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野心家赵高利用李斯
的弱点,成功地把昏庸无能的秦二世推上皇帝的宝
座。秦二世拥有天子的权势,占尽天下的财富。当时,凡人迹
到达的地方和舟船通航的地方,都设置了郡县。但秦二世不
满足,仍放纵奢欲,穷尽奢侈地过着糜烂的生活,完全不顾老
百姓的死活。而且还发万乘车巡视,修建阿房官,征贫苦百姓
守边,把税赋提高到三分之二。百姓被随意捕抓,杀死在大路
上的,一个早上就有成千上万。天下百姓像在火上烤一样,痛
苦到极点、忧愤到极点。
这时,前往戍边的士兵陈胜揭竿而起,号称“大楚”,天
下立即响应。当时,百姓们没有盔甲、兵器、战车,有的只是木
棍、扁担、锄头作为武器,但攻城却没有攻不下的,占地没有
不投降的。天下马上如蚂蚁出洞,乱成一团,义军风起云涌,
席卷天下。义军都是一些低贱的人,武器都是最简陋的,然而
一人倡导而天下响应,就是因为百姓积聚了怨恨。不久,秦帝
国就在漫天战火中土崩瓦解了。
秦二世用苛政严刑对待人民,人民忍无可忍,便会起来
造反革命,直至推翻暴政后才停止。这就是老子所说“民不
畏威,则大威至”的例证。
治理国家必须保有权威,失去权威,便丧失了权势,所以
一旦老百姓不怕统治者的威压,那大麻烦就来了。老子对此
有相当深刻的见解,因此他劝谏统治者不要自居高贵,忘乎
所以,而要自知、自爱。这才是保护权威的真谛所在。
西方哲学小语
孟德斯鸠:如果一个国家,刑罚井不能使人产生羞耻之
心的话,那就是由于暴政的结果。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七十四章)
严刑峻法的苛政,逼得人民不怕以死反抗的时候,执政
者怎么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老子说:人民并不怕死,统治者凭什么用屠杀的手段来
威胁他们?如果人民真怕死的话,一有做坏事的人,我
就捉来杀掉,谁还敢再做坏事?天地间冥冥之中一直有专司
杀生者主宰杀戮万物之事,不需要他人来代劳。如果硬要代
替天地间的杀生者胡乱杀人,就好像是硬要不会工艺的人代
替木匠砍木头,这样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老子在这里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当时统治
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超
过了人民承受的极限,人民就不会畏惧死亡,继而揭竿而起,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宋人洪迈在其(容斋随笔·民不畏死)中这样认为:老子
在此警告当朝统治者,不要把老百姓都看成是最愚蠢、最卑
贱的人,像割草一样,能轻易夺去他们的生命,应该了解民众
的处境和需求,不要使民众都成为自己的敌人,要经常像用
绳索驾驭马车一样的担惊受怕。
但历代统治者并非都能认清这个道理,尤其是每个王朝
末期,江山无不土崩瓦解,生灵涂炭。究其原因,无非是统治
者善始不能善终,越到后期,越是施以苛政酷刑,结果使人民
无法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而统治者本身,也正是在施以苛
政中最后葬送了自己的统治,乃至性命。
孔子也曾经说过:“苛政猛于虎。”暴君夏桀和商纣被
杀,孟子认为只是杀掉一个“独夫”,不算是“弑君”。儒家和
道家治理政治的原理和方法或有所不同,但对暴政的深恶痛
绝,却完全是一样的。
西方哲学小语
林肯:武力能征服一切,但它的胜利寿命却是短促的。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
是谓天下王。]
(七十八章)
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算得上是国家的君王;能承受全国
的灾殃,才算得上是天下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