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芬芳翠绿的平原上,一队队的鲜卑士兵,正齐声哼唱着这首歌谣,缓缓前行。做为军歌,这首歌显然有些悲凉,仿佛不太适合即将出征的军队。
但就是伴随这首歌,他们攻城略地,征战四方。歌谣的作者正是当今大卫皇帝索立舅舅的兄长,另一位彪炳青史的名将独孤恪所做。独孤恪掌兵将将,有失放纵之嫌,但正是这略有些拖沓的制军风格,却造就了战无不胜的神话。索立舅舅凭生最佩服的就是这个兄长,鲜卑军人更是早将恪奉为神明一般的人物。于是大卫军中,至今仍流行这首歌谣。
我们久违的罗士诚做为大卫军骑郎将,正跟随独孤德行走在大军的左侧,此次,大卫军北出代谷的计策正是他献上的。多年来,罗士诚转折东西,为的就是要报赫天到对他的回护之情。当年晋阳秦宫前一别,窦将军殉国身灭,天王一脉(特指姚长东一系)全葬身于火海,一同归去的还有几千名氐族的大好男儿。每每想起这些兄弟的面孔,罗士诚便会从噩梦中醒来,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最恶毒的诅咒,奉送给刻有鲜卑字样的木牌。他不但恨独孤占,同样他也恨所有的鲜卑独孤。上次在大河边,他曾有报仇的机会,但那一夜仿若神灵附体的独孤占,不仅奇迹般的斩杀脱拔硅的全部人马,还展现了令人迷惑的大度。表情轻松的放了他一条生路被仇敌放生,对于罗士诚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耻辱。
今天他终于获得了再次的机会,鲜卑独孤将起内讧的消息传来,罗士诚就立刻起身赴会,凭借多年来积攒的钱财,买通了独孤德身边的谋士,并有了献策的机会。
他的计策的确很妙,因为鲜卑铁骑利于旷野冲击,而北出代谷之后,一路都是山陵沟壑,因此对于骑兵为主的大卫军来说,是基本放弃的计划。但无巧不书的是,索立舅舅定下了辗城与信都相望的大战略之后,为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龙城的马步新兵正好调来勤王,今儿成为施行这个计划的保证。
如今,一路行来,还是颇为顺利的。据打探来的消息看,汉府军的头号智将李介甫,终于出了一步昏招。竟然将平城的守备调往晋阳,来拱卫汉府。按说也不能算错,但前提是罗士诚这边没有提出来北出代谷的作战方略。
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并非是因为某一方的重大失误,更多的时候是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巧合。前面再走三百里,便是平城了,凭借养兵多时的龙城军,攻下一座小城是非常容易的。非常容易的,一切良好的消息,让罗士诚恨不能直接越过平城直进晋阳。
但无论是谨慎的独孤德还是快杀红眼的罗士诚,都清楚的知道,平城做为战略支点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继续前期制定的计划,按照进度慢慢进逼至平城。
平城的守备如今只剩下区区一营三千人的厢军,校尉杜继正是刚刚从少年军分配来的青年军官,在几个月前刚刚结束的战役中,他的军功其实很不错的,在窦泓的指挥下,他最高的记录是一天六战,斩颅七百。一个人能砍下七百颗头颅,绝对可以证明他惊人的武技和胆魄。但他能得到千总位置却是因为他那和武技一样高明的谋略。原本他这样的人才,是应该留在府军或者近卫军任职的,但负责分配的崔宏、崔世谋两兄弟,却犯起了读书人的呆气,嫌他的杀孽太重,恐怕不利于汉府军不屠城的策略,故而将他分配到厢军序列中,老鬼听说后,特意修书加以挽回,于是杜继的才气又引起了付桓的注意,恰好整军过程中,原来的校尉被索英抽调走了,付桓顺水做给两个大佬人情,即放走了校尉官,又提拔了杜继,无论河东公还是代候都皆大欢喜。付桓也是没办法,汉王宽宏大量是出了名的,毫不嫌弃他这个叛主的降臣,但别人对他却也是出了名的冷淡,'当初就是你们这些草原上的野人,反叛过来,又反叛回去,没完没了的折腾,后来还学会教唆人啦?害的死伤了不少的手足,如今汉王容你,我们可不容你!'
付桓这个左右逢源的安排,只是为了不得罪人,确实是无心的,但正是他的随手一着,却造成了大卫军不小的麻烦。
平城下,战火纷飞,惨烈攻城的战事只有用糜烂来形容。不仅仅因为杜继治军的能力,还因为器匠营的统领高苏文这些年来,逐步退出了军界的核心,尽管别人替他不值,但高苏文自己倒很安心于器匠营的工作,甚至他还把这样的安排视为汉王对自己的眷顾,毕竟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间,能踏踏实实的做后勤和军备研发的工作,也不乏是一种养老方式。
于是器匠营这些年在高苏文的领导下,相继研制出的各类武器,花样迭出,式样新颖,在守城方面的设施更是完善。有了利器,再加上后起之秀的杜继,使得卫军四个时辰,分三部轮番攻城的进展近乎于零。
杜继指挥守城游刃有余,卫军的进攻,在他指挥下,逐一瓦解,手下的士兵们,望着他的眼神早就不是当初的羡慕和怀疑了,换成由衷的敬佩了。但他现在并不得意于自己的武功,他更心急的是,如何才能将朝廷军北出代谷的消息传出去,由于独孤德的谨慎,在攻城之初,就围城三十里设置巡游士兵,避免任何走漏消息的可能,而且即便没有这些巡游士兵,几万大军团团围住了本来就不大的平城,杜继也真是没办法轻易派信使出去。
看见罗士诚似乎比独孤宝、独孤会...剩余内容请长按扫描二维码或下载丁香书院APP继续免费看:

前往下载:https://www.kanbaapp.com/share/