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赤白痢五皮饮:陈皮、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姜皮(各一钱〔吴按〕亦有以五加易桑白者更妥。
诸症兼呕吐。加藿香。兼痰加半夏(八分)、兼小便短涩。加茯苓(一钱)、泽泻(五分)、灯心三十支)、泻久不止。加莲子(十粒)、赤痢血多。加姜、砂、木香之类。然不可多用。恐热则愈行。久痢不止。加人参(一钱)、黄连(一钱)、同煎服。
产后呕不纳谷:产后胃气不和。呕吐不止。全不纳谷。在七日内。血块未除。当重消块。佐以温胃。
产后呕不纳谷安胃行血汤:川芎、人参(各一钱)、当归(二钱)、干姜、砂仁、藿香(各四分)、炙甘草(五分)、桃仁(十粒)、姜(一片)、如有汗。不用姜,七日内外。已服生化汤三四帖。血块不痛。呕吐不纳谷。
产后呕不纳谷加味六和汤:川芎(一钱)、当归、扁豆(各二钱)、干姜、豆蔻(各四分)、甘草(三分)、人参、茯苓(各一钱)、藿香(三分)、山药(一钱五分)、陈皮(三分)、姜(一片)、煎服。呕止后,减去豆蔻。
〔吴按〕扁豆宜用壳。
产后呕吐。服前二方。而胃和呕止痛止。但气血不行。食少。
产后呕不纳谷调中和胃汤:人参、白术、当归、扁豆(各一钱)、茯苓(二钱)、甘草、陈皮、干姜(各四分)、山药(一钱五分)、煎服。
七
产后伤食服消食药致满闷:产后形体劳倦。虽少食亦运化羁迟。胸腹欠舒。故无嗳酸气味。不可即投消导。纵伤食而嗳酸。恶心。恶食。饱闷。当于生化汤内佐消导。若血块消尽。宜以参术为主。消导为佐。若夫因伤诸食。服消食开胃药多。反损胃气。必增虚饱满闷。多不思谷。医者又误认原伤食物未消。不敢用补助胃气之药。多致不救。予治此症。用长生活命丹。活人多矣。
产后伤食服消食药致满闷长生活命丹:人参(三四钱)、水煎。调锅底饭焦末服。
〔吴按〕锅底饭焦即俗名锅粑。
产后类外感:产后发热。恶寒。头痛。毋认为伤寒太阳症。发热头痛。乍寒乍冷。或兼腹痛。毋认为少阳症。
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切不可用麻黄柴胡等发汗。重亡阴血。即明知虚中真感风寒。口伤冷物。若用药能调和营卫。诸症自退矣。
产后类外感加味生化汤:当归(四钱)、川芎(二钱)、姜皮(四分)、桃仁(十粒)、枣(二枚)、煎温服。速服二帖。若诸症未退。加羌活。防风。(各四分)、服之后。病又不减。加连根葱(四根)、如呕吐。加藿香三分)、姜(一片产后服消耗药增满闷积久成胀:凡产妇素弱。临产又劳。气血不足。胸膈不舒。胃虽纳谷。脾难转舒。若产后即服生化汤满。其产后或中满膨胀者。大率因伤食而误用消导。因气郁而误用顺散。又因多食冷物而停恶露。又因血虚大便燥结误下而愈胀。殊不知产后血气两虚。血块消后。盒饭大补气血。以补中虚。治者但知伤食当消。气郁当顺。恶露当攻。便秘当下。投药一帖不效。又投一帖。病者医者。不知新产妇服消耗药多。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温热助邪。积郁之久。遂成膨胀。医工以为尽技。病家咎于时气。又有喜食橘饼、橙丁。中满助成。岂知消导佐于补中汤。则脾强而所伤之物自消。则气亦散。助泻兼行。大便自通。而恶露即行矣。每见误用消导、耗气、攻下之药。以致绝谷食久者。用长生活命丹而更生者。百试百验。又误用而致膨胀者。仍用大补益气之剂。而不至夭折者。十救八九。治者毋以予言为过。予盖先用人参送锅焦粉。试引加之。以救绝谷。再遵丹溪医案。以救绝谷。产后中气不足中满。或嗳气虚饱。及误用耗气顺气药。致膨胀危症。
产后服消耗药增满闷积久成胀救误益气汤:人参(二钱虚加二钱)、白术(三钱)、白芍、神曲(炒各一钱)、大腹皮(洗)、陈皮(各四分五分)、甘草(三分)、川芎(七分)、如腹胁痛。或块痛。加砂仁(五分)、腹大痛加吴茱萸(一钱产后大便不通。误服大黄等药。致成膨胀。或腹中痛块不止。
产后服消耗药增满闷积久成胀养生化滞汤:川芎、人参、茯苓、酒芍(各一钱)、当归(四钱)、陈皮(四分)、甘草、香附(各三分)、桃仁苁蓉(酒洗去甲一钱五分)、如胀甚。加人参(二三钱)、如血块痛。
将药送三消丸。以上三方。大率相同。可通用。俱遵丹溪方加减。屡治屡验。然治误服大黄。必须服归参。至半斤以上。大便方通。肿胀渐消也。
产后服消耗药增满闷积久成胀丹溪三消丸:(治妇人死血。食积。痰饮等症。
黄连(一两五钱。内一两用吴茱萸四钱。煎汁炒干。五钱用益智仁炒黄色。净用黄连。
〔吴按〕净用者。去同炒之药也。)、萝卜子(一两五钱炒)、川芎、山栀(炒)、青皮、山棱(醋炙)、莪术(醋炙各五钱)、桃仁(去皮尖十粒)、香附(童便浸炒一两)、楂肉(一两)、为末。和匀。蒸饼为丸。用上煎药送。每服五六十丸。
产后感风寒嗽鼻塞声重恶寒:产后七日内外。感风寒嗽。鼻塞声重。恶寒。宜服生化汤。加杏仁。桔梗。如有痰加花粉。
勿用麻黄。以动汗。如嗽而血块不痛。用小柴胡汤。若患火嗽而声重。痰少。面赤。毋用凉药。大凡产妇有火并痰嗽。必调理产过半月后。方可用寒凉之剂。若半月前。还当重产。丹溪云产后不可发表。盖因其虚也。产后七日内外。感风寒嗽。鼻塞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