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傅住儿入宣辽帝遣解里命出帝脱黄袍衣素袍再拜受宣曰孙无忧管取一吃饭处
通鉴卷二百八十五“傅住儿入宣契丹主命,帝脱黄袍,服素衫,再拜受宣”系于此年十二月甲子(初八日)下,而“契丹主赐帝手诏,且遣解里谓帝曰:‘孙勿忧,必使汝有啖饭之所。’”及索传国宝与受降诸事则系之己卯(二十二日)。此则联接书写。
[六]勋命剖其心祭死者“剖”原作“割”,据通鉴卷二百八十六改。
[七]于是下制以晋国称大辽大赦天下通鉴卷二百八十六此二语作“下制称大辽会同十年,大赦。”语显义明。
[八]自言未忍改晋国又恶开运之名乃更称天福十二年原作“自言未忍忘晋乃改开运之名更称天福十二年”,据通鉴卷二百八十六改。

世宗天授皇帝
世宗讳阮,番名兀欲,太祖孙,东丹王突欲之子也。东丹王归唐,卒于滑州。太宗南入大梁,兀欲随驾[一],于后求父遗骸骨。会太宗会同十一年四月归,崩于栾城,燕王赵延寿恨太宗负许代中国之约[二],即日引兵入恒州。帝以领兵继入,辽诸将密议,奉帝为主,登鼓角楼,受叔兄拜。而延寿不之知,自称受太宗遗诏,权知南朝军国事,下教布告诸道,所以供馈帝与诸将同,帝恨之。镇州诸门管钥与夫仓库出纳,皆帝亲掌之。或说延寿曰:“辽诸大人数日聚谋,此必有变。今汉兵不下万人,不若先事图之。”延寿不决,下令以来月朔日于待贤馆上事受贺。大臣李崧等以辽帝之意难测,乃止。
丁未会同十一年。时北汉高祖称天福十二年。夏五月,帝召赵延寿、张砺、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帝妻素以兄事延寿,酒数行,帝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与俱入。食顷,帝出坐,笑谓张砺等曰:“燕王谋反,已锁之矣,诸君可无虑矣。”又曰:“先帝在汴州与我筭子一茎,许我知南朝军国事。昨日临崩,别无遗诏,燕王安得擅立邪?”一日,帝至待贤馆,受蕃汉官谒贺,笑谓张砺等曰:“燕王果于此即位,吾以铁骑围之,诸公亦不免矣。”后数日,集蕃汉诸臣于府署,宣太宗遗制,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太后钟爱,群情允归,可于中京即皇帝位。中京,契丹为镇州也。”于是举哀成服。既而易吉服见?臣受贺,更不复行丧礼,歌吹之声不绝于内。是年犹称会同。帝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述律太后之命,内不自安。
初,太祖崩于夫余城,述律杀酋长及诸将数百人。太宗复崩于境外,酋长诸将惧死,乃谋奉帝,欲勒兵北归。使麻荅麻荅,太宗从弟。为中京留守,以前武州刺史高奉明为安国节度使。晋文武官及士卒悉留之,独以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澣及后宫宦者、教坊人自随。述律太后闻帝立,怒曰:“我儿南征东讨,有大功业,其子在我侧者当立。汝父弃我,走投外国,乃大逆人也,岂得立逆人之子为帝乎?”发兵拒之。帝遣伟王为前锋,相遇于石桥。太后以李彦韬为排阵使,彦韬迎降于伟王,太后兵败。帝幽太后于太祖墓侧,自称天授皇帝,以高勋为枢密使。帝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而荒于酒色,侮诸宰执,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追讨,故数年不暇南征。
先是,述律太后徙晋侯并后于怀密州,去黄龙府西北一千五百里。行过辽阳二百里,而述律太后为帝所囚,晋侯与后复得还于辽阳,稍有供给。
萧翰矫辽制,命唐许王从益知南朝军国事,召赴恒州。时许王从益及王淑?俱匿于徽陵下宫,不得已而出,翰立为帝,帅诸酋拜之。淑妃泣曰:“吾母子单弱如此,而为诸公所推,是祸吾家也。愿诸公宜早迎新主,自求多福,勿以吾子母为意。”众感其言。许王遣使奉表称臣,迎北汉主刘知远,仍出居私第。
汉主入洛,汴州百官奉表来迎,谕以受辽补署者皆勿自疑[三],聚其告牒而焚之。命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入大梁清宫,密令杀许王及王淑妃。淑妃且死,曰:“吾儿何罪而死!何不留之,每岁寒食以一盂麦饭洒明宗陵乎?”闻者泣下。
汉主至大梁,晋之藩镇相继来降。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号,曰:“余未忍忘晋也。”
明年,辽国改元天禄[四]。
戊申天禄元年。二月,汉主隐帝承佑立,干佑元年。春正月,汉主知远更名皓。
召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入受顾命,曰:“承佑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杜重威。”是日殂。逢吉等秘不发丧,下诏称:“重威父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皆斩之。”磔尸于市,市人争啖其肉。
二月,汉主第二子周王承佑立,时年十八。是为隐帝。
初,辽帝北归,至定州,以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方简怨恚不受命,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攻之不克。未几,遣使降汉。汉主复其旧官,使扞辽国。时麻荅等焚掠定州,悉驱其人弃城北去。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还据定州。于是晋末州县陷辽者,皆复为汉有矣。麻荅归至其国,帝责其失守,麻荅不服,曰:“朝廷征汉官致乱尔。”帝鸩杀之。
夏四月,帝至辽阳,晋侯白衣纱帽,与太后、皇后诣帐中上谒,帝令晋侯以常服见。侯伏地雨泣[五],自陈过咎。帝使人扶起之,与坐,饮酒奏乐。而帐下伶人、从官,望见故主皆泣下,悲不自胜,争以衣服药饵为遗。
五月,帝上陉,取晋侯所从宦者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延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