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者,深明其旨,深知其味者也。不幸志趣一差到,喻后如何住得?桑弘羊之徒,算析秋毫,至死不悔,可怜也已。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悉井切]也。”
思齐则迁善,内省则改过。贤,不贤,皆吾师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微也。)
迎其未形,便当救止。既形,则过已显,无及矣。微察其不然,便不敢拂。才拂,则意已伤,难再进矣。既能如此委曲,又须劳而不怨。所谓怨者,非必形之辞色也,心之隐微,稍有不足便不可。为人子者,所宜深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朝往暮未还,已重倚门之望。远游与不知方所,父母之心何如哉?又况事亲之道,种种未便!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己见首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之年,安有不知?所贵于知者,欲其以喜惧为心也。不然则知犹不知耳,徒记得某甲某乙,济甚事!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逮,及也。)
以躬行不逮为耻,敢易言乎!玩“不出”二字,隐然有为之关键者。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上声]矣。”(约,不放逸也。)
约则有守,自然寡过。才放逸,便失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去声]。”
实见实履,不在言语上。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易曰:敬义立而德不孤。不孤者,此德之盛也。有邻者,同德之应也。德不孤,则必有邻矣。
子游曰:“事君数[色角切下同],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者,屑屑不惮烦之谓也。朝夕讷诲,方谓之忠。切切偲偲,方谓之益。则何者谓之数乎?
三论语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去声下同]也。虽在缧[力追切]绁[息列切]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妻者,嫁之也。缧,黑索。绁,挛也。所以系囚也。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不废,言见用也。)
圣门以为可妻,岂易得者。非罪而缧绁,正所谓无妄之灾,疑不假辨矣。世俗未必究实,须用与他说破。有道不遗,无道获免。三复白圭之证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