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汤类小陷胸汤(十)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渣,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一服未和,再服微解,下黄涎,便安也。按: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为黄涎。涎者,轻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审病之精,用药之切如此。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上不至心,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不可近乎,与大陷胸症迥别。脉浮滑者,不若大陷胸症之沉紧,其邪未入深也。小陷胸汤主之。
承气汤类白散(十一)桔梗贝母(各三分,古法二钱五分为一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服半钱匕,今秤约重三分;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利过不止,进冷粥一。巴豆得热则行,得冷则止。身热皮粟不解,畏冷起寒粟。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寒实结胸,结胸皆系热陷之症,此云:寒实。乃水气寒冷所结之痰饮也。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用。按:《活人书》云:与三物白散,无“小陷胸汤亦可用”七字,盖小陷胸寒剂,非无热之所宜也。
承气汤类麻仁丸(十二)即小承气加芍药、二仁也。
麻子仁(二升)、芍药枳实(各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浓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研作脂)、上六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阳盛。涩则小便数,阴不足。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此即论中所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麻仁丸主之。太阳正传阳明,不复再传,故可以缓法治之。

泻心汤类生姜泻心汤(一)生姜(四两,切)、甘草(炙)、人参黄芩(各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干姜(各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汗后而邪未尽,必有留饮在心下。其症甚杂,而方中诸药,一一对症,内中又有一药治两症者、亦有两药合治一症者,错综变化,攻补兼施,寒热互用。皆本《内经》立方诸法,其药性又有与《神农本草》
所载无处不合。学人能于此等方讲求其理,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矣。
凡泻心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余疾。
泻心汤类甘草泻心汤(二)即生姜泻心汤去人参、生姜,加甘草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