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弓箭步正是练此功的克星,它很容易使仙骨与真气穴松开,而不能凝聚。所以此处在习拳时,要始终结聚着,步法要借腰劲的旋扭而上,劲气绵绵不断的练下去。拳书上的绵绵不断,皆指招式上的连续而言,并非指玄化规与真气穴的劲气而言。其实招式可断,此处劲气不能断,所谓断而不断,正是拳术变化的最深奥处。此种功夫习练如有六个月,六合之劲可以扎基。何谓六合劲,简而言之,即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搜。在这些劲势中,全与三元步有关,如果此种步法走对,而成习惯自然,所谓之内三合外三合的劲气才能集中于窍内。劲发为整,为圆,此整劲,圆劲即是太极拳内所谓之浑元气,及太极拳功开始的练法,松﹑空﹑散,是练此功之大忌。希同门细审之,练时应仔细的去分析﹑体认当可感受出不同的微妙。
太极拳架子三步审查法
太极拳之行功心解与太极拳论意义深奥各有所谓,最容易为字而所误解,因该篇作者文及文字工正,不免全欲按照功心解以审查,架子者有无处下手之苦,致练习时与功心解常发生相背之情形。兹归纳其意、简单之字代表此二篇之意。分段行审查之法,想亦为学习此拳者所乐谈也,兹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步审查身形腰顶脊步六字
(一)身拳谱云,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既尾闾中正神贯顶也,乃表明太极拳之身以中正为主也,因中正则各方面均得裕,如是以应付各方面矣,倘前俯则后不应,倘左倾则右不能应,故必须中正、乃系预立安舍之地。有如车轮可以四面八方转旋也,尾闾以上腰椎以下,尤须中正不动如大纛,此太极拳必须之身法也。若身中正腰可以不鼓,松开其劲得到安而不滞、舒而能活之功也,而后车轴平正,可以支撑八面之劲,则四面俱有掤劲,可以面之应人也。倘有前俯后仰、左倾右斜等弊病发生,必有一处无掤劲,则此处当然为一缺陷矣,则车轴弯矣,其何以生旋转哉,故走架子时应注意身之易犯病,举例如下:
1:如搂膝拗步有无前俯?2:如似封似闭有无后仰?3:如野马分鬃有无倾斜?4:如单鞭下势下坐时有无倾斜?如有上列各病则不能称为太极拳之身矣。
(二)形拳谱云: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提起精神,神不外散。乃欲神气鼓荡,先要周身无缺陷处也。总计以上所载,精气神系表现与形之内,练习太极拳者必须提起精神而鼓荡之,并使神聚意活,然后一气鼓荡、练习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牵动此车轮旋转以自如矣。倘精神提不起则现呆形,目定神散,游荡滑溜。所有动作内无意识可言,或手遮眼面、眼呆以随手走,手以外不复见,如是种种,岂能称为搏兔之形乎!因是神不活、则气不能鼓荡,而劲亦不能转换,则气不能车之转旋哉,故走架子时应审查变化之处问之如下:
1:精神能提得起否?2:精神能否活泼而贯注、如猫之捕鼠否?如能符合以上所问则为太极拳之形矣!
(三)腰拳谱云:腰如车轴,腰为大纛,既气贯于顶、力运与身、回环腰际立定足跟。及刻刻留心在腰脊,腹内松净气腾然也。总计以上载,太极拳一切前后左右之运动,必须以腰主宰,如车轴旋动之离心力,乃上述以慢制快之基本法则也,倘若尾闾不能中正,则车轴弯而不能旋转,既动乃身之摇动,非由腰轴以发动也,故走架子时,应审查旋转动作是否由车轴以发动,并观腰劲有无松开如带束腰之意,并观腰至尾闾一段是否直立如大纛之屹立不动,此为审查腰之唯一条件。兹举例以问之:
1:如抱虎归山之拧腰否?2:如撇身捶之塌腰否?3:如玉女穿梭之松劲否?4:如十字摆莲腿使腿时之转腰劲否?5:如双摆莲使腿时之发腰劲否?
以上所问均能以腰为发劲之中心,乃可称太极拳之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