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水补中益气汤:人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白芍(各一钱)陈皮(五分)木瓜(八分)紫苏木通大腹皮苍术
浓朴(各四分)如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一钱)寒邪湿热气伤表无汗。肿。宜补气血方中。加姜皮。半夏。紫苏。以表汗。
产后风湿。客伤脾经。气血凝滞。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胀气喘。宜服五皮饮。
产后怔忡惊悸:此由产中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躁动不宁。谓之怔忡。若惕惕然而惊。中心怯怯。如人将捕之之状。谓之惊悸。治此二症。惟调和脾胃。补养心血。使志定气宁。气舒心安而病愈矣。然在分娩后。血块未消。宜服生化汤。且大补以行血块。血旺则怔定惊平。不必加定志安神之药。如块痛消止后。患此症。宜服下方。
产后怔忡惊悸篇名>加减养荣汤:川芎当归(各二钱)茯神枣仁人参麦冬远志肉黄白术(各一钱)元眼肉八个)陈皮
炙草(各四分)如虚烦。加竹茹(一团)痰加竹沥。姜汁。
产后心血不宁。惊悸不安。
产后怔忡惊悸篇名>养心汤:黄麦冬枣仁柏子仁(各一钱)茯神川芎
远志肉(各八分)当归(二钱)五味十粒)人参(一钱五分)炙草(四分)姜(二片)煎服。兼服安神丸。
安神丸:黄连(酒炒)生地归身(各三钱)炙草(五分)为末。蒸饼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二钱为衣。每服四十丸。
产后骨蒸:产后骨蒸。先用清骨散作汤药服。后以保真丸作汤药服。
产后骨蒸篇名>清骨散:柴胡前胡黄连
乌梅(去核各二钱)猪脊髓(一条)猪苦胆(一个)韭菜白(十根各寸上药四味为末。将髓胆韭同捣成泥。入童便一盏。熬稀糊入药末。捣为丸。如绿豆大。名清骨丸。每服三四十丸。清汤下。如上膈热多食后服。凡男女骨蒸。俱可服。惟上症须作汤药服。效更速耳。
保真丸:黄川芎地骨皮(各六分)人参白术当归天冬麦冬白芍枸杞知母生地各二钱)茯苓
黄柏(炒各八分)甘草(五分)五味(十粒)此丸方。上症加枣(三个)作煎药服。
骨蒸劳热。服清骨散作汤药。不应。再服下方。
产后骨蒸篇名>加味大造丸:人参当归山药枸杞(各一两)麦冬
石斛(酒蒸各八钱)银柴胡(六分)生地(二两胡黄连(五钱)黄柏(酒炒七钱)另将门冬。地黄。先捣如泥。加紫河车(一具)如系蒸熟者亦另捣。然后入诸药末。和匀。捣匀为丸。若焙干河车则为末入药。捣匀蜜丸。
产后心痛:产后心痛。即胃脘疼。以胃脘在心之下。因伤寒气及冷物而作痛。且气近于心。故俗呼为心痛。殊不知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行气。统驭脏腑。血气盛则泰然安。血不足则怔忡。惊悸。
而不安。心岂可痛乎。若真心痛。手足青黑色。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昔已论之详矣。治法当散胃中之寒气。消胃中之冷物。必用生化汤为主。而以散寒消食佐之。无有不安。若绵绵而痛。可按而止。又无块痛在腹。则当论虚而加补也。其产后心痛腹痛二症。因寒食与气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二症治法。大约相同。均当用生化汤加肉桂。吴茱萸等热药。以温散之可也。
〔吴按〕心者君主之官。痛则无救。凡俗名心痛。皆胃脘气痛也。妇女最多。甚至呕逆发厥。用胡索。五灵脂。丹参。当归。名加味拈痛散。屡效。
加减生化汤: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炙姜(五分)肉桂吴茱萸砂仁(各八分)如伤食作痛。可照上伤食症条加减。下腹痛亦仿此。
产后腹痛:凡产后腹痛。先问血块有无。若无块痛。因遇风冷。乘虚入腹作痛。宜服加味生化汤。若有血块痛。只服生化汤调元胡索末(一钱)块痛消止。产后遇风寒。乘虚入腹作痛。
加味生化汤:川芎(二钱)当归(四钱)炙甘草
炙姜(各四分)桂枝(七分痛止减去)防风(七分)吴茱萸(六分)白豆蔻(五分)如服之块未消。再煎一服。送失笑散(一钱产后小腹痛:产后虚中感寒饮冷。寒气下攻。则小腹作痛。又有血块作痛者。亦有产后血虚。脐下痛者。
并宜加减生化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