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之剂
局方密蒙花散、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并暴赤肿。
羌活、白蒺藜(炒)、木贼、密蒙花、石决明(各一两)、菊花(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食后调下。
三因羌活散、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涩,翳膜生疮,及偏正头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川芎、天麻、旋复花、青皮、南星(炮)、本(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入姜三片,薄荷七叶。
按:以上并足太阳、厥阴药也。
东垣明目细辛汤、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眼睫成纽,眵糊多,隐涩而难开,眉攒肿闷,鼻塞,涕唾稠粘,大便秘涩。
麻黄、羌活(各三钱)、防风(二钱)、本(一钱)、白茯苓(一钱)、当归尾(一钱)、川芎、细辛、蔓荆子(各五分)、荆芥穗(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酒制)、椒(八个)、桃仁(二十个)、红花(少许)上、咀。分作四服,每服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足太阳、厥阴、手少阴药也。
机要四物龙胆汤、治目赤,暴发云翳,疼痛不可忍。
四物汤(各半两)、羌活、防风(各三钱)、草龙胆(酒拌炒,煎)、防己(各二钱)上、咀。作数服,水煎。
按:此足厥阴、太阴、太阳药也。
防风饮子、治拳毛倒睫。
黄、甘草、人参(各一钱)、葛根(五分)、细辛叶、蔓荆子、防风(各五分)、当归(七分半)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后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手足太阴药也。
治热之剂
局方洗心散、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心神烦躁,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大黄(煨)、甘草、当归、芍药、麻黄、荆芥穗(各六钱)、白术(半两)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生姜薄荷汤煎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厥阴、手足太阴经药也。今人多用之,故收入。然以白术合大黄入心,故名洗心。而从以麻黄、荆芥,亦是表里药。
济生羊肝丸、治肝经有热,目赤睛疼,视物昏涩。
羊肝(一具,生用,《局方》用白羊肝)、黄连(去须,为末)上先将羊肝去筋膜,于沙盆内捣烂,入黄连末,杵和,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用熟水送下。
按:此手少阴、足太阴、厥阴药也。
东垣泻热黄连汤、治眼暴发,赤肿疼痛。
黄芩(酒制,炒)、黄连(同上制)、草龙胆、生地黄(各一两)、升麻(半两)、柴胡(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煎去渣,于日午前饭后热服。
按:此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少阳、少阴药也。
治风热之剂
局方明目流气饮、治风热上攻眼目,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隐涩难开。
大黄(煨)、牛蒡子(炒)、川芎、菊花、白蒺藜(炒)、细辛、防风、玄参、山栀、黄芩甘草(炙)、蔓荆子、荆芥、木贼(各一两)、草决明(一两半)、苍术(泔汁炒,二两)上为末。每二钱,临卧用温酒调下。
按:此手足三阴、足阳明、太阴药也。
洗肝散、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
薄荷叶、当归、羌活、防风、山栀仁、甘草、大黄、川芎(各二两)上为末。每二钱,食后煎水调下。
按:此足太阳、厥阴、手足太阴药也。
钱氏泻青丸、治目暴发,赤肿疼痛。
当归、川芎、山栀、龙胆草(酒拌炒焦)、大黄、羌活、防风上为末,蜜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
按:此足太阳、少阳、太阴、厥阴药也。
东垣连翘饮子、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隐涩,小角紧,久视昏花,迎风有泪。
蔓荆子、生甘草、连翘(各三分)、柴胡(二分)、黄芩(酒制,五分)、生地黄、当归、人参、红葵花(各三分)、黄、防风、羌活(各五分)、升麻(一钱)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足三阳、少阴、厥阴药也。
神芎丸、治湿热内甚,目赤肿,或白睛黄色。
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滑石(各四两)、黄连、薄荷、川芎(各半两)上为末,水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二十丸。
按:此足阳明、厥阴药也。
东垣龙胆饮子、治肝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
麻黄(一钱半)、黄芩(炒)、青蛤粉、羌活、草龙胆(酒拌,炒焦,各三钱)、蛇蜕皮、谷精草川郁金、炙甘草(各五分)、升麻(二钱)上为细末。每二钱,食后茶调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手足太阴药也。
以上六方,宜随表里而轻重之,亦不可例用。
理血之剂
局方明目地黄丸、治男女肝肾俱虚,风邪所乘,热气上攻,目翳遮睛,目涩多泪。
牛膝(酒浸,三两)、石斛、枳壳(炒)、杏仁(去皮尖,炒)、防风(各四两)、生熟地黄(各一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盐汤下。
按:此出太阳例,又气药也。
简易加减驻景丸、治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
熟地黄、当归(各五两)、楮实子、川椒(炒,各一两)、五味子、枸杞子(各二两)、菟丝子(酒制,半斤)、车前子(炒,二两)上为末,蜜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谨按:肝为相火,有泻无补,况阴水虚而阳火实病目者多。故此二方,盖补肝之阴虚也。颇有理,故收入。
地芝丸、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
生地黄(焙干)、天门冬(去心,各四两)、枳壳(二两,炒)、甘菊花(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茶清送下百丸,食后。
理气之剂
局方定志丸、治眼不能近视,反能远视者。
白茯苓、人参(各三两)、远志(去心)、菖蒲(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七丸,至二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后,日三服。
按:以上二方,手太阴、少阴药也。
济生桑白皮散、治肺气壅塞,毒瓦斯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
玄参、桑白皮、枳壳(炒)、升麻、杏仁(炒)、旋复花、防风、赤芍、黄芩、甘菊花、甘草(炙)、甜葶苈(炒,各一两)上为末。每四钱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又治风热之剂也,出太阳例。
养阳之剂
东垣神效黄、汤、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或手或腿脚,麻木不仁,两目紧急缩小,及羞明畏日,或视物无力。
黄、(二两)、人参(八钱)、炙甘草(一两)、蔓荆子(三钱)、白芍(一两)、陈皮(半两)上、咀。每五钱,水煎,临卧热服。
益气聪明汤、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此药能令人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
黄、甘草、人参(各半两)、升麻、葛根(各三钱)、蔓荆子(一钱半)、芍药、黄柏(酒炒,各一钱)上、咀。每服三钱,水煎,临睡热服,近五更再服之,得肿更妙。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若此一味,多则不效。
人参补胃汤、治劳役所伤,饮食不节,内障昏暗。
前黄、汤减陈皮,、再减半,加黄柏一两(酒拌透)。
上、咀。每服三四钱,水煎,食远稍热服,后两目广大,视物如童时,觉两脚踏地,不知高低。盖冬天多服升阳药故也。病减住服。
按:以上手足太阴、少阴药也。
滋阴之剂
东垣连柏益阴丸羌活、独活、甘草、当归尾(制)、防风、五味子(各半两)、石决明(烧,三钱)、草决明、细黄芩、黄柏、知母、黄连(酒拌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百丸,食远茶清送下,常多服补阳汤,少服此丸。
滋阴肾气丸、此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熟地黄(三两)、牡丹皮(半两)、生地黄(四两)、泽泻、茯苓(各二两半)、当归尾、山茱萸、柴胡五味子、干山药(各半两)上件于石臼中杵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盐汤空心服。
按:以上并少阴药也。
养阳滋阴之剂
局方菊睛丸、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常见黑花多泪。
枸杞子(三两)、苁蓉(酒浸炒)、巴戟(去心,各一两)、甘菊花(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温酒盐汤,食远任下。
东垣滋阴地黄丸、治眼目瞳子散大于黄睛,视物无的,或卒然见非常之处。
熟地黄(一两)、生地黄(一两半)、柴胡(八钱)、天门冬、炙甘草、枳壳(各三钱)、人参、地骨皮(各二钱)、黄连、五味子(各三钱)、黄芩、归身(各半两,酒拌焙)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百丸,温茶清送下,日进三次。忌辛辣、生冷之物。
按:此二方,足少阴之剂也。前方主右肾,此主左肾之药,故亦异尔。
补阳汤、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及足太阳少阴经中郁遏,足厥阴肝经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白翳内阻也。当于太阳少阴经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当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阳太阴标中(标者,头也),泻足厥阴肝经火,下伏于阳中,乃次治也。《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补其阴,此治法是也。每日清晨,以腹中无宿食,服补阳汤,临卧,服益阴丸。若天色变,大寒大风,并劳役,预日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候体气和平,天气如常服之。乃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羌活、独活、甘草、人参、熟地黄、黄、白术(各一两)、泽泻(研为末)、陈皮(各半两)生地黄(炒)、白茯苓(去皮)、知母(炒,各三钱)、柴胡(去苗,三两)、防风(去芦)、白芍药(各半两)、肉桂(去皮,一钱)、当归身(去芦,酒制,三钱)上同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宿食消尽服之。
冲和养胃汤、治内障眼,得之脾胃元气衰弱,心火与三焦俱盛,饮食失节,形体劳役,心不得休息,故上为此疾,服之神效。
柴胡(七钱)、防风(半两)、羌活、炙甘草、黄、(各一两半)、当归(制)、白术、升麻、人参葛根(各一两)、白芍(六钱)、白茯苓(三钱)、干姜(一钱)、五味子(二钱)、黄芩、黄连(各七钱)上、咀。每五六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按:以上足三阳、手足太阴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