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生地(五钱)熟地(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黄柏(二钱)黄(五钱)当归(三钱)陈修园曰。阴虚火扰之汗。得当归地黄之滋阴。又得黄连黄芩之泻火。则蒸汗之本治矣。此方之妙。全在苦寒。寒能胜热。而苦复能坚之。又恐过于苦寒。伤其中气。中者阴之守也。阴虚则火愈动。火愈动则汗愈出。尤妙在大苦大寒队中。倍加黄。领苦寒之性。尽达于表。以坚汗孔。不使留中为害。谨按修园此论皆是。惟言黄领苦寒之性。尽达于表。不使留中为害。则差毫厘。盖药之救病。原于偏寒偏热。治偏寒偏热之病。自必用偏寒偏热之药。此方大治内热。岂寒凉之药。能尽走皮肤。而不留中者。况黄是由中以托外之物。非若麻黄直透皮毛。而不留中也。吾谓内热而蒸为汗者。此为对症。如果外热。而内不利寒凉药者。则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加减可也。
凉血地黄汤生地(四钱)当归(三钱)甘草(钱半)黄连(二钱)炒栀子(一钱)元参(三钱)黄芩(二钱)此方纯是凉心。血者。心之所生。凉心即是凉血。
田螺捻子田螺(三枚)冰片(五分)白砒(五分)砂(一钱)捣和米糊为捻子。能化腐去瘀肉。枯血痣用处少。
仙方活命饮穿山甲(三片)皂荚刺(一钱)当归尾(二钱)草节(一钱)乳香(二钱)金银花(二钱)赤芍药(二钱)天花粉(二钱)没药(二钱)防风(三钱)贝母(二钱)白芷(二钱)陈皮(二钱)黄酒(少许)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于肤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而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症散肿之第一方。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手取效。
托里消毒散皂荚刺(二钱)甘草(二钱)桔梗(二钱)白芷(三钱)川芎(一钱)黄(三钱)金银花(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白术(三钱)人参(三钱)云苓(三钱)疮之结肿。血凝也。疮之溃脓。血化为水也。夫血与毒。结而不散故凝。凝则气阻而为痛。欲去其凝。仍是以气制之。使气与血战。以阳蒸阴。则阴血从阳化而为水。水即气也。气化则为水。此化脓之说也。是方四君黄。大补中气。而以解毒和血之品。佐其变化。为助气战血之大剂。本此意以加减进退。则得之矣。
麦冬养荣汤人参(三钱)麦冬(三钱)五味(一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生地(三钱)知母(二钱)陈皮(三钱)黄(三钱)甘草(一钱)壮火食气。则气热而血失所养。故用麦冬知母以清火。火清气平。则阳不乘阴。血于是安。故亦名养荣。
人参养荣汤。所以用远志桂尖者。助心火以化血。此汤所以用知母麦冬者。清胃火以宁血也。
大枫丹大枫子肉(三钱)土硫黄(二钱)枯矾(一钱)明雄(二钱)共为末。灯油调。搽癣痒各疮。
黎洞丸三七(一钱)大黄(一钱)阿魏(一钱)儿茶(一钱)竹黄(一钱)血竭(三钱)乳香(三钱)没药(三钱)雄黄(二钱)羊血(心血二钱)冰片(少许)麝香(少许)牛黄(三分)藤黄(二分)消瘀定痛。降气止血。各药气味形质。皆精气所结。非寻常草木可比。故能建大功。
当归地黄汤当归(五钱)熟地(四钱)川芎(一钱)白芍(三钱)防风(三钱)白芷(三钱)本(二钱)细辛(五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无论热风寒风。风总属阳。天地之噫气。常以肃杀而为心。犯人血分。则为痛为肿。为强硬。血行。则风在血分者。随之而行。故治风先治血也。方取四物汤。补血以为去邪之本。而加祛风之药。以令邪外出。法浅而易效。头目顶脊诸风。可以治之。
防风芎归汤生地(五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甘草(一钱)防风(三钱)补血祛风。药无多而义易见。加减得宜。尤效。
化腐生肌散儿茶(一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血竭(二钱)三七(一钱)冰片(少许)麝香(少许)去瘀血。即是化腐之法。干水。即是提脓之法。活血。即是生肌之法。方主化腐去瘀。欲提脓者。加枯矾龙骨。欲生肌者。加珍珠人参。识透立方之意。则加减可以随人。
乌梅丸黄柏(二钱)黄连(八钱)桂枝(二钱)附子(二钱)细辛(二钱)当归(二钱)花椒(二钱)人参(二钱)乌梅(十枚)干姜(三钱)共为末。蜜捣千椎为丸。米饮下。温肝敛木。化虫止利。真神方也。
橘核丸橘核(三钱)吴萸(二钱)香附(三钱)楝子(三钱)楂核(三钱)荔核(三钱)小茴(二钱)共为细末。寒食面为丸。淡盐汤送下。治小腹疝痛结气等证。
当归导滞汤大黄(一钱)当归(三钱)麝香(少许)丹皮(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一钱)白芍(三钱)乳香(三钱)没药(三钱)生地(三钱)桂枝(三钱)柴胡(二钱)黄芩(三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跌打损伤。内外瘀血。以此汤行之。此通窍活血。桃仁承气。小柴胡。小调经诸汤之义。参看自明。不须赘说。
十味参苏饮人参(三钱)紫苏(三钱)半夏(三钱)云苓(三钱)陈皮(二钱)桔梗(二钱)前胡(二钱)葛根(二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肺之气生于胃。故用甘草人参。补胃生津以益肺。肺气旺。则能上行。外达内输。下降而不郁矣。故凡治肺之方。类以人参为主。然能补津生气。而不能治气之郁也。风寒外束。则气蕴于内。不能上行外达。故用紫苏前胡粉葛生姜。以发散之。痰饮内停。则气逆于上。不能内输下降。故用夏苓桔枳陈皮。以渗降之。合计此方。乃疏散风寒。降利痰水之平剂。而咳血衄血气喘之症。及跌打血蕴气分。皆借用之。亦借疏利之功。使郁滞去。而血自不遏。
玉烛散生地(五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白芍(三钱)朴硝(二钱)大黄(一钱)生姜(三片)治跌打瘀血。发渴身痛便闭。取四物以补调其血。而朴硝大黄。逐瘀去闭。妙在生姜一味。宣散其气。使硝黄之性。不徒直下。而亦能横达。俾在外在内之瘀。一并廓清。
竹叶石膏汤淡竹叶(五钱)石膏(五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麦冬(三钱)半夏(二钱)生姜(三片粳米(四钱)口之所以发渴者。胃中之火热不降。津液不升故也。方取竹叶石膏麦冬以清热。人参甘草粳米以生津。妙在半夏之降逆。俾热气随之而伏。妙在生姜之升散。俾津液随之而布。此二药。在口渴者。本属忌药。而在此方中。则转能止渴。非二药之功。乃善用二药之功也。
黄土汤灶心土(三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熟地(三钱)黄芩(二钱)阿胶(二钱)附子(钱半炮)血者。脾之所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随之以下。方用灶土草术。建补脾土。
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古皆目为圣方。
不敢加减。吾谓圣师立法。指示法门。实则变化随宜。故此方热症可去附子。再加清药。寒症可去黄芩。
再加温药。
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三钱)当归(三钱)此治先血后便。即今所谓脏毒。与痔疮相似。故用当归以活血。用赤豆色赤入血分。发芽则能疏利血中之结。使血解散。则不聚结肛门。赤豆芽。又能化血成脓。皆取其疏利之功。痈脓故多用之。俱用浆水服。
解毒汤大黄(一钱)黄连(三钱)黄芩(三钱)黄柏(二钱)栀子(炒三钱)赤芍(二钱)枳壳(一钱)连翘(一钱)防风(三钱)甘草(一钱)解毒者。谓解除脏毒也。脏毒由火迫结在肛门。故用泄火之药极多。其用白芍者。兼行其血。血行则火无所着。用枳壳者。兼行其气。气行则火自不聚。而火势之煽。每扶风威。故以防风去风以熄火。且防风上行外达。使火升散。则不迫结肛门。此即仲景白头翁汤之意。
清胃散生地(三钱)当归(三钱)丹皮(三钱)黄连(二钱)升麻(一钱)甘草(一钱)方治脏毒。义取清火。而升麻一味。以升散为解除之法。使不下迫。且欲转下注之热。使逆挽而上不复下注。目疾口舌之风火。亦可借其清火升散以解。升麻与葛根黄芩汤相仿。
槐角丸槐角(三钱)地榆(二钱)黄连(一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生地(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防风(二钱)荆芥(二钱)侧柏(二钱)枳壳(二钱)乌梅(三枚)生姜(一钱汁)世谓肠风下血。问肠何以有风。则以外风由肺伤入大肠。内风由肝煽动血分。方用清火和血之药。亦系通治血病之泛法。惟防风生姜。以祛外来之风。乌梅荆芥。以治内动之风。为肠风立法。本于仲景白头翁及葛根诸汤之意。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甘草(一钱)治协热下利便血等症。用芩连以清热。用葛根升散。使下陷之邪。仍达于上。出于表。则不迫协于下矣。
喻嘉言治痢心得。逆流挽舟之法。仲景此汤。实该其意。能从此变化。而治痢思过半矣。
龙胆泻肝汤木通(一钱)泽泻(二钱)柴胡(二钱)车前子(三钱)生地黄(三钱)甘草(钱半)当归(三钱)黄芩(三钱)炒栀子(二钱)龙胆草(二钱)泻青丸龙胆草(三钱)大黄(一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羌活(一钱)炒栀子(二钱)防风(二钱)竹叶(一钱)济生乌梅丸僵蚕(三钱)乌梅(五枚)醋丸脏连丸熟地(五钱)山萸(三钱)山药(三钱)云苓(三钱)泽泻(三钱)丹皮(三钱)黄连(二钱)入猪大脏肠内。同糯米蒸熟。去米。捣肠与药为丸。淡盐汤下。
断红丸鹿茸(三钱)附子(二钱)当归(五钱)续断(三钱)黄(五钱)阿胶(三钱)侧柏叶(三钱)醋丸地榆散地榆(三钱)当归(四钱)白芍(三钱)黄芩(三钱)黄连(钱半)炒栀子(二钱)犀角(一钱)薤白(二钱)地榆治下血。薤白治后重逼胀。余药乃凉血常品。
四逆散柴胡(三钱)枳壳(二钱)白芍(三钱)甘草(钱半)四肢厥冷。谓之四逆。仲景四逆汤。皆用温药。乃以热治寒之正法。至四逆散。则纯用清疏平和之品。亦能治四肢厥冷。何也。盖虚寒固有四症。亦有热遏于内。不得四达。而亦四逆者。实热内伏。热深厥亦深。
非芩连大黄不克。虚热内伏。非玉烛散玉女煎不退。若是腠理不和。遏其阳气。则但用四逆散。枳壳甘草。解中土之郁。而白芍以调其内。柴胡以达于外。斯气畅而四肢通。自不冷厥矣。此汤与小柴胡转输外达相似。又疏平肝气。和降胃气之通剂。借用处尤多。
五苓散白术(三钱)云苓(三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桂枝(三钱)仲景此方。治胸满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用桂枝入心以化胸前之水结。余皆脾胃中州之药。使中上之水得通于下。则小便利。散于上则口渴除。达于外则身热解。今遇小便不利。便用五苓散。虽去桂入膀胱化气。然桂实心肝之药。火交于水。乃借治法。不似附子台乌。本系膀胱正药也。且阴水可用。
而阳水绝不可用。
平胃散胃苓汤。即此方合五苓散也。
浓朴(二钱)陈皮(二钱)苍术(三钱)甘草(钱半)石莲汤人参(钱半)黄芩(三钱)黄连(二钱)石莲(即莲米有黑壳者三钱)胃火甚。则拒格不纳食。用芩连以清火。用人参石莲以补胃。故治噤口不食。
大清凉散木通(一钱)泽兰(二钱)车前子(三钱)甘草梢(一钱)白僵蚕(三钱)金银花(二钱)蝉蜕(五钱)全蝎(一钱)川黄连(二钱)炒栀子(三钱)五味子(五钱)龙胆草(二钱)当归(三钱)生地(三钱)天门冬(三钱)麦门冬(三钱)牡丹皮(三钱)黄芩(三钱)知母(三钱)黄酒(三钱)蜂蜜(三钱)童便(一杯)泽泻(三钱)诸药清热利水。使瘟毒伏热。从小便去。妙三虫引药及酒达于外。使外邪俱豁然而解。是彻内彻外之方。
左归饮熟地(八钱)山药(三钱)枸杞(三钱)甘草(钱半)茯苓(四钱)山萸(三钱)难经谓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景岳此方。取其滋水。故名左归。方取枣皮酸以入肝。使子不盗母之气。枸杞赤以入心。使火不为水之仇。使熟地一味。滋肾之水阴。使茯苓一味。利肾之水质。有形之水质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