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有之曰:“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岂不信然。窃尝有以喻之:蒲且子,古之善弋者也,挽纤弱之弓,连双鶬于青云之际,盖以挽弓之力有余,然后可以巧中而必获也。若乃力弱而弓强,则战掉惴栗之不暇,何暇思获。举是以推,则农之治田,不在连阡跨陌之多,唯其财力相称,则丰穰可期也审矣。
[1]作者是从宋代一个经营地主的立场出发,提财力第一的思想的。这个论点显然是错误的。
[2]“贪多务得”是一句成语。“务得”指竭力想获得。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意思是说,不论大小,全都不放弃;亦卽贪多到什么都想必得。
[3]“传”指古老傅说,犹如孟子所说“于传有之”;不是指经传的传(如《左传》、《毛传》之类)。
[4]“稼”指栽种,“穑”指收获。稼穑二字合起来作为农事的统称。
[5]《庄子》:“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耘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卤莽指轻脱不小心。灭裂指耘田时粗心大意。这就是精耕细作的反面。
[6]《周礼》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又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郑玄注:“莱,谓休不耕者。”
[7]《易》、《诗》、《书》都说“百谷”,还没有“五谷”这一名词。谷指粮贪作物。“百谷”是各种粮食作物的总称。
地势之宜篇第二
夫山川原隰[1],江湖薮泽[2],其高下之势既异,则寒燠肥瘠各不同。大率高地多寒,泉冽而土冷,传所谓高山多冬,以言常风寒也;且易以旱乾。下地多肥饶,易以渰浸。故治之各有宜也。
若高田视其地势,高水所会归之处,量其所用而凿为陂塘,约十亩田卽损二三亩以潴畜水;春夏之交,雨水时至,高大其堤,深阔其中,俾宽广足以有容;堤之上,疎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凉荫而遂性,堤得牛践而坚实,桑得肥水而沃美,旱得决水以灌溉,潦卽不致于弥漫而害稼。高田早稻[3],自种至收,不过五六月,其间旱乾不过灌溉四五次,此可力致其常稔也。又田方耕时,大为塍垄,俾牛可牧其上,践踏坚实而无渗漏。若其塍垄地势,高下适等,卽并合之,使田丘阔而缓,拧±易以转侧也。
其下地易以渰浸,必视其水势冲突趋向之处,高大圩岸环遶之[4]。
其欹斜坡陁之处,可种蔬茹麻麦粟豆,而傍亦可种桑牧牛。牛得水草之便,用力省而功兼倍也。
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5]。《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6]。
芒种有二义,郑[7]谓有芒之种,若今之黄绿谷[8]是也;一谓待芒种节过乃种。今人占候,夏至小满至芒种节[9],则大水已过,然后以黄绿谷种之于湖田。则是有芒之种与芒种节候二义可并用也。黄绿谷自下种至收刈,不过六七十日,亦以避水溢之患也。
稻人掌稼下地[10],以瀦畜水,使其聚也;以坊止水,使不溢也;以遂均水,使势分也;以列含水,使其去也;以浍写水,沟之大者也。其制如此,可谓备矣。尚何水溢之患耶。
《诗》称“多黍多稌[11]”,以言高下咸得其宜。今虽未能尽如古制,亦可参酌依仿之也。
[1]据《尔雅》,广阔而平的地叫做原,较低而湿润的地叫做隰。
[2]水所汇聚的地方叫做泽,如太湖亦称震泽,鄱阳湖亦称彭瀑。大泽曰薮。
[3]《知不足斋丛书》本作“旱稻”,当是“早稻”之误。因为这里说的是水田,而且从稻的生长期来看,也是早稻。
[4]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用堤岸挡水,使水不致冲进田内,而循着一定路綫或沟渠向下流。另一种是用圩岸环绕田,使水不能进入田内,只有在需要时打开斗门,放水入田,这就成为圩田。
[5]按此和苏轼请开杭州西湖建议书所说:“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稍有不同。葑田不必全是深水上用木架载土而成的。
[6]这是牵强附会的说法。其实《周礼》所说,和葑田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