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中风,阳微阴浮,为欲愈也。
凡少阴病四逆者,宜温之。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十数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每温一盏,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二三日无阳证,故微发汗也。(谓初得病二三日,常见少阴证,无阳者,须发小汗也。)麻黄(二两)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十数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温一盏,日三服。
庞曰∶少阴病脉沉,不知何沉也,且沉紧发汗则动经,沉数为病在里,不可发汗。详此脉或沉而濡,或沉而微,是表中寒而里不消,脉应里而发热在表,故以小辛之药,温散而微微取汗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言发热者,谓其身发热也。)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烦躁者,内烦躁也。与茱萸汤证,宜细审其生死也。)少阴病,恶寒而倦(居员切。)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宜大柴胡汤。(方在可下证中。)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自倦,脉不至而吐利,烦躁者,死。(重详定此。)少阴病下利,利止而眩,时自冒者,死。(此合是少阳冒昧汗
出,脉匀小浮者生。少阴无眩冒之证。)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一两)黄芩(一分)芍药(一分)鸡子黄(半枚)
阿胶(炙,三分,为末)以水二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滓,内阿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温一盏,日三四服。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大承气汤下之。(方在可下证中。)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一两半,汤洗三遍)人参(三分)生姜(一两半)大枣(三个)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温一盏,日三服。
少阴病,咽痛者,桔梗甘草汤主之。
桔梗(半两)甘草(一两)细锉,水一升,煎半升,去滓,作三服,细呷之。
又半夏散亦主之。
半夏(汤洗七遍)桂枝(去皮)甘草(炙)上各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温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