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卷二
太阳经坏病
提纲
太阳经病,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寒双感,用桂麻各半。中风而火郁,用大青龙,伤寒而水郁,用小青龙.表解而内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湿,用五苓,表退而热结血分,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治之不误,则经邪汗解,必无坏事。
若太阳病三日,经发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此非入阳明之腑,即入三阴之脏。是为太阳坏病。是缘汗下补泻,治法错误而然。
盖阳盛而亡其阳,则入于腑,阴盛而亡其阳,则入于脏,虽太阳表证未解,然不可作太阳病治。相其脉证,知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也。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汗下后脉浮
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腑,中风之家,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腑。其脉浮者,则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脉必犹浮,虽内有下证,必当先解其外。医见汗之不愈,遽用下药,不知浮脉犹存,表证未解,病必不愈。此仍当解外乃愈,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
汗下后小便不利
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
汗下后汗出发喘
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营卫郁遏,肺气阻逆而不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汤,泻热而降逆也。
喘有寒热不同,汗后里热未清,或生外烦,因以冷水浇之,冀除其热,皮毛寒闭,郁其内热作喘,此热喘也。汗后阳虚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饮冷不消,隔其肺气作喘,此寒喘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十七
麻黄一两四钱/杏仁五十枚/甘草七钱/石膏二两八钱
水七杯,煎二杯,温服一杯。
汗下后烦渴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烦渴不解,脉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虽耗,而汗泄阳虚,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饮冷,欲得数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参白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