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军制总目
总兵官一员、副将三员(陆路一员、水师二员)、参将三员(陆路二员、水师一员)、游击七员(陆路三员、水师四员)、都司五员(陆路四员、水师一员)、守备十六员(陆路十员、水师六员)、千总三十三员(陆路二十二员、水师一十一员)、把总五十八员(陆路三十七员、水师二十一员)、外委一百零四员(陆路七十员、水师三十四员)、额外五十员(陆路三十四员、水师一十六员)、陆路兵共九千七百九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水师兵共四千八百五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又舵水炊粮九十三名、乌龙江五名)。
(道光十年二月曾敦仁采)
全台军制条目
镇守台澎总兵官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全台水陆一十六营官兵。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陕沿边之例,挂方印)
镇标中营
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一员)、额外三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步战守兵七百八十六名,共八百二十六名,俱驻府治中路口。
镇标左营
游击一员、守备二员(旧制一员,道光六年裁右营守备改添一员)、千总三员(旧制二员,道光六年再添一员)、把总五员(旧制四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府治右营额裁归三员共五员)、外委十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水师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右营原额六员裁归)、额外五员(旧制三员,道光六年裁归二员)、马八十匹,配马兵八十名(旧制马兵四十名,道光六年将右营四十名裁归)、战守兵一千三百十二名(旧制八百零六名,道光六年裁一百名归北路右营,将府治右营六百零六名裁归),共一千三百九十二名,驻府治南北路口。
镇标右营(道光六年裁)
旧制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八百零六名(以上旧制),道光六年裁游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战守兵二百名,归北路右营添防。其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六百零六名,归府治左营兼管。
城守营
参将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左右两军官兵)、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岗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等汛)、额外一员(协防府治)、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二十一名、守兵二百九十四名,共兵五百三十五名,内战守兵二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四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以一百四十五名分防冈山汛,兼辖山头、山腰、山尾等塘,以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以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以二十八名分防茂公汛,以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以六十名分防涂堑埕、南炮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各塘)、右军守备一员(驻防下茄苳汛)、千总二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分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壠等汛)、外委六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大排竹、麻荳、目加溜湾等汛)、额外一员(协防旧社)、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六十名、守兵三百五十二名,共兵六百三十二名(内战守兵二百一十五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战守兵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名(以一百七十三名随防府治,以七十名分防大武垄,以九十一名分防下茄苳,以四十一名分防目加溜湾,以四十六名分防大穆降,以四十四名分防旧社,以三十名分防麻荳,以四十五名分防大排竹,以六十二名分防北炮台、柴头港、茑松、木栅、湾里港、茅港尾、铁线桥、水堀头、急水溪、八奖溪、北势埔各塘)。
南路营
参将一员(驻劄凤山县治,统辖本营下淡水营官兵)、中军守备一员(旧制驻防凤弹下埤头,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水底藔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县治,一员分防石井,一员分防水底藔)、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攀桂桥、石井、旧城等汛)、外委六员(递年轮防兰坡岭、坪仔头、蕃薯藔、竿蓁塘及随防县治)、额外四员(随防县治)、马三十匹、配马兵三十名、步战兵四百零九名、守兵六百名,共兵一千零三十九名,以五百二十名驻防凤山县治,兼辖坪仔头、打鹿潭、苦苓门等塘,以一百五十名分防水底藔汛,以一百六十名分防石井汛,兼辖兰坡岭、观音山、小店、竿蓁、二滥、溪边各塘,以一百一十六名分防番薯藔汛)。
南路下淡水营(乾隆三十三年分设)
都司一员(驻劄山猪毛口汛,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一员(分防新园汛)、把总二员(递年轮防万丹、山猪毛口两汛)、外委三员(递年轮防阿里港、枋藔、东港等汛)、额外二员(随防山猪毛口)、马十匹、配马兵十名、步战兵三百四十四名、守兵二百一十五名,共兵五百六十九名(以二百五十九名驻防山猪毛口汛,以一百六十名分防新园,兼辖东港、枋藔各塘汛,以八十五名分防万丹汛,以七十名分防阿里港兼武洛塘汛)。
北路协副将一员(驻劄彰化县治,统辖本标三营官兵)
北路中营
都司一员(驻劄彰化县治,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驻防猫雾捒)、把总四员(递年轮防燕雾、八卦山、南北投、外四汛、许厝埔等汛)、外委九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里〈木戈〉、葫芦墩、二林、猫雾捒、四张犁、八卦山、南北投、崁顶等塘汛)、额外五员(内一员乾隆四十八年增设,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二员随防县治,三员轮防触口汛、牛骂头汛、外四汛)、马五十匹、配马兵五十名、步战兵五百二十一名、守兵六百五十三名,共兵一千二百二十四名(内战守兵三百四十四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六百零九名驻防彰化县治,以八十五名分防猫雾汛塘,以九十九名分防南北投汛塘,以九十二名分防燕雾捒汛塘,以五十名分防崁顶汛,以五十名分防大里〈木戈〉,以三十名分防触口汛,以四十名分防葫芦墩,以三十名分防四张犁,以二十名分防牛骂头,以二十五名巡防外四汛,以一百名分防八卦山汛)。
北路左营
都司一员(驻劄嘉义县治,管辖本营官兵,乾隆五十三年增设)、守备一员(旧制驻劄嘉义县治,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斗六门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笨港、斗六门、水沙连等汛)、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城内、城外、盐水港、西螺等汛)、外委十员(内四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仑脚、斗六门、虎尾溪、大埔林、他里雾、县城、西螺、林圯埔、笨港、水沙连等汛塘)、额外四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随防县治)、马二十五匹、配马兵二十五名、步战兵五百八十八名、守兵六百五十五名,共兵一千二百六十八名(内战守兵四百一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一千一百三十八名(以五百名驻劄嘉义县治,以六百三十八名分防斗六门、笨港、水沙连、西螺、盐水港、大埔林、虎尾溪、他里雾、林圯埔、大仑脚等汛塘)。
北路右营
游击一员(旧制守备,道光六年总督孙奏准将镇标右营游击改为移驻竹堑)、守备一员(道光六年移驻大甲)、千总三员(旧制四员,道光六年添二员),外委九员(旧制七员,道光六年添二员)、额外三名、马十五匹、马兵十五名、战守兵旧制七百零一名、道光六年添二百名,共兵九百一十六名。以上所添官兵,系道光六年裁镇标左右营改移驻防。
北路淡水营(嘉庆十四年裁改艋舺营)
都司一员(嘉庆十四年改为台协右营都司,移驻安平镇)、千总一员(随防淡水港口)、把总二员(一员驻防炮台,一员驻大鸡笼)、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十匹、配马兵十名、步战守兵六百名(内六十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战船六只(波字四,定字二)。
艋舺营(嘉庆十四年新设)
水师参将一员(驻劄艋舺,统辖艋舺陆路、沪尾水师官兵,兼辖噶玛兰营官兵,原设游击,将台协右营游击移驻,道光五年改设参将)、陆路中军守备一员(驻防艋舺)、千总一员(驻防大鸡笼)、把总二员(一员分防三貂港,一员随防艋舺营)、外委五员(递年随防艋舺,轮防马链、水转脚等汛)、额外二员(随防艋舺)、马十匹、马兵十名、步战兵三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六十一名,共八百名(内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七百名(以四百名驻防艋舺,三百名分防大鸡笼、三貂港、海山口、马链等汛)、沪尾水师守备一员(驻劄沪尾炮台)、千总一员(随防沪尾)、把总二员(一员随防沪尾,一员分防金包里)、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炮台、石门、八〔里坌〕)、额外三员(随防炮台)、步战兵三百八十八名、守兵三百一十二名(内舵水、炊工十四名),共兵七百名(以五百五十名驻防沪尾炮台,出洋巡哨,以五十名分防金包里,以四十六名分防八里坌,以三十名防石门汛,以二十四名分防小鸡笼、北港各港口)、战船(波字号)六只(道光四年添设守港战船八只,知字号四只、方字号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