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永得信后,二话不说,转身就跑。
  御史带着诏书在谷永屁股后头一通追,结果也没追上,只好回京复命。
  等御史回来的时候,成帝的气头已过,也有点后悔,也就不再追究谷永。
  王商一看谷永这边上书劝谏也不起作用,决定不再用这种扬汤止沸的方法,直接改釜底抽薪了。
  当然,赵氏姐妹是谁也抽不动的,只能抽张放了。
  但是毕竟张放和成帝关系非同一般,要想成事总是需要点由头。不过以成帝和张放平时的作为,找点茬简直太容易了。
  话说这天成帝和张放一干人等饮酒作乐,肆意说笑,真折腾得不亦乐乎。
  恰好赶上侍中、光禄大夫班伯修完病假正好开始上班,所以来拜谒成帝。
  成帝已经有了几分醉意,见了班伯,直叫他一起来哥俩好喝几杯。
  要受班伯,颇有乃姐的风范。嘴里答应着,脚就是不挪窝,两眼直勾勾看着成帝身边的屏风。
  成帝也感觉有些奇怪,心说朕这屏风有什么问题吗?就扭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就明白了——屏风上画的是纣王妲己醉酒图。
  成帝脑袋瓜可不笨,当然知道班伯的意思,但还是故意问班伯道:“这幅图画何以示戒?”
  班伯这才把眼神聚焦到成帝那张醉脸上:“微子之所以要离开纣王,就是因为纣王沉湎于酒。纣王等人喝醉酒后就大喊大叫,胡乱折腾。《大雅》中的记载都为此唏嘘不已。诗、书劝人戒淫乱,因为酒是淫乱之源!”
  成帝闻言,什么酒兴也没了,脑袋倒还清楚,夸奖班伯说:“好长时间不见班生,今又得闻直言了。”
  张放等人见状,颇为扫兴,但也颇为实相,一个个都借口开溜了。
  成帝就是这么一皇帝,什么道理都明白,可惜认识都停留在口头上。所以,认识到了也是梁山上的军师。
  不两天成帝觐见太后王政君。王政君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脸色黑不溜湫,眼见衣带渐宽,不由得流泪劝成帝说:“皇帝自己身体不如从前,应当自知保养,别再沉湎酒色。班侍中忠直之臣,当受厚遇。富平侯简直是个祸害,应当迁就国。”
  成帝不敢对母亲说不,只好哼哼哈哈打马虎眼。回宫之后,也不见把张放打发走。
  王商等人见状,心说太后的话你都不听了。看来还是力度不够啊,于是授意丞相薛宣和御史大夫翟方进联名弹劾张放。
  成帝迫于他娘和朝廷大臣的压力,不得以把张放外放做了北地都尉。
  可是没过几个月,成帝又找了个由头把张放召了回来做侍中,陪伴左右。王商哭笑不得,心说这玩意我治不了,不信你娘治不了你。就把张放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太后王政君。
  太后听后,气得脸上的褶子都绷平了,把成帝叫来一通臭骂。成帝没办法,只好又把张放弄去当天水属国都尉。
  张放他爹给儿子起名的时候也不注意,叫什么不好,叫放。好嘛,现在还真应验了,越放越远。
  张放走的时候跟成帝哥俩哭得跟泪人似的,看来兄弟感情还真不一般。
  这一走时间可长,永始年间是没再回来,只是到了成帝下一个年号元延时,张放才因他娘敬武公主生病得以返回长安和成帝一聚。
  这期间成帝对这个兄弟可是十分想念,常常派人——“玺书劳问不绝”。
  可惜太后和王家看张放已经如洪水猛兽,等敬武公主病一好,又让成帝把张放扔出去当河东都尉去了。张放每次来来去去,成帝送别是哭哭啼啼,好不感人。
  成帝被人棒打了鸳鸯,自然是一肚子怨气。但是主谋者一个是老娘,一个是舅舅,他也不能把这二老怎么地,只好找别人出气。
  接下来倒霉的就是上书弹劾张放的时任丞相薛宣和御史大夫翟方进。永始元年,太皇太后邛成王太后病逝,安分守己的邛成太后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丧事被办得比较简单。
  成帝心说这下有把柄了,不信整不死你们。就把丞相薛宣免为庶人,御史大夫翟方进降为执金吾。
  说明一下,与薛宣同时崭露头脚的御史大夫王骏其时已经病逝,翟方进刚接任御史大夫没几天。
  关于这几个人,交待几句。
  王骏,他爹就是昌邑王刘贺的中尉王吉。而就任御史大夫前,王骏曾任京兆尹。前文提过的京兆尹“前有赵张,后有三王。”其中的三王分别就是成帝朝的王尊、王章和王骏。前两王上文已有交待,毋须多言。王骏年少时以孝廉入为郎官,后经陈咸匡衡等人举荐升为谏议大夫,然后被派到了淮阳王国。
  但是他爹王吉因为昌邑王的事情被刑留下太多心理阴影,所以不同意王骏在诸侯国就职。王骏于是从父命从不去趟诸侯国这趟浑水,告病还乡。
  起复后历任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后调为京兆尹。王骏从少府任上调走接任他的正是薛宣。
  王骏担任京兆尹期几年间,颇有声名,恰好这时原御史大夫挂了。接任御史大夫呼声最高的就是王骏。
  可是,关键时刻,谷永的一封上书让王骏到嘴边的鸭子飞了去:“贤明的君主不仅只注重声望,更要考察这人的为政能力。臣以为少府薛宣处理政事通达干练,请陛下留意此人。”
  这样一来,薛宣后来居上,就任了御史大夫。薛宣究竟有什么能耐,能让谷永对他另眼相看呢?
  看看薛宣的履历您就明白,谷永可不是在说瞎话。
  元帝朝时起,薛宣从芝麻绿豆官开始做起,一路颇受人器重。不管是给他中央官还是地方官,薛宣都做得虎虎有生气。后来王凤听说他的才名,便先提拔他做长安令,以观后效。
  薛宣就任长安令后,政绩斐然,于是王凤又将他提拔为御史中丞,总领外地各州部刺史。
  这可是个重要官职,相当于组织部主管副部长和纪检委主管副书记。薛宣任御史中丞期间,贬退称进,黑白分明,朝廷上下无不叹服。
  后来薛宣又出任临淮太守,大治;把临淮治理干净后,赶上陈留郡不太平,薛宣又被派为陈留太守,三拳两脚也弄个歌舞升平的。
  之后,薛宣被调入京城,就任最难当的地方官名单上并列第二的左冯翊。所谓会者不难,薛宣把这京畿一侧,治理得也是风声水起,于是又接王骏的班被升为少府。
  鸿嘉元年,薛宣升任御史大夫,朝中一片为王骏叫屈喊冤之声。王骏本人心态倒是不错,一笑置之。
  没过几个月,老无能丞相张禹退休,薛宣又升为丞相,封高阳侯,王骏升为御史大夫。
  可惜薛宣这个人和宣帝朝的黄霸颇有点相似之处,当地方官行,当百官之首的丞相便显得能力不足。
  而且,由于薛宣并没有怎么学习过儒家经典,他的执政能力属于是先天资质再加自学成才。
  这样一来在一些方面就显得不足——用现在的话说叫作理论高度不够。因此颇为朝中一些人所诟病和鄙视,其中就包括成帝。
  恰好赶上张放事件和邛成太后葬礼事件,成帝便直接把薛宣给免了。薛宣前后共任丞相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