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姐妹,除了霸占着后宫之外,实在是找不到她们俩对政局有什么太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跟下一章要出现的一个姓傅的老女人比,赵飞燕姐妹简直可以被颁发不干政后宫典范的奖状。
  也许有人要说她们导致成帝无嗣。这倒是无法回避,她们以残忍的方式害死很多无辜的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对汉朝政局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简单计算一下,赵飞燕姐妹入宫的时候是鸿嘉三年,这时候成帝已经当皇帝十五年了。
  就算是从之后元延年间开始有了成帝的皇子,等到成帝去世时,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而已。
  考虑到当时的种种因素,这孩子就是继位了,估计也就是一提前版的汉平帝。
  再看看在成帝朝辅政的王家人,从王凤到王根,客观点说,基本上还是称职的。如在下之前所述,王家虽然贪点、霸道点,但还是干活的。
  成帝本人也并非没有认识到王氏的权势过盛,这点,从他后期对张禹、翟方进等人的信任中也可见一斑。
  可惜,碍于其老娘的情面,他始终不能对王氏有实质性的打击或者削权。
  但事实是,虽然成帝没有直接削弱王家。但成帝死后哀帝继位,王家的权势是一落千丈的。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继位的哀帝是个短命先生,而成帝的老娘王政君又实在太能活,因此才给了王家东山再起的机会。
  哀帝继位以后王家权势的迅速衰落和傅家权势的迅速上升也说明即便没有王家,也会有张家赵家李家的人出来占领权利制高点。
  自然的,当连续两个短命皇帝出现的时候,肯定会有人去填补帝国权利顶端上的那个最高权利的空缺。
  巧合的是这个人恰好是王莽而已。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忙着。忙着升,忙着死,或者忙着争来夺去。
  忙着升的人是孔光,翟方进死了,丞相的位置空着。不过成帝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来拜孔光为相了。
  充分准备的意思就是给孔光的印绶都准备好了,所以孔光就在成帝灵柩前受丞相、博山侯印绶。
  不过这倒不能怪人家孔光着急当丞相。皇帝的葬礼,没丞相谁来主持,所以孔光大小也算是个临危受命吧。
  第一个死的人是赵合德。在成帝死后第二天,王政君就诏令王莽、和孔光会同掖庭令调查皇帝暴毙的原因。
  虽然说赵合德并没有毒死成帝,她心知一来皇帝死在自己床上没法交待;二来之前也的确做了不少上不得明面的事情,如果被审问拷打出点什么来,还会连累乃姐等人。
  于是,赵合德就召集了身边亲近些的侍从宫女,分别给予赏赐,请大家以后嘴严实点,能不说就不说。接着,不等王莽等人找上门来,赵合德就服毒自尽,一代倾国倾城的美女,就此香消玉殒。
  要是成帝在黄泉路上动作没有那么快,也许二人在奈河桥头还能见一面。
  第二个死的是富平侯张放。成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张放悲伤不已,整日哭泣,不久便悲伤而亡。
  没说的。真爱。
  随后,太子刘欣继位。是谓传说中汉哀帝。王政君和赵飞燕职称各升一级。
  新皇帝上任三把火,哀帝即位之初,还是颇有几分明君的架势。史载:“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来看看哀帝上任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第一类是削减皇宫的用度开支。
  先是裁撤了乐府。由于成帝喜欢搞流行音乐和舞蹈出身的赵氏姐妹,所以成帝朝靡靡之音很是盛行。哀帝本来就没有什么音乐细胞,而且做诸侯王的时候就非常讨厌这些东西,因此在继位不久之后就把乐府给废了,朝廷礼乐所需的人员转由其他部门接管。此一项,使得庞大的乐府机构人员减半,开支自然也下来了。
  然后罢了齐国的三服官以及其他主管皇家服装的官署,对于一些工艺比较复杂耗费巨大的纺织品,不再制作和向京师进贡。
  最后规定掖庭的宫女,年龄超过三十的,准许嫁出宫去;而官奴婢五十以上,免去官奴身份,给她们自由身。
  第二类是改善国内风气,修书、树立模范等。
  王莽向哀帝推荐了刘向之子刘歆。哀帝召见后,非常欣赏刘歆。升为光禄大夫,令其校对《五经》,并继续完成其父刘向未竟的是也,继续做图书汇编和分类工作,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刘向父子也由于其在古文经典和图书分类等方面的巨大贡献,成为公认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提一句,由于歆和欣同音,刘歆后更名为刘秀。不过此刘秀非彼刘秀,莫混淆。
  此外,哀帝还表彰了克尽孝道的河间王,以作为宗室贵族的榜样。
  第三类最重要,涉及了官员,以及帝国的根本——土地。
  汉家故事,两千石官员任职三年以上,可任子弟一人为郎官,至此被废除。接着增加了底层小吏的俸禄,且哀帝对政事亲力亲为,颇为勤政。
  老套路,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后面。
  到哀帝年间,由于历经元帝、成帝二朝的折腾,汉帝国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哀帝当太子时的太傅师丹在哀帝上位后,即上书建议对土地兼并现象进行限制。
  哀帝认为师丹的上书切中时弊,于是将师丹的上书在朝堂上进行讨论。经有关人员讨论后,便颁布了限田令和限奴婢令,内容如下:“从诸侯王开始,诸侯王、列侯、公主占田各定限额。关内侯、官吏、庶民占田都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人数不得超过三十人。期限定为三年,三年后有违犯规定的,财产没收入官。”
  条例一颁布,立刻引发了市场巨大的波动。田地和奴婢的价格直接跳水,皇亲国戚和皇帝的亲信们一时间叫苦连天。
  于是不断有人给哀帝施加压力,比如他奶奶傅昭仪,比如他娘丁姬。比如傅丁两家两家的外戚。
  因此限田令和限婢令推出没几天,就因为执行不下去而成为了一纸空文。
  也许您要说了,怎么王家没有动静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王家,现在,不行了。
  新冒出来的傅家和丁家已经后来居上,这两家新的暴发户崛起速度是极其可观的。
  确切地说,她们做大只用了半年。而就是这半年时间,以哀帝奶奶傅昭仪为首的新外戚贵族们,就把哀帝的中兴热情兜头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
  当然,这时候,还是成帝绥和二年。
  看看这半年都发生了什么。
  傅昭仪这个老女人实在很会搞关系,哀帝刚刚登基。她就带着哀帝的娘丁姬没事去怕王政君的马屁,王政君一高兴,就准许傅昭仪和丁姬可十日入宫一见哀帝。
  随后王政君又让哀帝给傅昭仪和丁姬安排住处。成帝于是下诏询问丞相孔光和大司空何武。
  孔光早就听说傅昭仪这个人是快暴炭,而且工于心计会耍弄权术。而哀帝从小到大都是她在抚养教育。此外,哀帝能够继位,不能不说傅昭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孔光怕傅昭仪要是住得太紧,必然会干预朝政,就动了个小心眼,不让她和哀帝离得太近,因此建议哀帝说:“应当为定陶太后另筑宫殿居住!”
  何武可没想那么多,就觉得现在一切以节俭为主,干什么要重修宫殿,劳民伤财,因此他建议可以让傅昭仪住在北宫。
  结果王政君最后采纳了何武的建议,让傅昭仪和丁姬住在了北宫。北宫和哀帝的未央宫相通,傅昭仪早晚想见哀帝时极其方便。祸根就此种下。
  住进了皇宫的傅昭仪天天逼着哀帝要名份:你是我孙子,你是皇帝了,奶奶我怎么能还天天顶着个定陶太后的帽子呢;还有你的亲亲的娘,你打算让她被丁姬丁姬的叫到什么时候?
  自然的,傅昭仪还顺便向哀帝推荐几个很贤能的人,要求成帝给这些人加官进爵。很巧合的是,这些人大都跟傅昭仪一个姓。
  哀帝被傅昭仪逼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当然,哀帝也不是不像给自己的娘和奶奶一个名份。不过他刚继位不久,上来就搞这种东西自己也觉得有点心虚,所以迟迟不能给他奶奶一个交待。
  体贴皇上的大臣还是有的。高昌侯董宏看到了皇上的难处,立马上书给哀帝,援引了秦庄襄王和华阳夫人的故事。
  秦庄襄王非华阳夫人亲生,而过继给华阳夫人。秦庄襄王继位后,将其生母和华阳夫人并称太后。
  董宏认为,应当依据此例称傅昭仪为帝太后。
  哀帝见了奏章,正中下怀,立刻就把奏章发给有司讨论,准备给他奶奶名份。
  可惜大司马王莽和左将军师丹直接就把董宏的奏章给否决了,还顺带着把董宏给弹劾了:一来,皇太后的如此至尊名份,怎么能开分店?二来,现在承平盛世,董宏这小子引用亡国的秦国的旧例让大汉遵循,他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