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论》跋
杜士晋
呜呼!连之俗,葬棺于丧寮而数年不葬,累世不葬者多,其志将以求富厚欤?连之穷人万辈,其富者不一二见也。或曰:“葬得时日地,子孙蕃衍。其说似矣。观逃亡册,所载者皆不得时日地欤!总之,时日地不可不为之卜。”为易其亲三数年不葬,必求善时日地以邀富厚蕃衍,是以亲为奇货而居之矣。至于火化其亲者,独非人子也哉?曰:“畏白蚁。”闽地诚有之,如穴隆土⑤可免此患。倘骨未必蚁,而亲之身先以火,火则吉而蚁则凶乎?推是心也,子啖亲之死肉而获吉昌,亦甘心为之矣。火化之罪,更浮于悬棺不葬者矣。连之俗,以风水相争于公庭者,相习成风。愚故援温公《葬论》序入志,以为千古大呆人——真不孝子若孙者戒也。
“吾道一以贯之”论(课士作
杜士晋(县令
天下理有其始,求其始而无始者以出;理有其终,求其终而无终者以明。知此,而圣道⑥乃可得而言矣。故勿二以贰,勿参⑦以三,为入道者言也。迨真积力久,放乎无穷之途,授以至精之旨,亦复若是。盖道贵几其候也,几其候又贵逮乎全也,乃可以大着其功。彼明明履其途,或得焉,或失焉,二三之见惑之也,乌足语道哉?圣门如颜渊⑧,干学也;如伸弓⑨,坤学也;《大学》之传,独得曾子(注10),其学兼乎乾坤之分。夫子一日呼参曰:“吾道一以贯之。”岂非以其知之明、斯行之备,所以示之勿密,相悦以解哉?(注11)夫百家之说,其流及渐矣,得夫子“一贯”之指,昭昭揭人心目,如登丘阜,循级万仞,一览众山,片言可该(注12)。江出岷山,仅以泛觞,及其盛也,非方舟不可济,何原委之岐哉!是故,道有本末,夫子言本而末在;道有先后,夫子言先而后在;道有体用,夫子言体而用在。天下一而二之,夫子二而一之。故能变者,道夫子为其不变;不迁者,道夫子为其能迁。夫合能变不变、不迁能迁以言道,而道可知矣,而圣人之道亦可知矣。故“道”曰“吾道”。举夫尧舜之禅授,汤武之征诛,伊尹之迓衡(注13),周公之破斧(注14),合诸夫子之疏水曲肱(注15),奚云彼乎此乎?于“吾道”曰“一”,举夫尧舜之“执中”(注16),禹汤之“钦若”(注17),文武之“克明”(注18),成康之“绍闻”(注19),质诸夫子之“致知格物”(注20),奚云拟乎议乎?于“一”曰“以贯之”,举夫居心而杂善恶,适意而为动静,体知而介明昧,反身而分诚伪,约诸夫子之用行舍藏(注21),奚云离乎合乎?惟无彼此,是以无拟议;惟无拟议,是以无离合。贯者,道之量也;一者,贯之宗也。非道之中别有一,道无精粗;又非一之后始能贯,道具变动。故曰:言本而末在,言先而后在,言体而用在。故又曰:理有其始,求其始而无始者以出;理有其终,求其终而无终者以明。是则夫子一贯之旨也。尝闻之矣,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皇王得一以贞。言一而天在其中,地在其中,皇王在其中。天下宁有天、地、皇王外之道?则宁有一外之道哉?噫,犹是一贯耳。悟赐(注22)言知也,呼参言行也,先知后行,紫阳(注23)之所以教万世至准也,又何庸象山(注24)之辩?
【注释】
①司马温公:北宋司马光,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哲宗即位,入朝为相,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
②枢:疑是“柩”之误。
③殣:掩埋。
④具官:唐宋以后,在公文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爵品级简写为“具官”。
⑤此字模糊难辨。
⑥圣道:指儒家之道。
⑦参:通“三”,“三”之大写为“叁”。
⑧颜渊:即颜回,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好学,乐道安贫,在孔门中以德行着称。
⑨仲弓:春秋鲁人冉雍的字,孔子弟子。孔子称他的德行最好。
(注10)曾子:春秋鲁武城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有文集《曾子》四卷。
(注11)《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12)该:具备。这里有该洽之意,即详备,广博。
(注13)迓衡:迎来治平之世。
(注14)破斧:赞美周公的诗篇名,此诗是周公东征时人所作,文中实际上是东征的意思。
(注15)疏水曲肱: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疏,粗粝;肱,手臂。
(注16)执中:中庸之道。作事无过无不过叫执中。
(注17)钦若:钦敬顺从。《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注18)克明:能明。《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注19)绍闻:承继先王之大业与教导。《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书·康诰》:“我闻曰:‘怨大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注20)致知格物: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礼·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注21)用行舍藏: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语出《论语·述而》。
(注22)赐:孔子弟子,端木名赐,字子贡。能言善辩,善经商。
(注23)紫阳:宋朱熹,晚年主讲紫阳书院,故别称紫阳。
(注24)象山:宋陆九渊,官至荆门军。后还乡居贵溪之象山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他与朱熹都是宋代着名理学家,而论多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