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如意铺舌”,“大如意”是指舌的形状;“铺舌”是用“大铺舌”的形态,平铺下挂,舌尖后卷。“水色极佳”,朱克柔在《第一香笔记》中说:“兰壳贵薄,蕙壳贵厚,总须细腻为主。壳色润泽而光明,谓之有水色。”主要是指苞壳的麻、砂、晕、色,选取新花苞壳是突破口,有沙有晕,可望梅仙。看苞选种,看形、看壳、看筋、看麻、看砂、看晕、看彩。所谓的“水色”便是花苞上的这种气色的俗称。先人们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之多,待将来整理后,再行贴出。顾桂生此人己不可考。此蕙的落山地、山采人也同样无处问讯。
本来“仙芝”排在“涵碧”之后,考虑到一章中文字的多少和“仙芝”与上两品命运的共同之处,权作一起,伤心一回吧!
43、赤蕙“涵碧梅”
《兰蕙小史》:“民国戊午春,绍人刘德林出。三瓣短阔,紧边,厚肉,分窠半硬捧背微合,龙吞舌,干细高二尺余,色如碧玉苍翠鲜艳,赤转绿蕙中无上妙品也。此花出身与翠蟾仿佛,不过有赤绿之异而。至开品则胜于翠蟾。九峰阁购得时蕊长仅寸余,因水色极佳,爱不忍释,故给以昂价始能成议。”留黑白照一帧,照片上题字为:“涵碧,民国七年春落山,赤转绿新蕙也。三瓣短阔,紧边,厚肉,捧心分窠根微合,干高二尺余,色如碧玉苍翠鲜艳,固以’涵碧‘名之。绿蕙新种以’庆华梅‘为无上品,而赤蕙当以此为精品,敢以质志者此花系绍人刘德林掘得。开时花十五萼,因干过高,摄影恐花太小,故剪去八萼。戊午三月淳白志。”
《兰蕙小史》在记事中也叙述得此“涵碧梅”的经过:“卖蕙花头子,俗称’夏拐子‘,故余素不喜买。民国戊午正月,漓渚刘德林携一头子来,云系绿梅。小包衣己见,亦是深绿色,肉彩甚厚,余视之乃赤绿壳也,因小包衣上隐约现红沙耳。顾再三审视,知其开品必佳,因以佛番一百二十尊购得之。兰客钱鹤林见余以如此重价买一头子,代虑掷诸虚牝。迨至开花,果式式俱好,而颜色尤佳,即取名’涵碧‘者是也。鹤林亦代欣喜。”
“涵碧梅”是否传世?目前仍不见露面的报导。沈渊如在《兰花》一书中说:“涵碧梅三瓣短阔、紧边,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拢),龙吞舌,花葶细而高。花色如碧玉。流传不多,由于花容端壮、秀丽,被视作蕙兰中杰出种之一。”“流传不多”意即仍然存世,数量稀少而己。《乃安居艺兰笔谭》也是持这种观点,但冯如梅老先生他说“惜己流传极少”是有他自已的根据的,顾树启当年存一“旧兰照片一帧”,并由梁溪蒋东孚先生题字(1936年),认为照片上的蕙花是“胥梅”,“于壬申春(1932年)游姑苏,无意中得败蕙数盎。”培植四年复花。顾老说“此照是沈渊(如)老所赠,湖州冯如梅见此照后云:此花极似’涵碧‘,但不能肯定,因冯兄与蒋氏相处多年,所以有此说”。《续兰蕙同心录》等兰着记载较为简单;近些年的兰着有的干脆不收录;有的说“涵碧梅”是否存世“尚无定论”。看来也仅能耐下心来等待了。我如下将“涵碧梅”的记载中的二三个小问题,作一说明。
“民国戊午春”、“民国七年春”都是指公元1918年。“绍人刘德林”,现在的绍兴市漓渚镇有个兰园叫作“传统兰园”,园主人胡华元,现年己过60岁了,刘德林便是他舅舅。据胡华元讲,他舅舅刘德林当年“在义乌陶银山,掘得蕙兰’涵碧梅‘,亦在中国蕙兰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惜今已不见。”按照胡华元的说法,这“涵碧梅”是否存世也真就凶多吉少了。胡华元将兰园称其为“传统兰园”,其家族也是世代以兰为生的寓意吧?胡华元的父亲胡七十,当年就是在上虞大舌埠山小草湾掘得’环球荷鼎‘,后来以800银元卖给上海郁孔照的。这些,四明兰花网有简单的介绍。“此花出身与翠蟾仿佛”,这个“出身”前面说过,是指花蕊的头形相似,不过这里面所说的“翠蟾”不是我在前面介绍过的那个“后翠蟾”。沈渊如认为“旧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时由江苏宜兴尤姓选出,其后已断种。咸丰七年富阳张圣林选出花形类似者,为怀念旧种,又命名为翠蟾,兰界遂俗称为后翠蟾,以示其别。”据说清朝《艺兰要诀》中记载了另一品“翠蟾”,叫“阳羡翠蟾”,惜不见传。“翠蟾”在《兰蕙同心录》、《第一香笔记》有载,许霁楼说:“翠蟾,绿梅瓣。捧心绿翡翠故名。叶阔而柔,较诸花不易服。枫泾程又韦孝廉云:此花舌小微尖,虽非神品,亦为绿梅之冠。”按照记载这个老“翠蟾”是出自宜兴,是由尤姓人选出。“翠蟾”按照萧山沈沛霖蕙蕊头形八法中,列于“梅瓣门”中“大三并头形”:“开大紧边合背梅。硬蚕蛾捧,或挖耳捧,舌能放宕者,梅门上品也。”按照蕙花头形“五门八式”此种应归进“巧种门”无疑,那么“涵碧梅”也是类似于这类头形,不过是赤转绿蕙罢了。“庆华梅”在前面己经介绍过了,《兰蕙小史》说它“不但老种绿蕙无此梅门精品,即较之时下推重之极品,亦当更上一层。”在此不再细说了。“小包衣己见,亦是深绿色,肉彩甚厚,余视之乃赤绿壳也,因小包衣上隐约现红沙耳。顾再三审视,知其开品必佳。”按照吴恩元的话说,“小苞衣己见”,“肉彩甚厚”,顾再三审视,知其开品必佳。“但如何详细”审视“的内容,他并没有细说。《秘本兰蕙谱》上说:”贴蕊小苞衣为肉箨,贵长不贵短,凡梅形、荷形、水仙,箨上必有浓滑光彩,与寻常花箨迥别,彩重箨厚,捧心必厚;彩轻箨薄,捧也薄。乃有绪内斯形诸外也,均为不取。“”肉彩甚厚“,《兰蕙小史》中说:”所谓肉者即箨尖上或花蕊尖上白如米粒一点者是也;所谓彩者,即箨壳上起有重绿浓厚如花瓣者是也。“《艺兰要诀》中说:”绿花以白为彩;赤花以绿为彩。若小衣有彩,是为一定好花。凡看箭法,先将筋壳色晕四字,精细揣摩,如有好花必不致交臂失之也。“我们先辈的艺兰大师们在选取蕙花的蕊形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来,要看蕊形、看壳的软厚、看苞衣的转色、看沙、麻、筋、晕等等来鉴别出落山新花的选取。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经验,在实践中认真学习,多观察老种的花苞变化过程。比较鉴别,用心体味,方能掌握它。
文中所提到的”佛番“,现在兰着的解释是泛指银元,其实”佛番“最早的称呼是对西班牙银币在中国的称呼,统称为本洋,前期称为双柱、花边等,后期称为大髻、小髻、老头、番面、佛番等等。据手头现有的资料查对,日本也无”涵碧梅“的报导和记载。实在令人担心哪!现记于此。
将《续兰蕙同心录》”涵碧梅“附诗复下:
曾记仙胎出暨阳,携来湖上斗名场。
一干贯彻称同气,君子善人聚玉堂。
44、赤蕙”荣梅“
《兰蕙小史》:”民国初年新种。无锡荣文卿植。三瓣长脚圆头,质糯肉厚,分窠半硬兜捧心,间有合根者,圆舌,色绿肩平,干粗长。六年冬王长有携小草两简至杭,与九峰阁易春兰奎字。“附有黑白照一帧,上书:”荣梅一名锡顶,无锡荣君文卿宣统元年所得并植。“后面这几个字是猜写的,原件不清楚。左边还有一竖行字:”民国八年三月……“更是辩认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