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复制与进化
任何复制过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必定会发生差错。如果最初的生命复制某因在复制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差错,那就永无变化,进化就不可能发生了。因此,对于生物的进化过程来说,产生一些差错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复制错误的产生和扩散,原始汤里不再是清一色的分子,结果是有几个品种的复制分子组成的“种群”同时存在。这些品种不仅成员的多少不一样,稳定性(不易分裂)也会有所差异。自然选择有利于稳定性较大的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较稳定的分子群占据了优势。、如果大家的稳定性差不多,那么“生殖力”强,也就是复制速度快的分子就要占优势;假如稳定性和生育力都相等,那么复制准确,发生差错少的分子就是优胜者。说到这里,也许会使人感到出现了悖论:进化既要求复制过程有些错误,就是说不能绝对准确,又要求较为准确,岂不矛盾吗?
其实不然。复制绝对准确,永远不改变,那就不会有什么进化发生。但是如果复制差错过多,很快也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掉。
2-5原始基因的三大特点
这就是说,原始生命的复制基因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经得起自然选择的严酷考验。这三个条件是:本身生存的时间较长(长寿);复制速度较快(生殖力);复制较准确。这三个条件就构成了稳定品种,而稳定者生存。稳定者生存及稳定者所需的三种条件,我们应牢牢记住。这是基因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
原始的复制基因既然在自然选择中进化,就不可避免要发生竞争。这是因为复制所需的分子构件是有限的,随着消耗而日益珍贵,竞争条件差的分子自然会有不少灭绝掉。这样,在复制基因的各种品种之间就存在着生死存亡的斗争,只是它们没有意识,不动感情,也不存在相互的恶感罢了(有意识的高级生命就没有这么冷静的幸运了)。任何能导致产生更高级的稳定性的复制错误,或任何以新方法削弱对手的稳定性的复制错误,都会在生存竞争中延续下来并成倍地增长。有些复制基因也许会“发现”通过化学途径分裂别的分子,并利用分裂出的构件复制自己的拷贝。有矛自会有盾。既然通过化学途径能分裂分子,那么也会有办法通过化学途径保卫自己,免遭分裂。于是有的复制基因用蛋白质把自己包起来。第一批生命细胞就此问世了。迫于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压力,复制基因必须为自己制造容器,即赖以生存的运载工具。能够生存下来的复制基因是那些为自己构造了生存机器以安居其中的大分子。随着更优良,更有效的生存机器不断出现,生存斗争逐渐激化。这种斗争又促使生存机器日臻完善复杂。这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积累过程,其中每种新的有重大意义的生存斗争手段的出现,都是一次进化的小飞跃。
几十亿年过去了,生存机器之中的复制基因已成了掌握生存艺术的老手。它们之中的许多优秀品种已离开了海洋,占据了大地,最成功的生存机器就是人。复制基因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保存它们就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意义。这些复制基因源远流长,它们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基因,我们则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2-6气象万千的生物世界
当然,生存机器并不仅仅指人,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即生命物界的一切生命形式都是生存机器。生存机器的多样性是十分惊人的。病毒小到8到12个毫微米,蓝鲸则长到100英尺、重约150吨,而红杉属的巨杉超过了6千吨重。在南极的盐池,-23℃的冰水里生活着某种小生存机器,而美国黄石公园的热泉里,
80-85℃的高温中仍生活着某种生存机器。生命世界真是千姿百态,但是它们的基本化学结构却是完全一致的,尤其是它们所拥有的复制基因,从大象到细菌:同我们体内的同属一种类型。现在世界上的生物都是同一种复制基因的生存机器,这种基因就是DNA分子。从天空到海洋,从沙漠到极地,从树上到土里,基因制造了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生存机器供它利用。DNA
也许和原始汤的第一批复制基因是同样的,也许有所差别或根本不同,但它是当今世界的主宰,它已完完全全占领并统治了这个星球。
2-7现代基因的特点
现代基因的根本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群居住。生存机器中运载着无数的基因。制造象人体这样的生存机器,是成千上万的基因相互配合的极其复杂的共同事业,其中个别基因所作的贡献是很难与其他基因分开的。一个基因会对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产生许多不同的影响。人体的某一部分会受到许多基因的多重影响。任何一个单个基因在生存机器中所起的作用都依赖于同许多其他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生存机器很象一个基因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寿命是有限的,但基因本身却是长寿的。
这里所说的基因,是指一个遗传单位,小到不致在分裂和重组中被破坏,从而能延续许多代,并能以许多拷贝的形式分布在基因库里。个体作为有性生殖物种的遗传单位,不仅体积太大,而且寿命也太短,这就不够前面所说的构成稳定性的条件,因而不能成为有意义的自然选择单位。由个体组成的群体乃是更大的单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个体和群体犹如天空中的云彩,或者沙漠中的尘暴。它们只是些变化莫测、转瞬即逝的临时聚合体或联合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不稳定的。物种虽然比个体和群体的延续时间长,但它们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不足以优先于其他物种而被选择,因而也不能与基因相匹敌。
2-8不朽而自私的基因
个体在不停地消失,我们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个体生存机器,期望能够多活几十年,但世界上的基因可望能生存的时间不是几十年,而是以千百万年计算。染色体也象打出去的一副牌,要混合乃至湮没。但整副牌无论怎样洗,单张的牌还是保持不变。这单张的牌,就是基因。基因不会被交换所破坏,只是调换了伙伴再继续前进。它们继续前进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它们的本性。它们的天职是复制,而我们只是它们的生存机器:运载体。每个运载体的行程都是有限的——到它的寿终正寝之日。基因的寿命却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终结,个体完成职责后就被弃之一旁,基因却永不停步。相比之下,基因是不朽的。
除了这种亘古长存的不朽特征之外,基因还有一大天然特性:自私。这是因为基因为争取生存,直接同它们的等位基因发生你死我活的竞争。等位基因就是争夺它们在后代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对手。在基因库中能牺牲等位基因而增加自己生存机会的任何基因都会生存下去。反之,如果它不自私,而是利他主义者,它把生存机会让与其他基因,自己就被消灭了。所以,生在下来的必定是自私的基因而不可能是利他基因。因此从本质上讲,自私才有基因,基因就是自私,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价是发生在生命运动各层次上的自私行为的原因。在社会生物学的理论中,自私,是生命的本性之一。
因此,基因的主要特性是:
一、长寿,它是地质时代的居民:二、生殖力强,它在整个地球上以各种形式的拷贝复制自己,三、复制的准确性,它不会轻易湮灭在性生殖、染色体分裂和重组之中;最后,它是自私的,否则就不能存在。
基因的前三个特点使它成为自然选择的终极单位。基因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它在操纵生物演化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深刻原因。因此,生物的各种生命
活动、动物的各种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基因,都能由基因得到解释。
三章机体与行为的背后

基因是自私的,它们必须自私——威尔逊
3-1生物机体存在的意义
基因是生物进化全部丰富多彩的生命运动的起始原因和活动主角,是维物进化的基本原因。“在进化的时间长河中,单个的有机体几乎是无足轻重的。”在生殖的过程中,个体复制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复制着自己的基因,并把基因象种子一样散布在群体之中。机体一代代都死去了,可是基因并不死亡,它在个体的不断死亡中生存着,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有机体仅仅是基因的媒介物,是在最小的生化扰动范围内保存和传播基因的精巧装置的一部分,它仅仅是DNA制造更多的DNA的工具。朝生暮死的蜉蝣,在月光下诞生,太阳升起就一命呜呼了,甚至没有预备下肠胃来供自己的生存使用,因此蜉蝣的生命旅程中,是不需要食物的。这是典型的基因工具,它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让基因流传下去。
基因是自私的,因为它不自私就不可能存在,这里说的是单个的基因。自私基因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里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队伍。自私基因并非仅指DNA的一个单个的有形片段。正象原始汤里的情况一样,基因这个概念指的是一种复制基因的全部复制品,它们分布在整个世界上。我们已经知道,基因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自私目的,创造了生存机器(机体),并让生存机器无条件地为自己服务。但是象蜉蝣那种短命的生存机器,对于基因来说也并不是最理想的策略。从根本上讲,基因的方法就是帮助那些它们所寄居的个体编制能够生存下去并进行繁殖的程序,使之能以更有利于基因的方式去生存和行动。
生命伊始,一切从简。
最初的生存机器不过是一种基因的贮藏器而已,这种生存机器的作用是消极的防御,作为一种保护壁而使基因免遭攻击。它们的复制所需的构件,也就是原始汤里大量存在的有机分子。但是随着这种“食物”的告罄,生存机器一度逍遥自在的生活也就结束了。为了生存,有一种基因机器开始利用阳光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分子,这种比原始汤里快得多的合成过程,就是光合作用,从事这种合成的生存机器就是植物。另一种生存机器是动物。动物自己并不合成有机物,它们要么夺取植物的劳动果实,把植物当作食物,要么就把别的动物吃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生存竞争的需要,这两种生存机器逐渐演化出日益巧妙的技能,来加强自己生活方式的功效。于是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小的分枝逐渐形成。每个小分枝都在某个特殊方面具有高出一筹的谋生技能。在海洋里,陆地上,天空中,地下,树上,以致其他生物的体内,都出现了生活方式特化的生存机器,从而造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运动。这都是基因造成的,在一切生命形式中都有着相同的支配角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