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50年代世界上产生了一门音乐理疗学,首先临床兴起于美国。现在,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音乐疗法,并进行推广和实践,例如瑞典在公共汽车上放《回家路上》的音乐;美国有专门广播电台播放旅途音乐节目;我国1984年在湖南创立了第一所心理音疗室,运用音乐手段,对有些心身疾病进行治疗。
总之,音乐的魅力正像英国的密尔所讲,在情感的这种高度,音乐使之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虽然最高状态只存瞬间,但往后的时日留下了珍贵的余响。
4。诗词有谐趣。
吟诗诵词就是人们采用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低咏慢吟,类似唱歌一样的朗读法。在闲暇时间吟诗诵词不仅能获得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修身养性,乐在其中。当你兴致大发,读到绝妙之处时,也会觉得快乐和幸福。
吟诗诵词贵在“吟诵”二字。吟诵由于自己发声,就成为一种心神与口腔相配合,相协调的特殊的心身运动。若经①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1页。
864第四章幸福与休闲常不断刺激锻炼,就会改善人们的心身机能,并促进其功能的良性调节。
吟诗诵词可以调养人的脏腑。据中医学研究,人的口腔与人的内部脏腑有密切的联系,口腔内外的肌肉、舌体颜色、状况都与脾脏的气血盛衰及其功能有联系;舌的运动变化也与脏腑的气血盛衰及其功能相联系。所以人们常说“舌”为“心之苗”
,是有道理的。吟诗诵词不仅是口腔内外的一种特殊运动,同时是脏腑为主的人体运动。如若经常进行吟诗诵词锻炼,就能对脏腑起到良好的保养作用。
吟诗诵词可以调节以大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吟诗诵词时,声调变化有节奏,呼吸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达到相对平衡,同时也使血液循环加快,增进体内有益活性物质的分泌。正是这些有益的物质才把人体内的血流量和以大脑为中心的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使人消除疲劳,稳定情绪,获得积极的休息,得到精神上满足、幸福和快乐。吟诵诗词本身是以心神为主支配的运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思维、想象力并高度集中于朗诵阅读的对象上。人们从阅读咏诵中领悟到的积极意念不仅有益于养神,而且还可以此为手段进行养生医疗。
吟诗诵词,不仅增加知识,开拓思路,也有利于口才的锻炼和提高。青年朋友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故而在闲暇之余也不妨选些积极热情的唐诗、宋词或者民歌等诗文,进行吟诵。持之以恒,一定会有大的收益。
三以劳养逸,以逸促劳
劳养逸逸促劳劳与逸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我们不仅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更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能够重视二者的联系,就会给我们的健康和工作带来愉快和幸福,否则将会带来痛苦和不幸。
劳养逸劳能养逸,这是劳与逸密切联系的一方面。
1。劳动为休息创造了物质基础。
劳动既是社会有机体产生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有机体赖以存在和获得发展的基础。劳动为人类创造了必需的生活物质资料。人类要生存,就要有吃、穿、住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劳动所创造。人们在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上,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其他社会活动。正是劳动,为人类休息和幸福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他们都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做出了贡献,都受到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尊敬。
2。劳动为休息创造了精神财富。
劳动不仅为人们的休息和生活创造了物质基础,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外许多伟大作品,基本上都是根据07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前人和群众劳动所提供的素材,再经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辛勤劳动、整理、总结而成书的。这之中体现了科学家、艺术家个人的劳动成果,也凝结了大量前人和民间诸多人的劳动积累。
例如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方面,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脍炙人口的杰作;农业方面,有西汉时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医学方面,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是文学家和科学家对群众口头文学、民间传说,生产经验等的概括和总结,是众多人的劳动结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人们在休息和闲暇中,阅读这些有价值的书籍,自然是精神上的乐趣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