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气血两虚。
脉经。凡脉浮大数勤长滑为阳。沉微弦弱短涩为阴。阳病见阴脉者。过也。阴病见阳脉者。顺也。按脉之说。本仲景伤寒论。在伤寒症。则阳病见阳脉者顺。阴病见阳脉者亦顺。若内伤病。阴病见阳脉者。又为逆也。经曰。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如虚劳失血之病。喜沉细阴脉。忌洪数阳脉是也。脉经不辨误。经脉从阴阳。病易已。按男子阳。左脉大为从。女子阴。右脉大为从。春夏阳。脉浮大为从。秋冬阴。脉沉细为从。外感病。阳症见阳脉为从。阴症见阳脉亦为从。内伤病。阳症见阳脉为从。阴症见阴脉亦为从。
四言脉诀。脉贵有神。李东垣曰。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脉既病。当求其中神之有无焉。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热有神。当泄其热。则神在焉。寒有神。当去其寒。
则神在焉。寒热之脉。无力无神。将何药而泄热去寒乎。按东垣以脉中有力为神。固是也。然所谓神者。即胃气也。经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曰滑则从。涩则逆。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以此与脉中有力合参。则得之矣。滑伯仁谓东垣脉中有力之中字。乃浮中沉之中。其意盖谓脾居中州。以中候有力为神。然则沉脉者。其神将何以候之乎。伯仁误矣。
(皆出扁鹊及叔和脉经其症未备者摘崔紫虚四言脉诀数条补之)长病三部脉细而者生。三部脉弦而数者生。
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脉紧细而微者生。
中风脉浮缓者生。
风病不仁痿蹶。脉虚者生。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已得汗。脉沉小者生。
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
谵言妄语。身热。脉洪大者生。
癫病。脉实坚者生。脉搏大滑者。久久自已。
痫病脉虚者生。
四肢厥逆。脉沉细而长者生。
骨蒸劳热。脉数而虚者生。
咳嗽脉浮者生。
衄血脉小弱滑者生。
吐血脉滑者生。小弱滑者生。
上气喘息低昂。脉滑手足温者生。
呕吐反胃。脉沉滑者生。
消渴脉数大者生。沉小者亦生。
消痹脉实大。病久可治。
腹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
积聚。脉坚急强者生。
腹胀满。脉浮大者生。
水病脉浮大者生。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
病泄。脉缓时小结者生。
肠下白沫。脉沉者生。肠下脓血。脉滑大者生。肠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
蚀阴。脉虚小者生。
妇人瘕聚。脉弦急者生。
妇人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
产后脉沉小滑者生。
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
跌仆内有血。腹胀满。脉坚强者生。
真脏死脉、经。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见真脏乃死。何也。
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因胃气乃至于手太阴。(肺朝百脉。故脏气必先会于手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