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蒸证治
草木逢春变化新,太和元气日熏蒸,
细推物理皆如是,莫把芽儿作病名。
天地之造化,阳主生长,阴主收敛。故草木之生长于春夏者,阳之舒也。收藏于秋冬者,阴之惨也。幼科书中变者,变生五脏也;蒸者,蒸养六腑也。以变蒸二字分脏腑论,又有变蒸之后,有三大蒸之说。后人因之,莫有觉其非者,故予直解之曰:变者,变易也,谓儿之知觉运动以渐而发也;蒸者,蒸然发热也,形神变易之时,真阳发舒之象也。人之生也,一岁而变蒸。是男子八岁而真牙更,十六岁而精动,六十余岁而精竭;女子七岁而真牙更,十四岁而经行,四十九岁而经止。此天地阳阴之气,其分数固已定矣。其一岁之外复有三大蒸之论者,诚未达其旨也。若一之内变蒸之日,似亦不可执也。形有强弱,气有清浊,变有迟速,故形壮气清者,其变常速;形弱气浊,其变常迟。谓三十二日一变者,乃举其大数如是也。至于形之强弱,气之清浊,则又禀于父母,出于造化阴阳之殊也。
幼科中治变蒸者,发热方用黑散子,麻黄、杏仁发表药也。大黄攻里药也,表里无邪,不知此灶如何而立。变蒸之热,生于其中,发于其外,自有微汗而解。按仲景论有伤寒不宜汗下之戒,如是方者,误儿多矣。
儿当变蒸之时,或有伤风,或有伤食者,法当治之。先后补泻,不可不辨。如先有所伤,儿后变蒸者,邪气盛而正气受伤,当先泻后补也;先变蒸而后有所伤者,正气虚而邪气乃凑也,当先补后泻。家秘之法,挟外感者,宜挐捏之法以发散;挟内伤者,宜枳术丸研细与之,更节其乳。有客忤者,宜至圣保命丹、薄荷汤研服。或吐泻者,钱氏异功散加藿香叶,共作细末,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小儿变蒸过,如蒸不除者,调其乳母,用加减小柴胡汤。
人参。柴胡。甘草。麦冬。生地。木通。陈皮,等分。
淡竹叶水煎,食后服,如前法。
有变蒸咳嗽,痰壅鼻塞声重,惺惺散,要方也。方见伤寒。
又浴法:用白芷或苦参煎汤,抱儿向避风处浴之。
有变蒸发搐者,此热甚生风,亦胎惊也。宜寻惊风法治之。泻肝,泻青丸;泻心,导赤散。如先发惊方治③,正④后变蒸又发者,此胎惊将成痫也,勿用正④法,此有痰伏心中,宜安神去痰,钱氏安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1]脐字下原脱“风”,据上下文义补。
[2]调药:原作“药调”,据忠信堂本改。
[3]治:忠信堂本作“止”。
[4]正:忠信堂本作“止”。
急慢惊风
儿在母腹中,只是一块血肉耳。及其生也,啼声一发,然后九窍开张,四肢蠕动,如梦初觉之象;肌骨娇嫩,又如草木萌芽之象,故曰芽儿。以渐壮健,全赖父母之养,一旦有病,医药之助,不可无之。然病有三因,须明辨之。有因于胎毒者,如丹疹疮痈之类,宜解其毒,如幼婴解毒延龄丸、溯源解毒汤之类是也。有因胎禀不足者,如解颅五软之类是也,宜地黄丸主之。有因外感风寒暑湿之气得者,谓之外因;有因饮食寒热之伤得者,谓之内因;有客忤倾跌汤火得之者,谓之不内外因。如外因者,发散之;内因,消导之;内外因者,各从其症治之。临机应变,不失其宜可也。
幼婴解毒延龄丹:解胎毒,儿初生下便宜服之。
用胞衣余带近衣者,不拘长短剪下,炭火上焙干,为末,每一钱,加甘草一钱。净黄连五分,朱砂飞,三分
为细末,用生蜜和匀,分作七服,每日取豆大许,纳儿口中,以乳送下,七日去其腹中之秽毒,自无脐风之疾。
溯源解毒汤:儿有胎疾,乳母服之,此四物汤加减也。
当归,川芎,生地,人参,连翘,黄连,陈皮,甘草,木通。
水煎浓,入竹沥服之。
丹溪曰:乳母致病,事起于默,人多玩忽,医所不知。故乳母禀受之厚薄,性情之缓急,骨肉之坚脆,德行之善恶,令儿相肖,为大关系,不可不择也。
惊风总论
小儿大病是惊风,急慢阴阳便不同,
采集前贤诸秘诀,指挥后学救孩童。
钱氏云:急惊①,或闻大声,或大惊而发搐,发过则如故,此无阴也,当下之。此症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嗜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热也。盖热甚则生风,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故下之以除其痰也。不可与巴豆大温药下之,恐触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间,因闻非常之声,则动而惊搐矣。若热极,不闻声及惊,亦自发搐也。按钱氏治之用利惊丸,亦以朱砂膏代之。
①惊:原作“慢”,据忠信堂本改。
慢惊因疾后或吐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出气亦冷,手足时瘈疭,昏睡露睛,此无阳也。按钱氏用瓜蒌汤,不知其义。今用调元合建中汤。
急、慢惊,阴阳异证,切宜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如不分别,则误甚矣。
陈氏曰:小儿平常无事,急发壮热,手足搐搦,眼目戴上,涎潮壅塞,牙关紧急,身热面赤,此急惊风,属阳,病在腑,当治以凉。如面白身无热,口中气冷,多啼不寐,目睛上视,项背强直,牙关紧急,涎潮,或自汗,此慢惊风,属阴,病在脏,当治以温。
肝惊眼赤面青,粪下青白。
心惊面皮红赤,夜啼至晚。
肺惊气喘,饮水喉中痰鸣。
肾惊梦中咬牙,睡中惊哭。
脾惊五心烦热,干呕,腹胀不食。
又陈氏治慢惊风,初去痰,用芎蝎散;次温中,用油珠膏;后补元气,用补脾益中汤。多辛燥之药,今改用沉香礞石丸,以降其痰;调元建中汤加附子,以温其中;十全大补汤以复其元气,或用②参苓白术散。
洁古云:急惊,阳证也,俱腑受病耳。小儿客痰热于心膈,是少阳相火旺。经云:热生风,因时火盛而作。盖东方震木,得火气而发搐。木火不动,得风而动,两用利惊丸、导赤散、泻青丸、在黄丸主之。搐止,服安神丸,乃东垣安神丸也。
慢惊,阴证也,俱脏受病耳。小儿吐泻病久,脾胃虚损,若不早治则成慢惊,名曰瘈疭,似搐而非真搐。因脾虚损,故大便不聚,当去脾间风,则其利自止。既以失治,则脾肺俱虚,致肝③木所乘,是为慢惊也,当用温补。按洁古用宣风散以导脾间之风,不知其义。盖脾胃虚损,岂可用牵牛大泻元气,此不可服也。用益黄散、羌活膏皆犯辛热,大耗真气之药,不如东垣之论,其义最精。见后。
东垣曰:外物凉,宜镇心,以黄连安神丸,若气动所惊,宜钱氏寒水石安神丸。大忌防风丸,治风以辛温之药,必杀人,何也?辛散温乎,热火也。
因惊而泻青色,先治肝,以朱砂之类,勿犯寒凉之气,大禁凉惊丸。风木旺必克脾胃,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阎孝忠集钱氏方,以益蓼散补土,误矣!其药有丁香辛热,以助其火,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肺,丁香辛热④,大泻肺与大肠,脾实当泻子,今脾胃虚反更泻子而助火,重虚其土,杀人无疑矣。其风木⑤既旺,有关脉洪大,掌中热,腹皮热,岂可以助火泻金?今立一方,先泻火补金,大补其土,之为神治之法,宜黄芪汤主之,乃治慢惊之神药也。即调元汤加芍药是也。
丹溪曰:惊风有二:慢惊属脾虚,所主多死,宜温补。一云温补宜参术煎汤,下安神丸;急惊属痰热,宜凉惊。一云用养血药作汤,下降火清痰丸子。钱氏凉惊丸,世以一概通治二证,其谬。
急慢发热、口疮、心肺伏热、痰热、痰嗽、痰喘,并用涌法,重则瓜蒂散,轻则用苦参末,小豆末,以淡豆豉汤⑥调服吐之。吐后搐定,更宜防风通圣散为末,蜜丸服之。
《全婴方》云:惊证因风则目青、面红、发搐,其病在肝;因惊,舌疮面赤,忽然作声发搐,其病在心;因食,则嗄吐气而发搐,其病在脾,皆阳痫也。脾胃经虚则生粘痰,痰涎者,脾胃所出也。痰则凝滞,在于咽喉,如牵锯之声。时复瘈疭,或因吐泻所致。脾虚则肺亦虚,痰涎流溢,其证亦然,此阴痫也。
身热脉浮,精神恍惚,或吐泻不思乳食,发搐,即吐不泻,又能乳食,发搐,亦半阴半阳合病者也。
亦有急惊,凉泻⑦而不愈,或与吐下药太过者,变为慢惊。又有慢惊温补而不愈,变为急惊者。
[1]补脾:原作“销脾”,据忠信堂本改。
[2]或字下原脱“用”,据忠信堂本补。
[3]肝:原作“按”,据忠信堂本改。
[4]辛热:原作“热”,据忠信堂本改。
[5]风木:原作“风未”,据上文及忠信堂本改。
[6]淡豆豉汤:原作“淡蒸汁”,据忠信堂本改。
[7]凉泻:原作“泻凉”,据忠信堂本改。
急慢惊风,症有阴阳,证有顺逆,搐有真假,治有次第,不可不知。其候可预防者,如目鲜、目眩、目白、目青、目斜、目闭、目转、目瞪,声实、声嗄、声战、声轻、咂口弄舌、卷舌、露筋、嘘风、撮口,噎乳噎食,忽然定睛,吐涎沫,扭项摇头,仰身擦面,藏头畏明,手挛手战,脚挛不伸,忽撩忽乱,失张失志,精神恍惚,睡卧不宁,睡中喜笑,困啮齿龈,心烦躁啼哭咬人,面脸色变,或红或青,身舒用力,呢呢作声者,巳上应,乃急惊之先兆也。宜预防之,驱风膏、钱氏抱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