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曰:宜于山阜之曲,三遍熟耕,漫散橡子,即劳之。生则薅治,常令净洁。一定不移。十年中椽,可杂用。(一根值十文钱。)二十岁中屋。(一根值百文钱。)柴在外,斫去寻生,料理还复。
玄扈先生曰:橡子,俭岁可以为饭,丰年牧猪食之,可以致肥。
【楝】《尔雅翼》曰: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说文》曰:苦楝木也。一名金铃子。有雌雄两种:雄者无子,根毒,食之使人吐不止。雌者有子可入药。以蜀川者为佳。今处处有之。树高丈余,易长。三四月开花,实如圆枣。)
《齐民要术》曰:以楝子于平地耕熟,作垄种之。其长甚疾。五年后可作大椽。北方人家欲购堂阁,先于三五年前种之,其堂阁欲成,则楝木可椽。
《农桑通诀》曰:子熟时雨后种,如种桃李法。成树移栽。
【棠梨】《尔雅》曰“:杜,甘棠。”又曰“:杜,赤棠;白者,棠。”(郭璞注曰“:今之杜梨。”《诗》曰:“蔽芾甘棠”,毛云“:甘棠,杜也。”《诗义疏》云“:今甘棠梨,一名杜梨。如梨而小,味酢可食”也。
《唐诗》曰“有林之杜”;毛云:“杜,即棠也。”“与白棠同,但亦有赤白美恶,子赤白色者为白棠,甘棠也。酢滑而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赤堂木理赤,可作弓干。”案今棠叶有中染绛者,有惟中梁土紫者,杜则全不用。其实三种,则《尔雅》、毛、郭以为同,未详也。《丹铅录》云:“尹伯奇采花以济饥”,注言“即山梨”,乃今棠梨也。)
《齐民要术》曰:棠熟时,收种之。否则春月移栽。八月初,天晴时,摘叶薄布,晒令干,可以染绛。(必候天晴时,少摘叶,干之;复晴则摘,慎勿顿收。若遇阴雨则,不堪染绛也。)成树之后,岁收绢一百疋。(亦可多种,利乃胜桑也。)
附:海红。(一名海棠梨。郑樵《通志》云“:海棠子名海红。”即《尔雅》赤棠也。状如木瓜而小。二月开花,八月子熟。)
【椰】《上林赋》曰“胥余”。(又名越王头。相传林邑王与越王有怨,使刺客乘其醉,取其首悬于树,化为椰子,其核犹有两眼,故俗谓之越王头。而其浆犹如酒也。《南州异物志》曰:椰树,大三四围,长十丈。通身无枝,至百余年。有叶状如蕨菜,长丈四五尺,皆直竦指天。其实生叶间,大如升,外皮苞之如莲状。皮中核坚过于石。裹肉正白,如鸡子着皮,而腹内空含汁。
大者含升余。实形团团然,或如瓜蒌。横破之可作爵形,并应器用。故人珍贵之。《广志》曰:椰出交趾,家家种之。)
《交州记》曰:椰子有浆。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饮之,亦醉也。
寇宗睾曰:椰子,开之有汁,白色如乳如酒,极香,别是一种气味。强名为酒。中有白瓠,形圆如栝楼,上起细垄,亦白色而微虚,其纹若妇人裙褶。味亦如汁,与着壳一重白肉,皆可糖煎为果。其壳可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或裂破。今人漆其里,即失用椰子之意。
玄扈先生曰:椰用甚多,南中人树之者,资生之类,大率在焉。
【栀子】司马相如赋曰:“鲜支黄砾。”(注曰:即支子,佛书称詹艹匐艹;又名林兰,又名越桃,又名禅友。有两三种,小异,以七棱者为佳。三四月开花,夏秋结实,经霜乃收。蜀中有红栀子,花红色,染物则赭红色。)
《齐民要术》曰:十月选成熟栀子,取子淘净,晒干。至来春三月,选沙白地属刂畦。区深一尺,全去旧土,却收地上湿润浮土,筛细填满畦区,下种稠密如种茄法。细土薄糁,上搭箔棚遮日,高可一尺。旱时一二日用水于棚上,频频浇洒,不令土脉坚土各。四十余日,芽方出土,薅治浇溉。至冬月,厚用蒿草藏护。次年三月移开,相去一寸一棵,锄治浇溉宜频。冬月用土深拥根株,其枝梢用草苞护。至次年三四月又移,一步半一棵,栽成行列。须园内穿井,频浇。冬月用土深拥。须北面夹篱障以蔽风寒。第四年开花结实。十月收摘,甑内微蒸过晒干用。梅雨时,以沃壤一团,插嫩枝其中,置松畦内,常灌粪水。候生根种亦可。
《种树书》曰:黄栀子,候其大时,摘青者晒收。至黄熟,则消花水矣。大朵重台者,梅酱糖蜜制之,可作羹果。
【楂】(玄扈先生曰: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其树易成,材亦坚韧。若修治令劲挺者,中为杠。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
壳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楂在南中,为利甚广,乃字书既无此字,而偏方杂记,亦未之见。或直书为茶,尤非也。独《本草》有槠子,云:“小于橡子,味苦涩;皮树如栗。”或者槠楂声近,土俗音讹耶?其不言子可为油,或昔人未食其利,如乌臼女贞之类耶?不敢传会,姑志之以俟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