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之任山水也,任不在广则任其可制,任不在多则任其可易。非易不能任多,非制不能任广。任不在笔则任其可传,任不在墨则任其可受,任不在山则任其可静,任不在水则任其可动,任不在古则任其无荒,任不在今则任其无障。是以古今不乱,笔墨常存,因其浃洽斯任而已矣。然则此任者,诚蒙养生活之理,以一治万,以万治一,不任于山,不任于水,不任于笔墨,不任于古今,不任于圣人,是任也,是有其资也。
宋王孙赵舞斋者,其品峻绝千古,其画妙绝一世。品不以画重而画益以品重也。床亡,隐居广陈镇,山水之外别无兴趣,诗酒之外别无寄托,田叟野老之外别无知契。孤昂肃洁之操如云中之龙、雪中之鹤,不可昵近者也。乃今之大涤非昔之彝斋乎?其人同,其行同,其履变也无不同,盖彝斋之后复一彝斋,数百载下可以嗣芳徽,可以并幽躅矣。两先生之隐德,吾知颉顽西山之饿夫固然耳。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者韵自胜焉。吾观大涤子论画,钓玄抉奥,独抒胸臆,文乃简质古峭,莫可端倪,直是一子。海内不乏解人,当不以余言为河汉也。雍正六年戊申秋七月,?邱生张沅书于江上之畏庐。
石涛论画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人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勾神髓。
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心与峰期眼乍飞,笔游理斗使无碍。昔时曾踏最高巅,至今未了无声债。
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此道见地透脱,只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惊电奔云,屯屯自起,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赵耶?谁与安名?余尝见诸名家,动辄仿某家,法某派,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执掌一人之事,从何处说起?
古人虽善一家,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渊源?岂似今之学者,作枯骨死灰相乎?知此即为书画中龙矣。
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便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真识相触,如镜写影,初何容心?今人不免唐突诗画矣。
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有彼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闻问者,皆不得逢解人耳。
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生平所养之气,峥嵘奇崛,磊磊落落,如屯甲联云,时隐时现,人物草木,舟车城郭,就事就理,令观者生入山之想乃是。
打鼓用杉木之权,写字拈羊毫之笔,却也一时快意,千载之下,得失难言。若无荆关之手,谁敢拈弄?此道亦然,悟后始信吾言。
古人立一法非空闲者。公闲时拈一个虚灵只字,莫作真识想,如镜中取影。山水其趣,须是人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其大家矣,不必论古今矣。
性懒多病,几欲冢笔焚砚,刳形去皮,而不可得。孤寂间,步足斋头,或覩倪、黄、石、董真迹,目过形随,又觉数日寝食有味。以此知靺鞘木难搜索得,未易鄙弃。
倪高士画如浪沙溪石,随转随注,出乎自然,而一段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后世徒摹其枯索求险处,此画之所以无远神也。
老友以此索写奇山奇水,余何敢异乎古人。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以形写画,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
一笔突起,连冈断堑,变幻顷刻,似续不续,如云护蛟龙,支股间凑接,亦在意会而已。
纸生墨漏,画家之一厄也,何能见长?在过三十年后,观此纸又别有意味,世恐未有知之者。
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
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嫩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多则泛滥,少则精雄。善藏者勿求于纸之长短粗细。古人片纸只字,价重千金者,求之不易也。求之不易则举笔时亦不易也。故有其精神出现于世。空山无人,左右都散,独坐无事,弄笔亦快。以上节录大涤子题画诗跋美术丛书本万点恶墨,恼杀米颠;几丝柔痕,笑倒北苑。远而不合,不知山水之潆回;近而多繁,只见村居之鄙俚。从窠臼中死绝心眼,自是仙子临风,庸骨逼现灵气。
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蒙者因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所善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而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开蒙而全古,自能尽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
笔如削铁墨如冰,冷透鬓眉见小乘。若贵眼前些子热,依然非法不为凭。
天地浑熔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不然试问张颠老,僻处何观舞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