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乃大发卒,凿掘辇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因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未几金亡,世皇徙都之。至元四年,兴筑宫城,山适在禁中,遂赐今名。””张昱《辇下曲》:“金计倾辽至可哀,为车为马枉豗隤。岂知万岁山中土,载得龙沙王气来。”又似金人从辽人乞得万岁山之土壤。金亡後琼华岛曾为黄冠辈所撤。元遗山《出都》诗自注:“寿宁宫有琼华岛,绝顶广寒殿,近为黄冠辈所撤。”施国祁注引陈时可《长春真人本行碑》曰:“壬午之明年住燕京大天长观,继而行省又施琼华岛为观。丁亥五月有旨以琼华岛为万安宫。故元氏所谓黄冠辈所撤指此。”是故太祖二十二年以後琼华岛曾为全真教产,然在元宪宗时,宗教大会之结果,佛教得胜,道教失势,全真教不能保有琼华岛,又归为官产矣。世祖时修葺之。《元史.世祖纪》云:中统四年“亦黑迭儿丁请修琼华岛,不从”;又至元元年“修琼华岛”;又至元二年“羣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又至元三年“五山珍御榻成,置琼华岛广寒殿”;又至元四年“作玉殿于广寒殿中”。诸条皆在至元初年。至元八年五月尚有“修佛事於琼华岛”之记载,此後则琼华岛之名不见於史书矣。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作佛事,坐静於万寿山;二十七年命帝师作佛事,坐静於万寿山;此後似改名为万岁山。《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二年“葺万岁山殿”,泰定四年“植万岁山花木八百七十本”。至於万岁山之形势,曾见於《辍耕录.宫阙制度》条,又有《万岁山》专条,详见其制度:“其山皆以玲珑石叠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引金水河至其後,转机运纠,汲水至山顶,出石龙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後,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仰出,然後由东西流,入於太液池。山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山半,为屋三间。山前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直仪天殿後,殿在太液池中之圆坻上,十一楹,正对万岁山。山之东为灵囿,奇兽珍禽在焉。车驾岁巡上都,先宴百官於此。”据此,则知岁巡上都前先宴百官於此。又柯九思《宫词》注:“故事,上巳节锡宴於万岁山。”故知万岁山为燕御频仍之地。《元史》卷一七五《张珪传》:“侍宴万寿山,赐以玉带。”案:此山即马可波罗行纪中之绿山也。
十六
一段无瑕白玉光,来从西域献君王。制成新样双龙鼎,庆寿宫中奉太皇。
案:西域可指今日之新疆,和阗为有名之产玉地。又西域可指回教国家,《辍耕录.回回石头》条即专门讨论由回回商输入之各种宝石也。元代西域诸王时献珠宝於大汗,胡商亦每每以宝货进贡。此地不知其为诸王进贡,或胡商上献。元代多巧匠,系从各地徵来,如刘元即名塑像家,而玉工则杨琼负有盛名。《阳曲县志.工艺传》第七云:“元杨琼,世为石工,取二玉石,斲一狮一鼎,世祖许为绝艺。董工玉泉,得寿龟以献。生平所营建,如两都及察罕脑儿宫殿、凉亭、石浴室等工,不可枚举。其所雕北岳尖鼎炉,工巧绝伦。”此鼎若为顺帝时制成者,或杨琼子孙之创作.
庆寿宫之名不见於《故宫遗录》及《辍耕录》。武宗母昭献元圣皇后系居兴圣宫者,武宗特建此宫奉母。元代有太皇太后之号者二,一为武宗母,一为文宗后,此地若指前者,则庆寿宫即指兴圣宫矣。
十七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太平宫里时行乐,辇路香风散玉珂。
案:元夕起灯山乃汉俗,故世祖时尚未闻起灯山之事。自成宗後,渐染汉俗。《元史.武帝纪》:大德十一年“命留守司以来岁正月十五日起灯山於大明殿後、延春阁前。”此或为创举,後则不时举行。见於《元史》之谏起灯山者凡二次,此二次均因谏而罢,则平时之起灯山当无阻举行。《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元夕帝(英宗)欲於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於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翫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世祖时不许民间起灯山,乃怕汉人聚衆造反耳。又《元史》卷一七六《赵师鲁传》:泰定中“元夕,令出禁中,命有司张灯山为乐。师鲁上言:“……灯事虽微,而纵耳目之欲,则上累日月之明。”疏闻,遽命罢之”。世祖时闾阎之间灯火亦禁,顺帝时则无处不笙歌,可知元之由简入侈,风俗靡矣。
十八
玉京凉草是初秋,银汉斜分大火流。吹彻洞箫天似水,半鈎新月挂西楼。
案:此诗无何可注处。玉京似指大都;若咏上都,则可能大雪纷飞,身披重裘矣。又元人常称大都为玉京,如《录鬼簿》,贾仲明书後有“玉京书会”是也。
十九
五色云生七宝台,小山子上数峰排。奇花异草香风度,不是天仙不到来。
案:七宝台不知在元宫何处,或在西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