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热有湿热作痢者,宜导气汤下之。湿热怫郁,痛随利减。
针大抵实痛宜刺泻之,太冲、三阴交、太白、太渊、太陵。
消积脾积丸。见泻例中。
下食食积停滞,与内消脾积,看冷热物下之。
通利坠肭疮疝之类。皆宜下之。有悬饮为痛,当下之,见痰例中。
软诸痛未可用参术,盖补气则气痛转甚。虚者须咸以之。
灸邪客经络,药不能及者,宜灸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
外接法治阴毒。
牡蛎(烧)不灰木(烧)良姜(炒)川乌(炮)白芍(各一钱)麝(少许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男病用女唾津调,涂外肾。女病用男唾调,涂两乳。
摩按风寒湿宜按摩之,或用油线绞括夺命、委中等处。俗谓之括痧。
逐血有积血奔豚,皆以活血通经药逐之。
补伤寒腹痛,脐下筑动者,理中丸加人参主之。
消郁导痰清痰多作腹痛,用茗、芎、仙术、香附、白芷、姜汁入汤调服。
托疮有疮在肺或肠痈,脉来数而实。
头痛属性:有风、风热,多主于痰、湿、寒、破伤风、下实内闭之作痛。痛甚者火多。血虚难治。
发散风邪与寒、破伤风、如圣散葱酒调服。
宣痰留膈上,气实成郁壅盛者,宜吐之。
消风川芎茶调散。风热防风通圣散。风寒仲景加味麻黄汤。
清热清空膏,片子黄芩一味,为末调服。宝鉴石膏散。
散湿三因芎术汤。
补气有因虚宝鉴顺气和中汤。阴虚用天雄、川芎类。只灸亦可。
补血血虚者,四物倍芎,加石膏、荆穗。阴虚用补阴丸。
导痰青州白丸子、秘藏半夏白术天麻汤。
捷嚏用不卧散搐之。痛甚以猪牙皂角二钱,玄胡、青黛些少,搐鼻取涎。
灸疏风散寒。
针脉浮取腕骨、京骨穴。脉长取合谷、冲阳。脉弦取阳池、风府、风池。
下少阳偏头痛,多便闭,宜下之。
敷瘠用伤寒汗后法,敷贴细辛、草乌。
各经主治药阳明(白芷、石膏)少阳(柴胡、川芎)太阳(本、羌活)太阴(苍术、半夏)少阴细辛、独活)厥阴(吴茱、当归腰痛属性:气虚、血虚、肾虚、风、湿、热、瘀血、寒、气滞。
疏风小续命汤加桃仁。
治寒济生术附汤。
行湿湿热用苍术、杜仲、炒黄柏、川芎之类。风湿东垣独活汤。痰者用南星。
理气小七香丸,或简易枳壳汤。
行血黑神散,空心酒调服。脉涩者瘀血,用补血调气药中加桃仁、红花。
散错杂之邪风寒暑湿气,五积散主之。
补气血虚,补中益气中加地黄、杜仲。脉大者肾虚,用杜仲、败龟板、黄柏、知母、枸杞、五味之类,猪脊髓丸。
针血滞于下,委中出血。
灸肾俞、昆仓。
补荣卫固真饮子下后药,真气虚青娥丸方:杜仲(四两)补骨脂(二两)。
下闪肭实痛,猪肾散等药下之。
摩腰膏:附子尖乌头尖南星(各二钱半)炒姜(一钱)雄黄獐脑丁香(各一钱半)麝香五通关节济生庵闾丸胁痛属性: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
行血轻者用桃仁红花、川芎。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抚芎、苍术。
下龙会丸泻火之要药。木气实者承气。初痛脉气实者十枣汤。
和解小柴胡加牡蛎。
导痰二陈加南星、川芎、苍术、柴胡。
行气咳而胁痛,二陈、南星、多加香附、青皮、青黛、姜汁。木气实,或血气两调捷嚏用不卧散吹之。
针丘墟、中渎。
心痛属性:有风寒、气、血虚、食、郁热。
散寒铁刷汤或草豆蔻丸。轻者五积散。脉伏者姜附。
调血四物。有平日喜食热物,或有冲击,死血留于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气下之。
行气木香、乳香、玄胡、益智、姜黄、砂仁。气虚加以二陈,中加炒姜以和之。实者枳壳之类。
补因虚而作,咸以软之,牡蛎丸。牡蛎一味,淬为末,水丸。
化虫虫痛者,多面上白斑,唇红能食,治以苦楝根、锡灰之类。
清热胃口有热而作,非栀子不可,佐以姜汁,此反佐也。金铃子散,见《活法机要》。
针太溪、然谷、尺泽、行间、建里、太都、太白、中脘、神门、涌泉。
消导元戎浓朴丸、感应丸。
宣铜青之类,萝卜子三大合炒,擂细滤之,空心茶汤和下,大钟渐渐浓服取吐。
下大实满痛者,元戎浓朴丸、备急丹、大陷胸汤。虫痛,三因集效方。
牙疼属性:或出血属热,胃口有热。有风寒、湿热虫蛀。
疏风川芎、石膏、升麻、细辛、草乌、白芷、防风、羌活擦之,或单用鹤虱。一方用升麻、石膏、细辛、本、檀香、麝香、皂角。
行湿细辛、芫花、苍耳叶、大戟、小麦、川椒煎水漱之。
清热石膏、升麻、地骨皮、羊胫骨灰。
解铁杂之邪东垣当归龙胆散。治寒热,用元戎梧桐泪散。
下神功丸、凉膈散、调胃承气汤为末,蜜丸服之。
行血牙疳蚀臭出血,当作阳明蓄血治之,桃仁承气汤蜜丸服之。东垣清胃散。有服牛尿,漱而得血者,立愈。
散寒草豆蔻、白芷、细辛、草乌、丁香、蝎梢。
取皂角树上蛾子,或白马蛆,或用草乌、川椒、细辛。
益肾肾虚者,骨热而苏苏然痛者,滋肾丸。
灸颊车、听会、曲池。
熏用韭子。
治虫天仙子烧烟。用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其虫即死。
针合谷、内庭、浮白、阳谷、三间。
擦药元戎问玉散方:醋榴皮诃子(各二两)升麻何首乌绿矾(枯)青盐百药煎五倍子没石子半)麝(一钱)白茯菟(一两)细辛石胆矾(各半两)荷叶灰白檀芎芷甘粉苓苓香茴香藿香猪牙皂角灰木别子(各二钱)青黛(一钱半)共为末。
眼目属性:疼者肝气实,风热,痰热、血瘀热,血实,气壅。
诸邪风热:羌活、甘菊、川芎、蔓荆子、荆芥穗。火:酒炒芩、连、大黄、当归、生地、防风、薄荷。湿热:神芎丸。风:川芎茶调散。
凉血实者,犀角地黄汤加芩、连、荆穗、石膏、柴胡。虚者,四物加黄连、生地黄、草荆穗、枳实。
清气实者,凉膈。虚者,清心莲子饮,局方定志丸:茯菟人参(各三两)远志菖蒲(各二两)蜜丸,辰砂为衣。
针丝竹空、上星、百会、攒竹宣泄。痛者,风池、合谷。
导痰行气二陈加枳壳、川芎、仙术、石膏、荆芥。
泻肝泻青丸、羊肝丸(白羊肝一具,黄连末。
养阳东垣神效黄汤。
滋阴地黄丸。二者兼治,东垣滋阴地黄丸。
消翳膜方甘菊川椒木贼蒺藜子密蒙花蛇蜕蝉蜕川芎蔓荆子荆芥穗石燕黄连薄荷叶枳实栝蒌根羌活当归甘草上为末,蜜丸含化。
灸大寒犯脑,连及目疼,或风湿相搏,风邪,皆可用。有翳取二间、合谷。
宣痰实气郁,宜吐之,然后用药。
下热胜气郁,承气汤。血实,玉烛散。
洗汤泡散:黄连、杏仁、当归、防风。
点药末子用炉甘石,不拘多少,淬后为极细末点。先用童便淬,后用黄连汁淬之。
熊胆膏:黄连黄柏(各三两)蕤仁(一钱,去油)先将三味煎浓汁,滤过入后药熊胆(一钱)硼砂(半钱)牛黄(半钱)脑子(四钱)蜜(四两,和净水熬泻痢属性: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
升散胃风汤、防风芍药汤、神术散、苍术防风汤、败毒散皆可汗之。
攻里湿热用导水丸,兼郁承气汤、和中丸。积滞用圣饼子、脾积丸。冷积局方苏感丸。下后用药调理。痢初得者,必用下,通因通用。湿热甚者,宣明玄青膏。
和气后重窘迫用木香槟榔。白属气,赤白者气血受病,赤黑相兼属湿热,青绿杂风与火湿。
凉血下血者当凉血,归、。赤属血,《保命集》四物加槐花、黄连、米壳。
温脉沉弱而腹痛,用姜附加对五苓、理中丸、机要浆水散。色青者,寒兼风。
升提阳气下陷,升阳益胃加桔梗,醋沃南星。用一叶梅外贴极效,起泡便止。
收敛实肠散、桃花汤、养脏汤、严氏乌梅丸、元戎乌梅散,如米壳、榴皮、龙骨之类。
胜湿平胃散、,曲芎丸之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为脾泄,机要白术芍药汤、茯苓汤。湿胜,仙术炒用。
渗泄阴阳不分,淡以渗之,五苓、猪苓之类。或单用薏苡实炒为末服之。
补初不可便补。气虚者补中益气。血虚神弱,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炒芍药、茯苓,少加黄连之类。钱氏白术散、十全大补汤。
劫泻痢,脉沉伏细弱下陷者,用来复丹、灵砂丹以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