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属麻黄汤证。二十九。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属麻黄汤证。三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三十一。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石膏如鸡子大。碎。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勿更服。若复服。汗出多者。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不溺。腹满加哕者。不治。三十二。
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而细。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三十三。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大青龙汤发之。三十四。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渇。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宜小青龙汤。方三十五。
小青龙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细辛二两。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干姜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渇。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渇。服汤已渇者。此寒去欲解也。属小青龙汤证。三十六。
中风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以后。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飮食。烦心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渇。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渇。身有微热。或欬者。属小柴胡汤证。三十七。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渇者。属小柴胡汤证。三十八。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三十九。
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生姜一两半。切。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甘草一两。炙。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如柴胡法。今着人参。作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