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戊午,明将常遇春援长兴,李伯升解围,遁。吴国公在江州闻长兴围,急命常遇春兼程赴救。伯升闻遇春至,拔营走,遇春追击之,俘斩五千余人。
至正二十二年壬寅春二月,明叛将蒋英杀金华守将,胡大海奔降士诚。
三月士诚遣兵攻诸全,败还。士诚乘浙东乱,遣弟土信与吕珍率兵十万攻诸全,明守将谢再兴告急于李文忠。文忠以严州兵少,檄胡德济自信州往援,且扬言徐右丞达、邵平章荣将大军刻日至,以恐敌军。士信果惧,谋夜遁。吕珍欲退军五里,下营以待决战。德济乘间潜入城,与分门而守,夜半开门,帅死士突出,砍士信营,营中惊乱,人马自相蹂践,大溃走。
夏四月,太尉士诚承制,以淮南行省参政饶介为咨议参军,辟杨基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并辞去,基转客介所)。
五月,士诚海运粮十三万石至京师。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春二月,士诚遣将吕珍率众十万围宋刘福通于安丰,杀福通,据其城(时福通奉宋主韩林儿,都安丰)。
三月辛丑,吴国公自将救安串,吕珍败走。初,明师起,用宋年号。及安丰被围,刘福通使人告急于吴国公。公曰:"安丰破则张士诚益强。"乃亲率徐达、常遇春等救之。比至,安丰已破,吕珍据城,列栅盛兵拒守。明将汪元帅拔其中垒,左右军败,阻于堑,不得出。遇春以精骑横突其胁,三战三胜,珍大败。庐州左君弼出兵助珍,又败,珍与君弼皆走。吴国公以林儿归,居之滁州,命达等移兵围庐州。元将竹昌忻都乘间入安丰。
按:刘辰《国初事迹》称太祖援安丰,士诚遁去。刘福通奉林儿退据于滁,士诚复入安丰者,误。福通为吕珍所杀,安得复奉林儿走滁?吕珍遁后,安丰为元将所据,士诚未尝复入,王世贞《二史考》尝辨之。
夏四月乙丑,明诸全守将谢再兴叛,降士诚。初,再兴遣人私往杭州贩易,吴国公怒责之,再兴惧,杀知州栾凤、参军李梦庚,以诸全军马赴绍兴降。左丞李文忠闻乱,遣胡德济屯兵五指山,以备之。
五月,士诚海运粮十三万石至京师。
秋九月,降将谢再兴以士诚兵侵东阳。明李文忠自严州率锐卒驰救,胡深自处州来援,合兵逆战于义乌,横突再兴阵,大败之。去诸全六十里,并五指山筑新城,以胡德济守之。未几,士诚遣李伯升以十六万攻围新城,城坚不可拔,引去。
太尉士诚自立为吴王。士诚拓土日广,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户口殷盛,国用饶富。吴国公方与汉主陈友亮相持,未暇东顾。乃益骄,令其下颂功德,胁达识帖睦尔邀封王爵。达识畏之,为请于朝至再三。元不许,士诚乃自立为王,改国号曰"吴",尊母曹氏为王太妃。太妃贤,有知识。每劝士诚曰:"元政贪残,故群思择主。汝惟爱养百姓,保全东南,毋使涂炭,足矣。称王僭号,非吾所乐闻也。"明祖起兵,尝劝其请和,又屡乘问言吴越王故事,士诚难之。
立宗庙,吴王士诚亲告庙。还,祀社稷群神。
置王府官属,定约束。
治乏宫于郡城中。即旧郡治基拓之,广五百亩,中为殿,取宜兴、嘉兴、长兴土实之。初,士诚据承天寺为宫,至是令复为寺。
冬十二月,元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儿来征漕,不与。初,士诚之降元也,参军俞思齐劝其漕贡,及是不肯与。思齐进曰:"向为贼,不贡。今为臣,不贡可乎?"士诚怒,抵几仆地。思齐弃官隐东南,海运始绝。
是年,凿九曲河塞至和塘之尾,以障海潮。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春正月,吴国公朱元璋进位为吴王。
吴王士诚议开取士科,用经艺。令曰:"有德者有言。士之尊圣贤、抱大用者心必和平,词抒浑雅。自今所取,务合经术,毋采诡奇。"乃以隆平北为淮南省,南为江浙省,分命人典试事。
按:向纪称陈征主淮杨,维桢主浙考。维桢避地钱塘,张吴累使招致不赴,且具书谕士诚以顺逆成败。后一至宾贤馆,旋即放归,无为士诚典试事。
夏四月,明俞通海、张兴祖率兵掠刘家港,进逼通州。吴兵御之,败。院判朱琼元帅陈胜等百余人皆被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