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以后他继续保持着创作势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至80年代末,他已出版了近50部中长篇小说、剧本和短篇小说集。1988年,瑞典学院授予他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阿拉伯叙事体艺术”。
迈哈福兹没有到过西方,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荣耀的事,他也由于健康状况而未亲自前往。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方文学的广泛了解。俄国、法国和英国的文学大师,尤其是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也夫斯基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他的作品的最基本精①神就是自由,他要表现的是“人从一切桎梏中获得解放”。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现实的强烈反差,激起了他涌泉般的创作灵感。关注埃及现实,写当代生活,这是他的重要原则。“你为你的世界工作,就像你会活一辈子;你为来世工作,就像你明天就会死去。”②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遗嘱》也是埃及文学史上民族历史小说的真正开篇之作。小说以古代法老胡福的时代为背景,却无意复述历史,其中除最主要的历史事件外,情节基本上都是虚构的,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也作了完全相反的描写,比如胡福本应传位于他的儿子哈佛拉,小说却写他传给一位勇敢、坚强、热情、忠厚的王室以外的青年。历史只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其精神的血脉则完全是当代性的。
《雨中情》以1967年埃以战争为背景,当时在战局对埃及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迈哈福兹连连发表政论性文章,激励埃及人民振奋精神,为收复失地而英勇奋战。在大声疾呼之余又创作了这部小说,对战时埃及社会的人生世相进行深入描绘。“雨中情”的“雨”是指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环境,“情”则主要是指一批不顾民族危亡的男女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通过放映色情影片诱骗女孩子的摄影师,利用职务之便污辱演员的电影导演,追求金钱和变态性爱的老鸨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要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现实来惊醒麻木的人们。
迈哈福兹最钟爱的是他的“三街”:《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这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这个三部曲所展现的是自1917年至1944年间埃及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它以一家三代人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30年间埃及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迈哈福兹历来认为文学应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应有助于读者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这部作品正是他这一创作思想的卓越体现。
《宫间街》的中心人物是开罗的普通商人阿卜杜·贾瓦德。他以绝对权威主宰着自己宗法制的家庭,但是世道在变,子女们各自在寻求自己的生活,他们不顾父亲的恐吓和惩罚,设法挣脱束缚,独立做人,贾瓦德深感痛苦和迷惘。儿子法赫米在游行时遭枪杀,他的死象征着反叛的年青一代面临的艰。
险的道路。贾瓦德逐渐明白旧式的权威已无法限制今天的青年人,只好向儿女们让步。
《思宫街》中,小儿子凯马尔继承了哥哥法赫米的观点,但他并不像法赫米那样投身民主运动,只情愿做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旁观者。而孙子一辈则充满了政治热情,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立志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但也有一部分青年人加入了反共的“穆斯林兄弟会”。
《甘露街》的主人公是贾瓦德的小外孙艾哈迈德。艾哈迈德在小学里教书,同时为进步刊物撰稿,他结识了印刷工人的女儿苏申,结为伴侣,一起为民族解放而工作。艾哈迈德后来被捕入狱,他对此十分坦然,因为“人类所以比其他动物优越,就是他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选择和意愿自我牺牲”。
他走的是他自己愿意走的路,他在人格上精神上是自由的。
迈哈福兹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的作品在社会政治事件、人物的遭逢际遇背后总是潜伏着一层对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因而显得意蕴深厚。
8.沃莱·索因卡索因卡(1934~)出生在尼日利亚西部的阿贝奥库塔城,是约鲁巴族人。
阿贝奥库塔意即“岩下”,一条以奥贡神命名的大河穿城而过,河边的山岩上则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奥贡神在索因卡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称之为“我们的创造和毁灭之神、诗歌和冶炼之神”。索因卡的父亲是一所教会小学的校长,母亲也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这使索因卡从小深受基督教文化浸润。索因卡3岁上学,4岁已能说流利的英语,英语和约鲁巴语同时伴随他长大,《圣经》典故和约鲁巴民间千奇百怪的精怪灵异故事在他心中交织成五彩斑斓的图画。18岁时他考入尼日利亚最高学府伊巴丹大学,两年后转入英国利兹大学英文系。瑞典学院1986年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他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与他早年跨文化的经历有直接关系。
索因卡才思敏捷,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痴心与浊水》(一译《阐释者》(1965)、《混乱的岁月》(1973),自传《人死了——狱中笔记》(1972)、《在阿凯的童年生活》(1981),诗集《伊当里及其他》(1967)、《狱中诗抄》(1969)、《地穴中的梭子》(1972)和文艺论着《神话、文学和非洲世界》(1976),但他用情最专、成果最大的还是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