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志》云: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代车驾亲戎,中外戒严,则服之。唐制:三品以上紫褶,五品已上绯褶,通用细绫。七品已上绿褶,九品已上碧褶,通用小绫,《玉藻》云:禅为絅,音扃。引急也。帛为褶,今袷也。郑云:单为絅,有衣裳而无里者也。帛为褶,有表里而无著者也。周迁《舆服杂事》云:赵武灵王缦胡之缨;戎服有袴褶之制,始自汉武。近世服以从戎。隋制:缵严,文武百官咸服之。车驾亲戎,则缚袴,使不舒散。皇朝导驾官袴褶,盖马上之服也。
太子太师张公升,大中祥符八年岁在乙卯登科。熙宁九年丙辰终于许州阳翟县里。公起布衣,致使相,自初仕至薨谢,历一甲子,近世所无也。
真宗皇帝东封选,次太平驿,赐从臣辟寒丸。仁宗每崇政殿亲试进士,亦赐大臣七宝茶。至今以为故事。
以礼部尚书黄履为御史中丞。
详定礼文所言:谨按《仪礼》曰:夫妇一体,故昏礼则同牢而食,合卺而饮,终则同穴,祭则同几、同祝、同馔,明夫妇一体,未有异庙者也,恭惟孝惠皇后,太祖皇帝元妃。淑德皇后,太宗皇帝元妃。章怀皇后,真宗皇帝元妃。而孝章皇后,实太祖皇帝继后,当时议者,或以其未尝正位中宫,或以其继而不许其配。有司因循不究其实,皆祭以别庙。在礼未安。伏请升袝太庙,以时配享。勑恭依,仍于今年大礼前更不行孟冬荐享。止俟升袝礼毕,遍享太庙。并祭七祀配享功臣。其太庙祏室,三省看详,合以配继先后为序云。
以太常少卿李常为礼部侍郎,以司勋郎中叶均为秘书少监,以户部员外郎黄好谦为司勋员外郎,以提点开封府界当平仓张询为户部员外郎。
《通典》:梁御史中丞,给威仪十人,其八人武冠绛鞴,一人缃衣执鞭杖,依行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音横。至阶。一人执青仪囊,不喤。国朝故事:御史中丞告官,呵引至朝堂门,两朱衣吏告引入朝堂,至文德殿门止。盖亦引喤之比也。
长安隐士曰高绎,有古人绝行。庆历中,召至京师,朝廷欲命以官,固辞归山。特赐安素处士。家甚贫,妻子寒馁,终不以困故受乡人财,闭门读书而已。昔王霸怜其子蓬发投耒,愧卧不起,前贤之所难,而处士蹈之有余裕也。尝见古老说:种放隐终南山,召拜起居舍人,赐告西归,有一高士,隐居三世,以野蔌一盘、诗一篇赠放云:“接得山人号舍人,朱衣前引到蓬门。莫嫌野菜无多味,我是三追处士孙。”放国史有传。若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惟安素可以无惭矣。
旧三司使厅屏风,崔白画芦雁,用意极工。昨为仆丞都堂,此屏在后合。及迁都省,左仆射命移于尚书令厅后,亦近世之奇笔也。
闰六月,以新差权知曹州井亮采为户部员外郎。
二十四日,尚书令厅集三省官上仁宗皇帝、英宗皇帝徽号,奏议羣官杂压,非故事也。愚以谓布仆射当坐东偏南向,门下侍郎次之,左省官列于东北壁下,重行,南向。右仆射坐西偏南向,中书侍郎次之,右省官于西北壁下,重行,南向。左丞东相对。如学士、太常卿皆赴,即坐于正南北向。虽未必尽合旧仪,犹愈于杂压也。
七月十二日,后升袝于太庙。兵部黄麾仗、太常鼓吹一千八百余人,重翟车四乘。是日五鼓,神主自后庙升彩殿,宗室正任已上,步导进行,直南沿城入太庙。至南神门外降绛殿,入幄,升腰舆,各袝本室。太祖室曰孝惠,次孝明,次孝章。太宗室曰淑德,次懿德,次明德,次元德。真宗室曰章怀,次章穆,次章献,次章懿。既升袝,行遍享之礼。雍王、曹王、濮阳郡王充三献。礼毕,百官诣东上合门奉表称贺。
以户部尚书安焘为司知枢密院事,以吏部侍郎李承之为户部尚书,以户部侍郎陈安石为吏部侍郎,以河北都转运使蹇周辅为户部侍郎,以左司郎中吴雍为直龙图阁、河北转运使,以吏部员外郎曾伉为左司员外郎,又以司勋员外郎黄好谦为郎中,以户部员外郎井亮采为金部员外郎。
唐德宗正元十年七月,赐故唐安公主谥庄穆。盖公主赐谥,始于此也。
韩文公《永正行》云:“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南史》中天竺国说: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辉。别之,则如蝉翼;积之,则如纱谷之重沓。又王子年《拾遗记》曰:“董偃尝卧延清之室,上设火齐屏风。”所谓磊落者,亦珠琲之谓也。
二十五日,文武百官诣太庙,奏请上仁宗徽号曰体大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浚哲明孝皇帝。左相行事,起居郎蔡京、著作郎丰稷读祝。其祝言皇帝谨遣百官奏请徽号之意云。
二十八日诏门下:升袝礼毕,宜覃庆泽,以暨后昆。四后之家,各与最长者初等官,已仕者改一官。
干德五年正月十六日,诏以朝廷无事,年谷屡丰,上元观灯,可更增十七十八日两夜。自后每至十六日,开封府以旧例奏闻,皆诏更放两夕。雍熙二年十月,下元节张灯,赐近臣宴于枢密使王显私第。夜分,命中使赐御制诗一章。其后每灯夕,皆命中书、枢密分往大寺焚香,就赐御筵。遂为故事,自此始也。
杜甫《紫宸退朝》诗云:“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又《晚出左掖》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乃知唐朝殿亦种花柳。今殿庭唯对植槐楸,郁郁然有严毅之气也。
八月,左丞蒲宗孟罢,出知汝州。以右丞王安礼为左丞。以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右丞。以端明殿学士、知鄿州曾孝宽为吏部尚书。以都官员外郎叶温叟为郎中。
礼部李侍郎说:秘书少监孙莘老庄居在高邮新开湖边。尝一夕阴晦,庄客报湖中珠见。与数同人行小草径中,至水际,见微有光彩。俄而光明如月,阴雾中人面相覩。忽见蚌蛤如芦席大,一壳浮水上,一壳如张帆状,其疾如风。舟子飞小艇竞逐之,终不可及,既远乃没。
九月,以吏部郎中吕嘉问为光禄卿。以司勋郎中黄好谦知扬州。是月,都官员外郎许安世以忧去官。
皇佑二年,大享明堂。仁宗谓辅臣曰:“前代礼神,有祭玉、燔玉二品,今独燔玉,无乃阙礼文邪”辅臣等对曰:“唐大和中,太常卿王起以当时祀事止有燔玉,而无礼神美玉,请下有司造苍璧等七玉,祭讫藏之。燔玉即用珉。唐末以来,祀典废阙,礼神之玉,不复备用,以至于今。”
勑:其令有司议如典礼。是时,适回纥贡玉璞数十,剖之,命匠者制为苍璧、黄琮,四圭有邸,青圭、赤璋、白琥、黝璜,尤温粹。祭玉之备,始复于此。
十月,以右司郎中杨景略为起居郎,以钱勰为左司郎中,以孙览为右司员外郎,又以大理卿杨汲为刑部侍郎。
十一月十二日,大庆殿遣上仁宗皇帝、英宗皇帝玉册玉宝。上服绛纱袍,再拜廷中,跪授册宝。使既出大庆门,礼仪使奏礼毕,上犹立廷中。册宝升辂既远,从官方前导归御幄云。
十五日,迁寓治礼部入新省。自尚书令列曹员外郎厅屏风,皆书《周官》一篇。在位何以称上所以戒责之意邪
南郊大驾,上乘旧玉辂。户部王员外说:辂上有款识,唐高宗显庆年造。高宗麟德三年、玄宗开元十三年、真宗皇帝祥符元年封禅,此辂凡三至泰山。开元十一年、祥符四年亦两至濉《宋史》作“脽”。上。真所谓万乘之器也。
司封员外郎王祖道出知汀州,以礼部员外郎王子韶为库部员外郎,以太常博士何洵直为礼部员外郎,以驾部郎中吴安持为太府少卿,以柯述为司封郎中,以苏注为司勋员外郎,以王兢为仓部员外郎,以蒲宗闵为都官郎中。
十九日,车驾诣万寿观恭谢毕。由天波门幸尚书新省,至令仆厅,遂徧至六曹,传宣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各转一官。主事已下,等第支赐,凡二万缗。至礼部,上顾谓侍郎李常曰:“唐尚书省亦止于四千楹。”又问:“吏额多少”常具以对。又宣谕云:“朝廷待遇责任之意非轻,卿等各宜自勉。”虽千载难逄之期,顾羣臣何以上报圣恩邪
十二月一日,文德殿视朝,仗卫如式。是日大风,诏移御紫宸殿,百官起居,正如唐唤仗入阁之仪也。
右省赵谏议说:王汾学士皆言:梦中见人云:“君要如意,须逄元公。”了不晓所谓。后数年,得知兖州,其字即元公,方悟前梦之可信也。
二十八日,以鲁国大长公主薨,辍朝五日。是日,北辽贺正旦使副见于崇政殿,赐茶而已。上御靴袍,自延和乘辇至崇政,非后殿常仪也。
卷五
元丰甲子正月五日,宴北辽国信使于紫宸殿。酒七行,不作乐,以鲁国大长公主在殡故也。是时,上元节,有司已设山楼,诏撤之,罢御端闱。鲁国,仁皇帝之女,恩礼加隆焉。
熙宁二年,朝延始命两浙、福建等路转运司,招接高丽入贡时舟人傅旋,至彼国述朝廷之意。王徽喜甚。次年二月十五日,然灯如中华上元。旋适在彼,见徽赋《感天朝招接拟侍中华然灯夜述怀诗》云:“宿罪应深近契丹,历年徒贡事多般。忽蒙舜日龙纶召,便侍尧天佛会观。灯艳似莲装阙焰,月华如水泄云寒。夷身幸入华胥境,甚惜今宵漏滴残。”福建路转运使张徽上其事云。
以开封府推官祖无颇为驾部郎中,以开封府判官胡宗愈为吏部郎中。又以司勋员外郎苏注为郎中。二月五日,太师致仕文公自西京造朝修谢,对于垂拱。诏是日特开宴,酒五行,命御药院内侍梁从政,特以大觞酌御樽酒以赐之。且命饮,侍臣拭目以观恩礼之隆遇焉。
慈圣光献太皇太后,天圣中册为皇后。其文,丞相吕公夷简之辞。元丰二年,奉上尊谥,诏同知枢密院事吕公着撰册文,丞相之子也。枢密公亦自陈遭遇,中外莫不感异云。
滕正议甫知安州,苦风眩,久不差。有一道人赠药方,名筠遇丹,因修合服之,旧恙顿愈,自此遂常服。既罢官,赴阙,至都城,久之未有除授。因旦服筠遇丹,谓其门人云:“久服此药,岂非得筠州邪”不数日,遂知筠州。礼部何员外,正议子壻也。质之信然。
三月二日,太师潞公西归。诏宰相、执政官、三省近臣、学士、待制宴饯于琼林院,赐御诗以宠行。前此,令有司不得收河东印节。又令都水具舟,由洛河以归。清明日,特宴于玉津园,唯执政官得预。太师以诗述感遇之意以遗丞相。次日,赐御诗,俯同元韵。恩数之隆盖如此,公卿耸羡云。
十八日,集英殿大宴,再坐,延安郡王侍立。百官称贺廷中,既升殿,上遣内侍引王揖宰相辅臣,皆再拜以谢。酒再行,方还内。在位瞻覩,莫不悦怿抃蹈,共釂赐觞焉。
四月初五日,礼部试饶州童子朱天锡,年十一,念《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凡七经,各五道,背全,通无一字少误者。是日,礼部侍郎召本曹郎官赴坐,左右观者数百人,此童讽诵自若,略无慑惧。后数日,召至睿思殿,赐五经出身。昔晏元献公名贯抚州,近年何正臣名占临江,皆童子举。江南多奇伟,亦山川之秀使然邪以陕西转运副使范纯粹为左司员外郎,补曾伉致仕阙。又以仓部员外郎王兢为郎中,以湖南转运判官邹极为度支员外郎,以司门郎中范百禄为吏部郎中,以太常丞吕升卿为司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