诸法,不知全篇之神奇变化,此为见端。
有认题,有肖题。善认题故题外无文,善肖题故文外无题。文之要,曰识曰力。识见于认题之真,力见于肖题之尽。
认题、肖题,全在善于读题。《春秋》僖二十一年《谷梁传》云:“以,重辞也。”宣七年《传》云:“而,缓辞也。”文家重读、轻读、急读、缓读之法,此已开之。
肖题者,无所不肖也:肖其神,肖其气,肖其声,肖其貌。有题字处,切以肖之;无题字处,补以肖之。自非肖题,则读题、认题亦归于无用矣。
题有筋有节。文家辨得一“节”字,则界画分明;辨得一“筋”字,则脉络联贯。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题眼或在题中实字,或在虚字,或在无字处;文眼即文之注意实字、虚字、无字处是也。
有题要,有题绪。善扼题要,所以统题绪也;善理题绪,所以拱题要也。
章旨在本题者,阐本题即所以阐章旨也;章旨在上下文者,必以本题摄之。摄有三位:实字、虚字、无字处。
有题面与题意同者,有题面与题意异者。实与而文不与,实不与而文与,皆所谓异也。
题义有而文无,是谓减题;题义无而文有,是谓添题。文贵如题。或减或添,俱失之。
题有平有串,做法未尝不通。盖在平题为分做者,在串题为截做;在平题为总做者,在串题为滚做也。至宜分宜截,宜总宜滚,善相题者自知之。
问分做截做与总做滚做,其文之意义何尚?曰:分截取乎结实,总滚取乎空灵。
题字句少则宜用坼字诀,字句多则宜用并字诀。虽用并字诀,然紧要之字句仍须特说,是亦未尝非坼字也。
坼题字法,如数字各为一义,一字自为数义,皆是也。坼句、坼节亦如之。
坼字诀有似于反,如题言不可如此,文先说如此,次说可如此,后说不可如此。其说如此与可如此处,即似反矣,其实乃坼字也。题前有预作,题后有补作,题中亦补作,亦预作。
题前题后,不必全题之前,全题之后也。如题有三层,一层之后即二层之前,二层之后即三层之前,而一层乃复有前,三层乃复有后也。文有攻棱、补洼二法。攻棱做题字也,补洼做题问也。
题有题缝,题缝中笔法有四,曰:急脉缓受,缓脉急受,直脉曲受,曲脉直受。
题缝不独两截题有之,凡由题中此字说到彼字,彼字说到此字,欲到未到之间皆是。
题兼虚实字者,文则有坐虚呼实、坐实呼虚二法;题兼上下句者,文则有坐上呼下、坐下呼上二法。此犹地师相地,有空满二向、顺逆二局也。
题字有重有轻。详重略轻,文之常也。然亦有不详而固已重之,不略而固已轻之者,存乎其神之向背也。
点题字缓急蓄泄之异,皆从题之真际涵泳得之。先点必后做,后点必先做;先点以开下,后点以结上。后经终义,先经始事。点者,乃经也。
点题字有明有暗。如作破题,明破为破,暗破亦为破也,但须相其宜而行之。
点题字要自然,又戒率意。或在比中,或在比外,皆须出得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