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论五常
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行之终久。恒不可阙。故名为常。亦云五德。以此常行。能成其德。故云五德。而此五德。配于五行。郑玄注礼记中庸篇云。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诗纬等说亦同。毛公传说及京房等说。皆以土为信。水为智。汉书。天文志云。岁星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荧惑于人。五常。礼也。五事。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太白于人。五常。义也。五事。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辰星于人。五常。智也。五事。听也。智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镇星于人。五常。信也。五事。思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思为正。四事皆失。镇星乃为之动。按毛公及京房。汉史。皆以土为信。可谓其当所以然者。夫五常之义。仁者以恻隐为体。博施以为用。礼者以分别为体。践法以为用。
智者以了智为体。明睿以为用。义者以合义为体。裁断以为用。信者以不欺为体。附实以为用。其于五行。则木有覆冒滋繁。是其恻隐博施也。火有灭暗昭明。是其分别践法也。水有含润流通。是其了智明睿也。金有坚刚利刃。是其合义裁断也。土有持载含容。以时生万物。是其附实不欺也。郑玄及诗纬。以土为智者。以能了万事。莫过于智。能生万物。莫过于土。故以为智。水为信者。水之有潮。依期而至。故以水为信。此理寘证狭。于义乖也。其于五经。则仁以配易。其位东方。礼以配火。其位南方。义以配传。其位西方。智以配诗。其位北方。信以配尚书。其位中央。易配东方仁者。易是创制之书。包括万有。有变易之义。东方。四时之始。仁化能生。易故就新。又帝出震始作八卦。故以配仁。礼配南方者。礼能齐上下之法。别贵贱之差。君臣父子。莫不以礼节之。如火能成就五味。明照万物。故以南方配礼。传配西方义者。春秋是鲁史。褒贬得失。是时。王道既衰。诸侯力争。战伐之事。靡不书之。合义者褒。失德者贬。如金以义断。裁制万物。故以配义。诗配北方智者。诗言其志。以为风刺。有阴微之辞。和润人情。动鬼神。感天地。以善恶之事。吟咏于声乐。使闻者有益于行。作者无咎于身。如水潜流。无所不润。故以智配。尚书配中央信者。此是上古之书。传述帝王之言。信誓之事。靡不存焉。
可宗尚。故如土有信。以时生物。四时所宗。故以信配。经。卽常也。亦云由也。亦云法也。述经由事。故云由也。理可法则。故云法也。常为训典。故卽常也。然经体既为常法。其当体各备五常。事有所专。但以一方为主。未论文义。故不备说。五常之行。由经而明。故以配释。
第六论五事
五事者。尚书洪范云。敬用五事。盖以人事配五行也。
一曰貌。以配木。二曰言。以配金。三曰视。以配火。四曰听。以配水。五曰思。以配土。尙书洪范曰。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叡。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叡作圣。貌曰恭者。天子之恭曰穆穆。上恭肃则下敬矣。
孔子曰。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又曰。在体曰恭。加于人。施于事。曰敬。貌之不恭。是谓不肃。肃。敬也。夫洪范所陈五事。貌为首者。于易。貌为震。震为木。木可观也。
故经列三德。而服为其上。诗云。敬慎威仪。惟人之则。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长有其国。臣有威仪。故能长守其职。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威仪。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又曰。不严以莅之。则人不敬。故失威仪之节。怠慢骄恣。谓之狂。狂则下不肃矣。
下不敬。则上无威。夫不敬其君。不从其政。则阴气胜。阴气胜。则水象至。
故曰。厥罚常雨。雨。则饥寒至。饥寒至。则上下不相信。大臣奸轨。民为寇盗。民多被刑。则其服妖。服妖者。轻刚漂泆。暴慢之服。以象风气之化也。言者。于易之道曰兑。兑曰口。言之象。人君言出令行。则从。故易曰。悦以使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死。是以明君薄敛而厚禄。赏宜从重。罚宜从轻。则顺民心。故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此得民心。民心得。则众归之。众归之。则民死没且不忘之。况乎从其令也。若君失众心。政令不从。亢阳自消。群阴不附。而下畏君之重刑。则阳气胜。阳气胜则旱。
故曰。厥罚常旸。常旸。则饥贫。饥贫。不足。不足。不敢正言。则先发于歌谣之口也。气逆则恶言至。虫蝗生。皆口事也。视者。南方目之象。视曰明。明以知人为本。于易为离。离为火。为目。夫视不明。微弱不知所信。必长伺党仇亲同类。如此。贤者不进。贤者不进。则不肖者不退。不肖者不退。则犯上者不诛。无罪者横罚。百职废坏。庶事滞塞。教政舒缓。
故曰。厥罚常燠。燠则冬气泄。冬气泄。则不塞。春夏气错。疾疫起矣。
犯上者不诛。则草犯霜而不死。贪取百姓之财。则蝗螟亦食人之食矣。
此皆视之所象也。听者在耳。
耳者。于易坎也。古者圣王有进善之旌。敢谏之鼓。谋于蒭荛。
所以博延而广听也。人君不好谋。则下莫敢言。下莫敢言。则上无所闻。上无所闻。则不听。不听者。由不谋政事。
故曰。不听。无所闻知庶事。拥屈怨在心口。喜怒不节。
故曰急也。夫寒者急物。冬物皆枯急。枯急。
故曰厥罚常寒。常寒。则不生百谷。不生百谷。则民贫穷矣。
故妖生于耳。
以类相动。则有鼓妖。声音之类。坎为彘。耳气伤。有彘祸。水色黑。有黑交。此皆听也。思者。心为五事之主。犹土体为五行主也。于易为坤。八正之气。亦起于八风。风者。四时之主。思心得。谓之容。容者。能容畜臣子。故谓之圣也。思心不得。四者皆失。则不能容畜臣子。
故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过在霿乱失纪。故风者。于易巽也。在三月。四月。纯阳。而治于阳。则为阴。于阴。则为阳。大臣之象。君既霿乱。则大臣专恣。大臣专恣。而阴气盛。阴气盛。则应。故厥罚常风。阴气多者。阴而不雨。其甚也。常阴。暗者。苞承于心。心气伤。则为暗妖。
易曰。坤为牛。坤土也。土气伤。则牛多死。又曰。土为内事。内事乱。则有华孽。此皆思之事也。五事所感。其例甚多。略举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