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悟空变成小姐形像,睡在小姐床上,专待妖精到来施计。少时,即有阴风一阵,吹动帐帏,果有妖精进房上床,仍行故事。孙悟空用了秘诀,敷衍过去。不一时,那妖目闭安睡。待他酣睡之时,孙悟空即昂起头来细看,果见那妖口中有一颗白圆珠,有核桃之大,或上或下,在口抛动。孙悟空知是精珠,即轻轻的将头伏在妖精面上,噗咚吞下精珠。此时妖精尚不知觉。孙悟空即悄悄爬起身来,出了房门,来到前面房内,告诉唐僧等。
猪悟能闻得孙悟空吞下精珠,他心中恨不得顷刻间即要挖那何首乌来吃。唐僧道:“你何必这般心急呢?事虽成功,吉员外尚不知道,须待明日告知员外,始可挖取何首乌。”孙悟空告诉之后,又转身来至上房窗处,静候那妖精醒来。
过了一二个时辰,忽闻床上有伸动之声,知是妖精睡醒。只闻那妖爬起身来,甚是慌张,口中说道:“不好了!这小姐今日识破我的机关,他居然要我的性命了!”说着,四面探望,不见小姐形迹。继而又说道:“我五百年的工夫,一旦完全被她盗没,真是可恶之极!”说着即满面流泪,垂头丧气,向房外而行。孙悟空立在旁边,看见那妖由房内走出来,不但流泪悲伤,且鼻口皆有鲜血流出,沿地皆有血迹。孙悟空看见妖出去,即跟在后面,追探其出身之处。直至屋后竹园中,始消形灭迹。孙悟空知其入土去了,连忙转身回返房中,告知唐僧、天女等。唐僧道:“此时天尚未明,你可稍睡片刻,天明时再为挖土罢。”孙悟空依其言。睡至天明,待众神仙起身,唐僧即吩咐请员外出来,将夜间治妖情形—一告知。员外大喜,果见地下一条血线。员外又告诉夫人、小姐,一家皆大欢喜。
早饭后,员外带领家人及众神仙到屋后竹园中,挖土三尺余深,果见一个尺余长之小木人,头面手足俱全,那小木人目鼻口皆有血迹。众神仙见之,知是那妖的原身。此时,猪悟能连忙上前,一把抢了过来,藏在衣袖内。当下,吉员外及众神仙一同回来。员外因感众神仙救女之恩,挽留在此多住几日,又问道:“既蒙贵客扫除妖患,尚请设法医救小女,不致伤命才好。”唐僧闻言,便在行囊内取了数粒仙丹,递与员外,嘱咐道:“员外可将此丹令小姐服下,自然恢复原有之精壮。”那员外连声称谢,接了仙丹,笑嘻嘻的往后面去了。这里猪悟能将何首乌取出来,寻了一个瓦罐,架火煨了三天三夜,始将何首乌煨得烂而且嫩。猪悟能一把抓起来,送在口内几咬几嚼,即将一只何首乌完全吞下,顿时摇头摆尾,得意洋洋。天女、唐僧见了,皆暗中好笑。过了数日,吉小姐的病体亦好了大半,天女急要动身行程,于是众神仙向员外告辞。员外知挽留不住,只得送出大门,拱手而别。正是:
五百年之道法,一旦宵之完抛。
快乐结果不善,耐苦自有成功。
天女、唐僧、孙悟空、猪悟能、仙娥等出了吉员外之门,仍向东行。一路上,凡有人烟之处,看见孙、猪两位那种形容,皆是惊惧。这日,众神仙在路上互相谈论,走到傍晚之时,并无处所可以安歇。又走了一刻,忽闻前面有爆竹之声,遍地皆同。未几走到一座大村庄,只见人声嘈杂,有的放爆竹,有的放火药,有的敲锣击鼓,异常忙碌,家家如此,人人同情。天女不知所为何事而如此,因问唐僧知道否。唐僧笑道:“天女未曾临过凡界,固然不甚明白这里凡人的迷信举动。我们昔年往西天取经去,在途一十四年,此等事情遇了数次。原来凡人看见太阴被地球行经会合,遮盖太阴之影,一时不能光明,略现黑暗,凡人以为被天狗吞没,又云‘野月吞吃家月’,故放爆竹敲锣唬退天狗、野月等情,以期救护太阴。此种举动乃凡人之愚念,且到处皆然,普天下一律同情。殊不知天与地相离有八万四千里,太阴之周围有八百八十里,太阳周围有八百里;阴阳气象有升降之时,故日夜有长短之分,因此有日月行经会合之时。此种情节凡人哪里知道,以为放炮救护,乃敬上天之举。”天女闻唐僧说了这一席话,即仰面朝天一望,果见太阴现出黑暗之色,当下亦笑道:“此种举动虽然凡人迷信,倒有恭敬之心,无论智愚皆是一律的,倒也可笑而又可佩。即使凡人迷信不悟,我们可劝告世人打破此种迷信,岂不好么?”唐僧笑道:“天女不必费心,就凭我们三五人之口,何能打破天下人之迷信?我们干我们的正经罢。”说罢,当下即在此处人家借宿一宵,天明仍然赶路前行。
又走了许多路,来到荒村。家家门前俱有纸轿、稻草、香烛等物,人人向空拜祷。天女不知是何意思,又问唐僧。唐僧告诉道:“今天是凡人送灶君上天之期,以为一年以来家君之善恶,灶君必能尽知,仰求灶君上天见玉帝之时,多说几句好话,保佑一家平安。故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皆备香烛、纸轿等物,敬送灶君上天。”天女笑道:“这里的凡人更迷信了。神仙之举动,凡人哪里知觉?况世人之善恶,自然行善得福,作恶得祸;哪有求神恕罪遮护,转祸为福的道理?既知作恶有罪,改过前非,天神决不计较悔罪之人。此事可笑可恨!”当下众神仙在路上互相谈论世事,仍然足不停步。
要知到何处散放天花,且看下回分解。
第12回回东土唐帝敕封免灾厄天女散花
话说天女、唐僧、孙悟空、猪悟能等在途中看见凡人许多迷信俗务,互相谈论世事。又走了多日,天女心中不知到何处始可散放天花,因问唐僧道:“我们在途中已有数年,想诵坛佛从前所说须到长安方可散花,如今不知何时可到?”唐僧道:“无奈天地自东至西长有九十一万里,由西天佛国到长安境内实五十几万里。若是凡人步行,终生决无行到地点的。自此而去,不到个月之间,可以到得长安了。”
此时众神仙一心要赶到长安,并不在途中耽搁,日夜兼行,即使看见有什么细小事故,只得一目了然;惟有妖孽大事,方停足锄平。究竟神仙行走,凡人万不能比及,哪怕万里之遥,只在顷刻之间。这日已到长安境内,见此地比较沿途荒村野岭有天壤之别,经过之处,即有渔樵耕种之正事,又有士农工商之类别。一路上观察,不觉来到长安城。只见城头上许多兵士牧饲战马。城下并无兵士把守,任凭行人往来无忌。此种情形可表唐朝天下太平,天女心中颇为喜悦,当即走进城门,来到街市。只见商店林立,人烟繁盛,实与寻常地点大不相同。唐僧道:“刻下已到了长安,当先进谒唐君,面奏散花情事,必蒙唐君准奏,然后奉旨觅一正当处所,施行便了。”天女道:“这是极好了,就依诵坛佛之言而行。”孙悟空道:“师父与天女可以见君,但是我师兄弟二人品貌怪异,深恐唐君惊惧。”唐僧道:“这有何妨,两徒儿沿途保护有功,赤胆忠心。为人只要心田良善,哪论品貌妍媸呢?可随我们进朝门去便了。”说着已到午朝门外,唐僧便对皇门官声明欲见帝君情事。
皇门官当即转身来到金銮殿上,看见唐太宗早朝未退,即俯伏三呼毕。唐太宗道:“卿家有事只管奏来,君臣可以共同商议。”皇门官即立起身来,奏道:“今有昔年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和尚,带领天女、仙娥、孙悟空、猪悟能等,在午朝门外求见我王,有事面奏。”唐太宗道:“卿家可宣彼等上殿便了。”皇门官闻太宗降旨宣进,即转身出来,宣唐僧、天女等一同上殿。
天女来至金銮殿阶前,放眼一看,只见唐太宗坐在龙亭内,前有龙案;两旁有文武大臣排立,有执殿将军保护,有内监伺卫。天女心中颇为慕羡,暗暗赞道:“凡间帝君有如此威势,有这样的尊严!”
唐太宗看见唐僧、天女等进来,即忙下了龙位,前来迎接。唐僧上前施礼,请唐太宗仍入龙位。唐太宗只得赐与唐僧、天女等两旁坐下。唐太宗便问彼等来此何事。唐僧奏道:“今因天女到此散花免灾,欲在小僧出迹之天林寺中游历一番,然后实行散花。待天女上天之时,在天宫五帝驾前保奏一本,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唐太宗大喜道:“既然天女到此有散花免灾之事,此时可在天林寺稍住几日,待朕传旨搭起高花台一座,一面发出皇榜,宣告军民人等前来观看;一面令天林寺中全体和尚,在花台下面大做道场,天女方可散花免灾,劝化世人。”唐僧、天女等领旨,到天林寺安住去了。唐太宗一面命户部贴出皇榜,宣示人民,如期到场观看;一面命工部搭起散花高台;一面派侍臣通知天林寺方丈,着全体和尚到场诵经拜佛。各旨宣谕毕,均各遵旨而行。
再说唐僧带领天女到天林寺中,那些和尚见老祖师到来。皆大欢喜,上前迎接,禀告后面方丈。方丈就出来,接谈别后情形。此方丈乃是唐僧之徒,唐僧到来,自然恭敬款待。唐僧即以天女散花之事告知。正谈之间,圣旨到来,宣谕散花诵经之事,该方丈接旨遵行。
唐僧、天女等在天林寺住下。天女欲游历一番,唐僧便带领天女前后游览一遍。天女觉得与别庙大不相同,房屋广阔,布置精奇,前后共有五百余僧人,虽然天女有天姿美色,众僧见之若无所见,毫不以为动心悦目。天女知之,不胜欢喜。过了数日,有人来寺,报请天女上台散花;一面报告方丈,着派全体和尚出寺,到场诵经。
于是唐僧、天女、仙娥、孙悟空、猪悟能等一同出寺,上了散花台。四面一看,只见台前观看之人人山人海,不计其数;周围数里之遥,无方寸之空地;前面及左右皆是和尚诵经拜忏。高台上,天女立在中间,两旁有仙娥排立,唐僧坐于后面,孙悟空、猪悟能立于左右。天女此时开口以散花之事劝化世人,曰:“尔等众人民当知天有好生之德,不肯枉降灾晦于人;人当敬重天地,孝顺父母,时行方便,广积阴功,去除恶念,常存善心,自然人人均可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幸福。”说到此时,人人拱手叩谢。
天女即命仙娥取出花篮,将十万八千朵仙花,天女以手散放。一时间,仙花飞散半空,众人民各争收受。自早至晚,那十万八千朵仙花完全散出。天女又向天拜了三拜,然后下台,带仙娥及唐僧等,仍至朝门见唐君,奏明辞别,出了长安,仍回西天。此时众神仙驾云飞行,一路上并无耽搁,不日回到了西天佛国雷音寺。
天女、唐僧等一同进见如来佛,禀明来去散花遇妖情形。如来佛甚为奖励。遂一同至天宫通明殿,奏明玉帝,应分别降灾降福,均将地点方向—一奏知。玉帝准奏,遣天女回瑶池天女宫,如来佛同唐僧等仍回西天雷音寺。自此,凡界有水旱灾,有苗而不秀、秀而不实之事,这是风雨不调之故,可见世道衰微,人心不古之预兆。本书自此告终,留为劝化世人,勿负着作者一片忠告之心也。
诗曰:
人生善恶自分明,报应昭彰不念情。
天女散花因劝世,人心可否顺天心?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